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8七上·金坛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巨”,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庆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材料四: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

                                                            ——选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摘自《凤凰网》

    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是谁?他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古封国制”是指哪一制度?材料二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特征。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统治者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4. (4) 材料四反映了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你认为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5. (5) 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