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

更新时间:2016-12-30 浏览次数:11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点P(﹣2,b)是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的一点,则b=(   )
    A . ﹣2 B . ﹣1 C . 1 D . 2
  • 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x﹣3)=x﹣3时,原方程可化为(   )
    A . (x﹣1)(x﹣3)=0 B . (x+1)(x﹣3)=0 C . x (x﹣3)=0 D . (x﹣2)(x﹣3)=0
  • 3. 准备两组相同的牌,每组两张且大小相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是0,1,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1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
  • 4.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2)x+m+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   )
    A . 0 B . 8 C . 4±2 D . 0或8
  • 5.

    如图是同一时刻学校里一棵树和旗杆的影子,如果树高为3米,测得它的影子长为1.2米,旗杆的高度为5米,则它的影子长为(  )

    A . 4米 B . 2米 C . 1.8米 D . 3.6米
  • 6. 如图,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AB,AC,BC上的点,且DE∥BC,EF∥AB,AD:DB=1:2,BC=30cm,则FC的长为(   )

    A . 10cm B . 20cm C . 5cm D . 6cm
  • 7. (2016七上·利州期末) 如图,桌面上放着1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左视图是(   )

    A . B . C . D .
  • 8. 已知点P(1,2)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过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OPM的面积为(   )
    A . 2 B . 4 C . 8 D . 1
  • 9.

    如图,为了估计河的宽度,在河的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P,在近岸取点Q和S,使点P,Q,S在一条直线上,且直线PS与河垂直,在过点S且与PS垂直的直线a上选择适当的点T,PT与过点Q且与PS垂直的直线b的交点为R.如果QS=60m,ST=120m,QR=80m,则河的宽度PQ为(  )

    A . 40m B . 60m C . 120m D . 180m
  • 10.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D作DE∥AC,且DE= AC,连接CE,OE,连接AE,交OD于点F.若AB=2,∠ABC=60°,则AE的长为(   )

    A . B . C . D .
二、<b >填空题</b>
三、<b >解答题</b>
  • 17. 解一元二次方程:x2﹣x﹣6=0.
  • 18. 直线y=x+b与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交于点A(1,2),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 19.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AB上,点F在BC的延长线上,且AE=CF,求证:DE=DF.

  • 2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y轴交于点A(1,0),B(0,﹣1)与反比例函数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C,点C的纵坐标为1.

    1. (1) 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 (2) 求点C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 21. 某班从3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随机抽出2人参加演讲比赛,求所抽取的两名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女生的概率.
  • 22. 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CD中点,连结OE.过点C作CF∥BD交线段OE的延长线于点F,连结DF.求证:

    1. (1) △ODE≌△FCE;
    2. (2) 四边形ODFC是菱形.
  • 23. (2016九上·洪山期中) 某小区在绿化工程中有一块长为20m、宽为8m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使它们的面积之和为56m2 , 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如图所示),求人行通道的宽度.

  • 24.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E为BC的中点,F为AE的中点,过点F作GH⊥AE,分别交AB和CD于G,H,求GF的长,并求 的值.

  • 25.

    如图,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连接CP并延长交AD于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1. (1) 求证:△APD≌△CPD;

    2. (2) 求证:△APE∽△FPA;

    3. (3) 猜想:线段PC,PE,PF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