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

更新时间:2018-08-23 浏览次数:24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8七下·惠民开学考) 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奖励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B . 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 . 她的统治没有使社会有任何变化和进步 D . 重用人才,提拔任用了许多有才干的人
  • 2. (2016九上·苏州期末) 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3. (2018七下·定远月考) 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经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最早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
    A . 西周 B . 秦朝 C . 汉朝 D . 隋朝
  • 4. (2018七下·惠民月考)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 5. 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背后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B . 鉴真法师东渡日本 C .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 . 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 6.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在(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汉朝
  • 7. 盛唐气象本来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经常被历史学家用来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  )
    A . 专制与跋扈 B . 颓废与反抗 C . 开明与开放 D . 任性与狂妄
  • 8. (2017七下·惠民月考) 清代诗人赵翼评李白诗说:“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段材料是说明李白的诗具有(    )

    A . 浪漫主义精神 B . 现实主义精神 C . 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 D . 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 9. (2018七下·惠民月考) 北方各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
    A . 唐朝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 B .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 C . 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 D . 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
  • 10.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段文字出自《日本书纪》一书。为了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 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B . 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 . 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 . 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 11. 日本奈良的招提寺、我国陕西西安的空海纪念碑都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他们体现的主题是(  )
    A .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 . 唐代的对外交往 C . 明朝的建筑成就 D . 清朝的经济繁荣
  • 12. (2016七下·雅安期中)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 . 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B . 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 C . 唐末农民战争爆发 D . 安史之乱
  • 13. 强大的唐朝灭亡后,出现了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几个朝代统治,历史上合称为(  )
    A . 十国 B . 三国 C . 七国 D . 五代
  • 14. (2018七下·惠民月考) 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 隋炀帝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二、非选择题
  • 15. 观察下列电视剧的海报,回答问题。

    1. (1) 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哪位皇帝纵横跌宕的一生?请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2. (2) 结合图二,请你说说武则天对唐朝起了什么作用。
    3. (3) 结合图三说说唐明皇是谁,他统治的前期被后人赞誉为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以上三位皇帝统治期间出现国家兴盛局面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三个方面即可)
  • 16. 材料: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如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 (2) 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 (3) 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由此对于那些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藏独”分子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 17. 隋唐是经历了长期分裂后的两个大一统王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隋朝在谁的治理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唐朝形成的两个治世局面分别出现在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2. (2) 上述繁荣局面形成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 (3) 结合隋唐历史,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 18. 列举唐代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僧人。
  • 19. 列举唐代三位著名诗人以及对他们的美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