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18-09-03 浏览次数:3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
    A . 581年杨坚 B . 589年杨坚 C . 581年杨广 D . 589年杨广
  • 2.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富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 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粮食充足 B . 隋朝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 C .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D . 隋统一后,南北交流加强
  • 3. 有人将隋朝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 . 长安 B . 涿郡 C . 余杭 D . 洛阳
  • 4. (2016七下·重庆期中) “成由俭,败由奢”,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大力提倡节俭,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 . 汉武帝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康熙帝
  • 5. (2015七上·江苏期末) 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     )

    A . 提倡节俭 B . 爱民如子 C . 善于纳谏 D . 勤于政事
  • 6.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唐太宗在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  )
    A . 三省六部制 B . 行省制度 C . 金瓶掣签制 D . 君主立宪制
  • 7. 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
    A . 唐太宗 B . 唐高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8. 徐来军在《调笑令》中写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他描述的农具是(  )
    A . 青铜工具 B . 铁犁牛耕 C . 曲辕犁 D . 筒车
  • 9. 在唐代陶瓷业中,有“类玉”“类冰”称誉的是…(  )
    A . 越窑青瓷 B . 邢窑的白瓷 C . 唐三彩 D . 景德镇瓷器
  • 10. 提倡诗歌要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杜甫 D . 李春
  • 11. 唐朝书法各家辈出,字属于“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书法风格的是…(  )
    A . 苏轼 B . 柳公权 C . 颜真卿 D . 欧阳询
  • 12. 下面不属于唐朝社会风气的是(  )
    A . 一些妇女喜好骑马、打球 B . 人们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 C . 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D . 观看杂剧表演盛行一时
  • 13. “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
    A . 轻赋省刑 B .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广开言路 D . 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 14.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当时唐朝的皇帝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武则天
  • 15. 我国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唐朝时期设立的军事机构是(  )
    A . 西域都护府 B . 安西都护府 C . 伊犁将军 D . 宣政院
  • 16.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惨状。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
    A .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B . 安史之乱 C . 宦官专权 D . 藩镇割据
  • 17. (2017七下·钦州港月考) 下列不属于唐朝后期,农民起义的原因的是(    )

    A . 宦官专权 B . 藩镇割据 C . 徭役繁重 D . 安史之乱
  • 18. (2016七下·黄石期中) 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

    A . 东北地区 B . 江南地区 C . 黄河流域 D . 长江流域
  • 19. 印度是文明古国之一。如果要了解7世纪的印度历史,下列书籍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 《史记》 B . 《大唐西域记》 C . 《金刚经》 D . 《千金方》
二、非选择题
  • 20. 通过所给图片判断对错。

    1. (1) 图一是唐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筒车,它的发明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2. (2) 图二是唐朝时期使用的货币。
    3. (3) 图三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
    4. (4) 图四是唐都城洛阳的平面图,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5. (5) 四幅图片表明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的景象。
  • 21. 归纳与探究: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

    1. (1)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①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②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③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2. (2)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请根据提示,举出两个不和谐的历史现象。

      ①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

      ②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3. (3)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结合第一单元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 2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本纪》

    材料二: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1300多年前,天竺的戒日王举行了盛大的佛学辩论会,担任主讲的是一位来自唐朝的佛学大师。

    材料四: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与亚洲、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 (1) 中国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来中国。根据材料一判断,这些使者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 (3) 材料三中提到的佛学大师是谁?他何时西行天竺?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4. (4) 从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 2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唐太宗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见下图,唐朝时,新科进士常在此塔下题名留念。

    材料四: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

    1. (1) 以上材料都是围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而言的?该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
    2. (2) 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帝?
    3. (3) 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哪两位皇帝?
    4. (4) 请写出这种制度实行的作用(任答一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