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更新时间:2018-07-10 浏览次数:713 类型:中考模拟
一、<b>基础题</b>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 . 酿(yùn)     木(nà)        细(qiān)       分道扬(biāo) B . 信(qián)    丽(yǐ)        精(suǐ)        妄自薄(fěi) C . 差(cēn)     寒(jìn)       持(jīn)        精竭虑(dān D . (hé)      叱(chà)       漫(mí)          玲珑透(tī)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B . 深圳市将举行“鹏程杯”百科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百科知识渊博的林宇同学参赛。 C . 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 , 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 . 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 .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C . 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 . 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 4.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 ④①③②⑤ B . ④③①②⑤ C . ④①②⑤③ D . ④②⑤③①
  • 5.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这一回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一句中“丰富”为动词。 B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 .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此句的主干是“海燕飞翔”。 D .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用了“设问”的修辞。
二、<b>默写</b>
  • 6.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 (2) 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3. (3)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4)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5. (5)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6. (6)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7. (7)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
    8. (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一诗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的诗句是:
三、<b>阅读理解</b>
  •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幕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①批除晏殊,执政莫喻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②,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注释】①内廷中。②体范,规矩。

    1. (1) 解释句中划线词。

      值御试进士

      ②执政莫所因

      至大用

    2. (2) 给下列句子断句(画三处)

      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

    3. (3) 翻译句子:

      ①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

      ②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

    4. (4) 皇帝选中晏殊当东宫官的理由是什么?
  • 8.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花椒——从后宫到厨房

        在现代汉语里与“椒”有关的东西不少,辣椒、胡椒、花椒,还有随着热播宫廷剧火起来的“椒房”。而椒房实非新词,《汉官仪》中记载:“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汉代著名宫殿群未央宫中皇后所住之处就称为“椒房殿”。再后来,椒房一词逐渐演化为后宫嫔妃的居所及嫔妃们的代名词。甄嬛娘娘便是以得到了“椒房之宠”昭告她获得了皇上的专宠和偏爱。

        椒者,花椒也。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便有了对花椒的记录和使用的历史,但花椒的人工种植直到两晋时期才开始发展,而将花椒作为一种独立的基本调味品,则是清代以后的事。

        时至今日,我国的花椒栽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长时间的杂交、选育和地域影响,使得今天的花椒衍生出了极多的品系:如大红袍、汉源椒、茂汶椒、凤椒、伏椒等。

        因为花椒全株具有芳香的特征,在先秦时期人们便用它来敬神祭祖,同时也拿来寓意美好幸福生活。直到两汉时期,花椒的种种功能运用体系才被完整开发。作为药物,花椒被认为是济世良药,可散风寒祛风湿,还可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即使在今天花椒也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的香辛类药物。作为香料,花椒被用来祭祀、殉葬和装饰家居,未央宫内皇后居所椒房殿便运用了花椒和泥涂抹墙壁,传说这样除了能改善居室气味,还能起到建筑防虫的效果。花椒不但闻起来辛麻,吃起来也是既麻且辣,且无论哪种花椒,其最核心的味道必定是麻味。相对而言,我国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这种强烈而刺激的麻味,但这并不影响花椒作为调料在这些地区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宋朝以前,加了椒的食品被认为是上等的美味佳肴。如《蛮书》记载:“取生鹅治如脍法,方寸切之,和生胡瓜子及椒榝啖之,谓之鹅阙,土俗以为上味。”而麻辣火锅、夫妻肺片、麻婆豆腐、椒盐排骨、青椒童子鸡……这些菜式也是因为有了花椒的浓厚味道才显得独特而精彩。

        将花椒的麻味和香味巧妙地运用于烹饪,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烹饪多样性的一个伟大贡献吧。试想,你在重庆吃火锅,如果没有满盆的花椒构成麻、辣、香的主味,那样的汤底对顾客还有什么吸引力呢!

    1. (1) 这篇文章首先由宫廷剧引出说明对象“花椒”,接着介绍了花椒的,然后介绍了花椒的,最后介绍了花椒的
    2. (2) 两汉以后,人们开发了花椒的哪些功能?请你就其中的一种功能简述其特点。
    3. (3) 判读下列说法对错。

      ①最后一段“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烹饪多样性的一个伟大贡献吧”一句中“在某种程度上”表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文章引用《蛮书》中的相关记载,不但介绍了花椒作为调料入菜由来已久,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③文章以宫廷热播剧开篇,其作用是:贴近人们生活,引出说明对象,突出了花椒的特点和作用,给本文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 9.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父亲的快递

        那天,我在早餐店吃饭。

        他拐进店里。他看上去约摸五十多岁,花白的头发,沧桑的容颜,一身不太合体的灰旧衣衫,他打量了一番,犹犹豫豫地问,豆腐脑多少钱?

        三元。服务员答。

        哦,他愣了一下,说,那来碗小米汤吧。

        汤端上来了,他吸吸溜溜地连喝几口,然后从衣兜里拿出馒头,就着店里免费供应的腌萝卜丝香甜地吃起来,很快那碟萝卜丝见了底,他拿着小碟喊,再来份咸菜。

        他可真够俭省的!

        上午我去小区门口买菜,又遇见他。他正守着半平板车白菜在小区门口卖,他的白菜浑实,新鲜,我买了两大颗。从他和别人絮絮叨叨的谈话中,才知道他是郊区的菜农,家离这儿有六十多里,为卖这一车白菜,天没亮他就赶着马车往城里赶了。说到最后,他又反复怨叹,今年白菜价钱实在太低了!就这一车菜,也只能卖两百多元钱。

        后来,我又买过几次他的菜,彼此熟悉了,再见面就会打声招呼。

        有天,我又去买菜,临走的时候,他忽然问我,娃呀,问你个事,你会在网上买东西吗?

        会呀,我说。

        他开心地笑了,满脸的皱纹像拥挤的河流,那请你帮帮忙替我在网上买个东西吧。

        买什么呢?

        买几包牛肉,再买些奶酪,给儿子补充补充营养。他又笑,幸福地解释,我儿子在北京读大学,这小子从小吃饭就挑,到现在还是很瘦,前段我有个亲戚从内蒙来,路过北京的时候,给了他几包牛肉和奶酪,那天给我打电话一阵猛夸说好吃。我寻思,再给他买些寄过去,给他补补身体,哦,对了,要内蒙产的啊,真是麻烦你了!

        原来这是寄托父爱深情的快递呀,我答应他,回家就上网查查,然后告诉他具体情况。

        他一迭声地感谢,非要抱棵大白菜送我,我不要,他抱着白菜在后边撵,我连忙快步走开了。

        此后几天,我因为单位工作忙,加了三天班,把他请求我帮忙买东西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那天中午,当我拖着疲累的步子走到小区门口,远远地就听见他叫我,只见他一手拿着半个馒头,一手拿着块咸菜,几步跑到我面前,满脸期待地问,娃,查好了吗?多少钱?我把钱给你吧?

        我望着他被风吹得乱七八糟的头发,以及那浑浊双眼里殷切的期待,不好意思地说,明天给你回话。

        我在网上反复比较,最终选了一家,按他说的数量,要两百多块钱,这几乎等于他一车白菜的价格了。我打电话征询他的意见,还没等我说完,他就一迭声地答应,行,行,不用担心钱,就这样定了!

        那年冬天雪特别多,每当雪稍一融化,他就又赶着马车来卖菜了。他戴顶灰色的毛线帽,穿一件灰蓝色的旧棉大衣,大衣袖子有些破损,露出了一小朵棉花,他扯开嗓子,在冰冽的空气里呟喝着,往往要等上大半天才能把菜卖完。每次看到他在寒风里的坚守,脸上隐约显现的冻伤,我都不由得唏嘘感叹。

        那次帮他网购,因为天气的原因,快递多走了五六天。恐他担心,有天,我专门去告诉他物流的行踪,和他在菜摊前聊了一会。说到今年的收成,他脸上现出忧愁的神色,他说,今年的白菜不比往年,卖不上价钱,一季菜最多能卖三千多块钱,家里供个大学生,日子过得有些紧。说到这儿,他又摇摇头,总结似地说,不过投资孩子上学这事,我觉着划得来,你想啊,这学到的东西就是他以后吃饭的本事啊,不像俺,只会土里刨食!

        我很佩服他,他虽然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但他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

        几天后,我在单位上班,忽然接到他的电话,他高兴地告诉我,儿子收到快递了,孩子说那些东西和上次吃的一样,很合他胃口,真是谢谢你帮忙!

        我感到欣慰,终于帮他解决了一个心事。紧接着,我又想,那在遥远他乡收到父亲快递的儿子,是否也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父爱深情?

    1. (1) 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2) 文章开头部分写早餐店的那段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赏析句子:只见他一手拿着半个馒头,一手拿着块咸菜,几步跑到我面前,满脸期待地问,娃,查好了吗?多少钱?我把钱给你吧?
    4. (4) 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写出你的真实感受。
四、<b>名著导读</b>
  • 10.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

  • 11. “小茨冈”也像年轻的马一样活泼地跳到她跟前。

    “老奶奶,你看它多聪明,真是一匹好马……”

    “滚开,不要在我跟前摇尾巴!”外婆一跺脚喝道:“你要知道,我今天不喜欢你。”

    联系原著,选文中外祖母不喜欢“小茨冈”的原因是,由此可以看出外祖母是一个的人。

五、<b>写作</b>
  • 12. 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或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