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化学考前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6-12-28 浏览次数:851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杵成针 B . 破釜沉舟 C . 百炼成钢 D . 水到渠成
  • 2. 图中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浓硫酸的稀释 C . 闻药品的气味 D . 称取食盐
  • 3. 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下列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   )
    A . 水力发电 B . 汽车尾气 C . 工业扬尘 D . 焚烧秸秆
  • 4. 下列商品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双黄连口服液 B . 加碘盐 C . 杜康酒 D . 冰水混合物
  • 5. 下面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在氧气中点燃硫粉,产生蓝紫色火焰 B . 将光亮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溶液逐渐变蓝 C . 将水加到生石灰中温度降低 D . 在空气中点燃红磷产生大量的白雾
  • 6.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 . 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 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D .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7.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主要来自海鲜类食品.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判断硒的有关知识不正确的是(   )

    A . 硒元素是金属元素 B . 硒的原子序数为34,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C . 硒与氧元素、硫元素位于同一族 D . 硒与硫的化学性质相似
  • 8.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 . 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 D . 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
  • 9. 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 10. 某学习小组用三只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条件进行探究,设计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和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 B . 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C . 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乙处锈蚀最严重 D . 通过探究说明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 11. 关于反应C+2H2SO4(浓) CO2↑+2X↑+2H2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说明了碳具有还原性 B . X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 . 反应产生的气体排放在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D . 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 1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Q的质量为10g B . 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 C . 反应后生成15gZ D . 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二、<b >填空题</b>
  • 13. 某化学社团在观看了“西气东输”与“石油分馏”等视频后认识到:
    1. (1)   、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为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提供足够的氧气、
    3. (3) 化石燃料面临枯竭,开发和利用风能、等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14. “栾川豆腐”深受洛阳人喜爱.
    1. (1) 栾川豆腐制作之初,是用栾川当地富含钙、镁等元素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山泉水浸泡黄豆,这种山泉水属于(填“硬”或“软”)水.我们可以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 (2) 栾川豆腐主要制作过程有:①打豆浆②将豆渣和豆浆分离③点卤④将豆腐花和水分离⑤压制成块,其中②和④制作工艺采用了与化学实验中类似的基本操作﹣
  • 15.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 (1) 从图1结构示意图可知此粒子的符号是
    2. (2) 如图2是物质I的组成和构成示意图,请举例写出②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16. 硅藻泥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室内墙壁环保涂料,它类似于活性炭可以消除有毒气体、净化空气.硅藻泥与活性炭都具有的相似物理性质是.门窗等装修材料常使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的原因是
  • 17. 实验室中常用红磷来测定空气的组成(如图).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改用其他可燃物来代替红磷,在选择可燃物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为(答一点即可).

  • 18. A,B,C,D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无色液体.根据如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

    1. (1) A物质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3. (3) C的主要用途是
三、<b >解答题</b>
  • 19. 请根据下列事实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 (1) 军事上用照明弹是利用镁粉燃烧来照亮夜空
    2. (2) 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
  • 20. 如图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图中插入集气瓶内的四朵纸花是用石蕊试纸做成)

    1. (1) 为保证实验成功,必须将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其原因是什么?实验①②的目的是什么?
    2. (2) 请描述出集气瓶中③④两处的实验现象.
    3. (3)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可得出什么结论?
  • 21. 对“某地爆炸事故”的调查发现:事故地存放有大量硝酸钾和碳化钙(CaC2).碳化钙遇水反应会生成乙炔(C2H2)和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乙炔是一种易燃的气体,它和空气混合极易爆炸.按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1. (1) 标出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2. (2) 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当失火地点存放有碳化钙时,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什么?
  • 22.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有关金属的问题:
    1. (1) 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置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 (2) 铝的活动性很强,但若将空气中久置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却发现其表面无明显现象.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3. (3) 某同学在氯化亚铁和氧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有什么变化?并请推测滤渣中的固体成分.
四、<b >综合应用题</b>
  • 23.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请回答:
    1. (1) 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常见的碳单质,其物理性质相差很大的原因是
    2. (2) 下列是有关C,CO,CO2三种物质的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可以燃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⑤
    3. (3) 以下是常用的实验装置图:

      ①装置B或装置C都可用来制二氧化碳,其中装置C的优点是

      ②CO2通入E装置中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③若用D装置收集H2 , 则H2应从(填“a”或“b”)端通入.

      ④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和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