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随州市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5-30 浏览次数:2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分离液态空气    C . 海水晒盐    D . 煤的干馏
  • 2. (2017·宛城模拟)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CO2验满   B . 收集O2   C . 滴加液体   D . 测溶液pH
  • 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C . 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 D . 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
  • 4. (2017九上·东莞期中) 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 B . 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 . 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D . 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 5. (2018·营口模拟) 新装修房室内存在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醛分子中含有水分子 B . 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 C . 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 甲醛和苯都属于无机化合物
  • 6. 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不符合题意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 B . 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 C . 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D .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
  • 7.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

    A . 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 . 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C . 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 8.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C . 用等质量、等溶液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D . 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b>填空题</b>
  • 9. 从C、H、O、N、S、Al、Ca、Cu、Ag、Ba这几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硫酸溶液中的阴离子
    2. (2) 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
    3. (3) 常用作建筑材料的盐
    4. (4) 水溶液呈碱性的氮肥
    5. (5) 有单质铜参加的置换反应
    6. (6) 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10.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 (1) 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______(填序号)
      A . 二氧化硫 B . 臭氧 C . 一氧化碳  D . PM 2.5
    2. (2) 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3. (3) 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
    4. (4) 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来止痒。
    5. (5) 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
    6. (6)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元素。
  • 11.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2Na+Cl2=2NaCl,反应前后,Na、Cl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 (1) 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
      A . 2Mg+O2 2MgO; B . CaO+H2O=Ca(OH)2 C . 2KClO3 2KCl+3O2 D . H2+CuO Cu+H2O
    2. (2) 含有高价态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铁溶液中,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自身被还原成氯化亚铁.试回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②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反应后过滤,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上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纸上一定含有的固体是(写化学式)

三、<b >简答题</b>
  • 12.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N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加热C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3. (3) 除去A中少量的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4. (4) t1℃时,将A、B、C各8 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 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A) 、w(B) 、w(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5. (5)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烧杯的质量为44.1g):

      回答: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

四、<b >推断题</b>
  • 13.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
    2. (2) 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b >实验题</b>
  • 14.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验证,请回答:

    1. (1) 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取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某同学利用石灰石和盐酸通过装置B、F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
六、<b >科学探究题</b>
  • 15. 小明家有包开启了的小苏打,久置在灶台上方,可能因受热而变质。小明为此开展了探究,请分析其过程完成填空。

    【查阅资料】① 2NaHCO3 Na2CO3 + CO2 ↑ + H2O  ②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③ 2NaHCO3 + Ca(OH)2 = CaCO3 ↓ + Na2CO3 + 2H2O  ④ Ca(HCO3)2 + Na2CO3 = CaCO3 ↓ + 2 NaHCO3  ⑤ 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Ca(HCO3)2都能溶与水。

    1. (1) 【假设猜想】

       假设一:小苏打没有变质,化学成分为 NaHCO3

       假设二:小苏打完全变质,化学成分为Na2CO3

       假设三:小苏打部分变质,化学成分为;NaHCO3和Na2CO3
      【实验方案】可选药品:①Ca(OH)2溶液  ②CaCl2溶液 ③NaOH溶液  ④稀盐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操作一:取小苏打样品少量溶于足量水后,加入过量的(填药品编号,下同),观察,如有沉淀,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应充分后过滤,并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观察。

      操作一中无沉淀出现

      假设一成立

      假设二成立

      假设三成立

    2. (2) 【问题讨论】有同学认为,取一定量样品直接加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对上述三种假设的每一种是否成立都能进行判断。请评价这种方案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