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18-06-14 浏览次数:11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句子默写</b>
  • 1. 用课文原句填空,并写出相应的作家和作品。
    1. (1) 将军百战死,。(乐府诗集《木兰诗》)
    2. (2) 深林人不知,。(《竹里馆》)
    3. (3)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4)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
    5. (5) 孤舟蓑笠翁,。(柳宗元《江雪》)
    6. (6) ,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7. (7) 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始终是息息相关的,面对国难,木兰选择了“万里赴戎机,”,奔赴战场,报效国家;面对忠孝难两全,岑参选择了“,凭君传语报平安”劝慰亲人,坚守边塞。
二、<b >现代文阅读</b>
  •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六年来,国家在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军事国防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观后令人心潮澎pài: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的总工程师南仁东,在22年的时间里为工程建设lì尽心血,罹患癌症仍心坚持工作。藏族扶贫女干部洛措,走遍了扎西岗村的每一个贫困户,耽误了自己的结婚生子,却牢记着村民的农事家事。正是因为千千万万个“南仁东”、“洛措”的锲而不舍、开拓进取,才有了“厉害了,我的国”的慷宣示,才有了“幸福了,我的家”的自信点赞。

    1. (1) 用正楷字将下列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

      锲而不舍  开拓进取

    2. (2) 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ài

      心潮澎

      尽心血

    3. (3) 对下列三个划线字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2年的时间里  牢记着村民的农事家事  有了“厉害了,我的国”的慷慨宣示。

      A . 介词   副词   连词 B . 介词   连词   副词 C . 副词   介词   连词 D . 副词   连词   介词
    4. (4) 下列语句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厉害了,我的国》纪录了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通过努力获得幸福的故事。 B . 《厉害了,我的国》的上映让藏族扶贫女干部洛措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 C . 《厉害了,我的国》刚刚上映,便成了茶余饭后大庭广众们的热门话题。 D . 《厉害了,我的国》展现了在浩浩荡荡的江水上矗立的长江大桥的形象。
  •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的希望

        祥子昂着头,双手紧紧握住车把,眼放着光,迈着大步往前走;只顾得走,不管方向与目的地。他心中痛快,身上轻松,仿佛把自从娶了虎妞之后所有的倒霉一股拢总都喷在刘四爷身上。

        晚间的冷气削着他的脸,他不觉得冷,反倒痛快。街灯发着寒光,祥子心中觉得舒畅得发热,处处是光,照亮了自己的将来。半天没吸烟了,不想再吸,从此烟酒不动,祥子要重打鼓另开张,照旧去努力自强,今天战胜了刘四,永远战胜刘四;刘四的诅咒适足以教祥子更成功,更有希望。

        “祥子你得从此好好地干哪!”他嘱咐着自己,“干吗不好好地干呢?我有志气、有力量、年纪轻!”他替自己答辩:“心中一痛快,谁能拦得住祥子成家立业呢?把前些日子的事搁在谁身上,谁能高兴,谁能不往下溜?那全过去了,明天你们会看见一个新的祥子,比以前的还要好,好得多!”

        心一变,马上身子也强起来,不成问题!出了一身的汗,口中觉得渴,想喝口水,他这才觉出已到了后门。顾不得到茶馆去,他把车放在城门西的“停车处”,叫过提着大瓦壶,拿着黄砂碗的卖茶的小孩来,喝了两碗刷锅水似的茶;非常的难喝,可是他告诉自己,以后就得老喝这个,不能再都把钱花在好茶好饭上。这么决定好,爽性再吃点东西——不好往下咽的东西——就作为勤苦耐劳的新生活的开始。

        可是,上哪儿去呢?可以投奔的,可依靠的,人,在他心中,只有两个。打算努力自强,他得去找这两个——小福子与曹先生。

        谁知道曹先生回来没有呢?不要紧,明天到北长街去打听;那里打听不着,他会上左宅去问,只要找着曹先生,什么便都好办了。好吧,今天先去拉一晚上,明天去找曹先生;找到了他,再去看小福子,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祥子并没混好,可是决定往好里混,咱们一同齐心努力地往前奔吧!

        这样计划好,他的眼亮得像个老鹰的眼,发着光向四外扫射,看见个座儿,他飞也似跑过去,还没讲好价钱便脱了大棉袄。跑起来,腿确是不似先前了,可是一股热气支撑着全身,他拼了命!祥子到底是祥子,祥子拼命跑,还是没有别人的份儿。见一辆,他开一辆,好像发了狂。汗痛快地往外流。跑完一趟,他觉得身上轻了许多,腿又有了那种弹力,还想再跑,像名马没有跑足,立定之后还踢腾着蹄儿那样。他一直跑到夜里一点才收车。回到厂中,除了车份,他还落下九毛多钱。

        一觉,他睡到了天亮;翻了个身,再睁开眼,太阳已上来老高。疲乏后的安息是最甜美的享受,起来伸了个懒腰,骨节都轻脆地响,胃中像完全空了,极想吃点什么。

        吃了点东西,他笑着告诉厂主:“歇一天,有事。”心中计算好:歇一天,把事情都办好,明天开始新的生活。

    (《骆驼祥子》第二十二章,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有删改)

    1. (1) 根据选文内容,填写表格。

      情节

      心情

      祥子战胜刘四爷

      激动兴奋

      祥子订好计划,尽力拉车

      喜悦快乐

    2. (2) 结合选文和原著相关情节,说说虎妞和小福子的死对祥子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依照要求,给文中划线句做批注。

      ①晚间的冷气削着他的脸,他不觉得冷,反倒痛快。(结合写作手法和人物形象理解批注)

      ②他的眼亮得像个老鹰的眼,发着光向四外扫射,看见个座儿,他飞也似跑过去,还没讲好价钱便脱了大棉袄。(结合语言表达效果批注)

    4. (4) 祥子和老王都是社会底层的车夫,作家对他们倾注的情感有何异同?
  •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幺八

    周同宾

        幺八幼时,曾拉盲艺人游乡卖唱。从山区唱到平原,唱遍村村寨寨。师父死了,埋殡罢,他不想再漂泊,就用剩下的钱买地,娶妻,在我们村落户了。

        他人极好,乡亲们从不把他视为外人。加上和福二爷拜了把子,年轻人就把他当作长辈看待,叔咧爷咧,叫得亲热。幺八爱唱,唱大调曲子。幺八会唱多少段,他自己也说不清。福二爷会弹三弦,经幺八教调,技艺大进。还有个瞎老五,孤身一人,和一架古筝厮守几十年。三人常搭档,闲来演唱,忘忧亦忘年。

        那时,尚在童年。一日,晚饭后,没人玩,好烦恼。奶奶说:“幺八爷唱曲儿呢,听去吧。”

        踏着月光,跑到幺八家。满院都是丝竹声,丝丝瓤瓤的,好似一进门就被缠绕着。堂屋里,一盏灯,一定点着三四根灯草,很亮。一张八仙桌,三把太师椅。瞎老五居中,桌上放古筝,十个手指在弦上起起落落。福二爷坐左边,怀抱三弦,头随着音乐前后俯仰。幺八在右,身腰直挺,二目微闭,手持檀板,击着节拍,缓缓地吟唱。大人小孩,坐了半屋,都屏息静听。我挤进人缝儿,正对他站着。怪不得人们管唱大调曲子叫哼曲子,他的声音就好像从鼻子里发出,却那么细,那么柔,又那么响,那么脆,拖出尾音,震荡得满屋子都瓮瓮共鸣。唱的啥,我听不懂,只觉得好听,耳里美,心里美,身上的每个毛孔都美。瞎老五的古筝好似被幺八的唱腔牵扯着,一会儿轻拢慢捻,十三根丝弦像凑在一起压低嗓子说悄悄话儿,一会儿嘈嘈切切,像三伏天的猛雨一般。有时,乐音戛然一停,又突地噔的一声,像一颗圆圆的石子落入老井。福二爷拨弹着,两眼眯眯的,嘴角带微笑,三弦似乎就是他心中发出的笑声。我呆呆地站着,忘掉了世界,满耳里只有幺八的哼唱,和在梦中也没听过的音乐。只觉得,似有一条清凌凌的小溪,溅着浪花儿,漾着波纹儿,潺潺地流进我的心田,那么滋润,那么熨帖;又觉得,似有一只手,带着温情,带着叮咛,带着慰藉,亲亲地轻抚我的面颊,我的心头,我感到怎也说不出的愉悦,兴奋……

        夜深了,月光照进了屋子。曲未终,人未散,奶奶硬把我拽回家。躺床上,满耳满心似仍是那动人的歌吟,动人的乐音。我做了梦,梦见蓝天白云,彩霞长虹,绿草红花,莺啼燕语,和一片片从未见过的风景……

        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被音乐征服。想不到捉摸不住的声腔乐曲对一个儿童的心灵竟有如此大的冲击力。

        据说,幺八会唱的曲目共三百多个。其中一部分只他能唱,别无传人。他自己琢磨出的新唱法如《银扭丝》带《垛子》,《罗江怨》带《哭扬调》(皆为曲牌名),没人能学来。

        “文革”肇始,幺八被批被斗,人格受辱,斯文扫地。不久,郁郁地死去,他的一肚子曲词,他的独有的声腔,也随他埋进三尺黑土之下,永难再见天日。

        下葬后,福二爷在坟前大哭一场,别人去了,他仍不走,直坐到深夜。从此,再不弹三弦。死后七天,瞎老五抱着古筝,磕磕绊绊摸到坟前,奏一阕《高山流水》,而后,摔筝于地,用脚猛踹,弦断筝毁……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一期《真不该忘了他们》,有删改)

    1. (1) 结合全文,概括幺八的人物形象。
    2. (2) 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似有一只手,带着温情,带着叮咛,带着慰藉,亲亲地轻抚我的面颊,我的心头,我感到怎也说不出的愉悦,兴奋……

    3. (3) 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4. (4) 下列对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阿长的深沉祝愿。 B .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爱恋。 C .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评价和敬仰之情。 D . “我做了梦,梦见蓝天白云,彩霞长虹……”从正面突出了幺八吟唱曲子技艺的精湛。
    5. (5) 结合全文,说说本文寄托了作者哪些情思?
三、<b >综合性学习</b>
  • 5. 班会课上,同学们正在结合具体电影内容,交流《厉害了,我的国》的观后感。

    小明:同学们,我认为六年来,国家在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军事国防等领域伟大成就的取得,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

    小刚: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科技进步和民族奋斗精神都有力地支撑着国家的强大发展。

  • 6. 按照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①“哈—哈—哈!”教室里传来了爽朗的笑声,循声看去,原来是我班“开心果”——小欣。

    ②他天性乐观,从早到晚,整天脸上都挂着笑容。③他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他都能笑着面对。

    请在②句后,添加一处细节描写;在③句后,添加一处侧面描写来刻画小欣的乐观开朗。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四、<b >诗歌鉴赏</b>
  •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花岛

    【唐】韩愈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1. (1) 诗歌一,二两句写景巧妙,调动视觉和的感官,描绘出花岛的特点。
    2. (2) 说说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康肃公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乙)

        孟源有自是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工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先生曰:“尔病又发。”源色变,欲有所辨。先生曰:“尔病又发。此是汝一生大病根。”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有删改)

    【注释】①自是:自以为是。②日来工夫:近日来自己修身的情况。③正:指正。④寻着:达到。⑤家当:指修行的水平。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陈康肃公尧咨

      ②孟源有自是名之病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微颔之          当涉猎 B . 知射乎        女无所思 C . 但手熟          病又发 D . , 久而不去    先生屡责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②源色变,欲有所辨。

    4. (4) 陈尧咨和孟源两人性格有什么相同之处?
六、<b >命题作文</b>
  • 9. 光辉:明亮夺目的光芒。

    阿长身上有一份光辉,他给幼小的迅哥带来了温暖,照亮了他未来的文学道路;《台阶》中的父亲身上有一份光辉,面对艰辛的生活,他仍有执着的追求;卖油翁身上也有一份光辉,他的谦逊从容、技艺高超,教育了别人,驱走了暴躁与狂傲。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身上也都会有一份光辉,给身边的人带来感动,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

    请以“光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5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