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

更新时间:2018-05-23 浏览次数:282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新学期伊始,推迟到校时间的好政策惠及全省学生。让妈妈有更充足的时间为我们准备丰盛而充满爱的早餐!下列早餐常见的食物中,主要富含糖类的是(   )
    A . 水煮鸡蛋    B . 大米粥 C . 炝拌西兰花    D . 香煎牛排
  • 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量取液体药品   B . 给液体加热    C . 取用碳酸钠粉末   D . 滴加液体药品
  • 3. 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事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活字印刷    B . 铁的冶炼 C . 粮食酿酒    D . 烧制瓷器
  • 4.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B . 用钨做灯丝 C . 用氮气做气体肥料    D .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 5.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蒸馏的方法来软化硬水    B . 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 C . 用铁制容器盛放波尔多液    D . 用洗涤剂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 6. 下列教材中的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 B . 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表面有气泡产生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D . 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 7. 关爱健康,幸福生活!下列四位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煤炉上方产生蓝色火焰    2CO+O=2CO2    化合反应 B . 工业上制取生石灰    Ca(OH)2=CaO+H2O    分解反应 C . 高炉炼铁中的一个反应    3CO+Fe2O3=2Fe+3CO2    置换反应 D . 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Mg(OH)2+2HCl=MgCl2+H2O    复分解反应
  • 9. 北京时闻2018年2月22日,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勇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的首金。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有些部位会感到酸痛,这是因为体内产生了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乳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 . 乳酸是由乳酸分子构成的 C . 乳酸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 . 乳酸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和葡萄糖相同
  • 10.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B . 目前,作为高能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 C .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D .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03%,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11.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B

    液氧是淡蓝色的

    此时的氧分子是淡蓝色的

    C

    酒精的水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

    有机物的种类繁多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待区分物质取样

    方法一

    方法二

    A

    木炭粉和铁粉

    看颜色

    用磁铁吸引

    B

    硝酸铵和烧碱

    溶于水,测温度

    加熟石灰研磨

    C

    氢气和氮气

    伸入燃着木条

    滴加澄清石灰水

    D

    稀硫酸和稀盐酸

    滴加氯化钡溶液

    滴加硝酸银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 . 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C . 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 6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60g:100g=3:5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B

    臭味

    加入足量活性炭,充分吸附

    C

    氯化铁溶液

    稀盐酸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硝酸钠溶液

    硫酸钠溶液

    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现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7.7g,与100g 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两种溶质的总质量为(   )

    A . 11.1g    B . 11.4g    C . 11.7g    D . 17.25g
二、<b >综合题</b>
  • 16. 绿色出行,美丽冰城!相信同学们最近在街上一定看到了许多“绿车牌”。这是我市正式启用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几年来。哈尔滨市淘汰“黄标车”,引进“绿牌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我们决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请回答:

    1. (1) 特斯拉电动车是—类典型的新能源车,其外部车身体板采用碳纤维材料构造,底盘由模压铝合金构成,铝合金属于①材料,推测车身体板和底盘共同具有的一个物理性质是 (填字母)。

      A.硬度大   

      B.熔点低   

      C.密度大

    2. (2) 在特斯拉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储存在锂离子电池中的①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汽车运行时的②能。
    3. (3) 二氧化钛(TiO2)也是制备化学电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其工业制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四氯化钛和一种气体单质反应制得,同时生成氯气(Cl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②
  • 17. 沐浴着三月的春风,2018年的两会如期而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请回答:

    1. (1) 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①,该种营养素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②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并提供能量。
    2. (2) 高品质的羊肉离不开高品质的牧草。紫花苜蓿(音:mùxu)草被誉为“牧草之王”,施磷钾肥,可保证其稳产高产。其中钾元素可以保证植物各种①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增强其抗病虫害、抗②能力。磷肥中磷矿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③
    3. (3) 煤炭、天然气和稀土都是①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将煤综合利用,可以得到②、煤焦油、煤气和粗氨水等很多有用的物质。
  • 18. 在化学学习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是一些粒子结构示意图,请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平均分为两类。

      其中的—个分类标准是①,包含微粒为② (填字母);

    2. (2) 将数据进行图表化总结,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如图所示,三种方法各有优势:

      请你模仿图1和图2,将图3表格所表示的内容在答题卡分别以柱状图和饼状图的形式大略地呈现出来。

  • 19. 实验室有一份碳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粉末,为测定其中碳酸钠和硫酸钠的质量比,小冰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向13.25g样品中加入200g稀硫酸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3. (3)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与13.25g样品反应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
    4. (4) a的数值是
    5. (5) 混合粉末中碳酸钠和硫酸钠的质量比为
    6. (6) 若要使最终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向其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三、<b >填空题</b>
  • 20. 从微观角度探析宏观的变化是化学学习的特点之一,请据表回答:

    1. (1) 乙中的微观过程对应甲中的实验 (选填“一”或“二”);
    2. (2) 请你将乙中的B图缺少的粒子补全①;在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②
四、<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 <tr > <td valign=top > </td> <td > <p><b >实验题</b></p> </td> </tr> </table>
  • 21.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碳酸钠、高锰酸钾、稀盐酸、火柴、坩埚钳、棉花及以下仪器:

    1. (1) 小冰利用部分上述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证明该气体集满的操作是将②的木条(填字母)③ (填字母)。

      A.带火星 

      B.燃着 

      C.放在集气瓶口 

      D.伸入集气瓶内

    2. (2) 小城补充一种仪器① (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氧气,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②。用图中方法收集该气体时,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立即收集,这是因为③

    3. (3) 小美利用刚才制得的氧气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①,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盛有刚制得的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可以防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热并②,使集气瓶内压强变③,瓶内氧气逸出损失。含量降低,影响实验现象。
  • 22. 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同学们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 (1) 【收集证据1】甲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乙组实验并不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是因为他们在加入稀盐酸前忘记了滴入②。取用氢氧化钙时“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的目的是③
    2. (2) 【继续实验】为妥善处理实验后所得到的废液,同学们将试管内的溶液A、B混入同一废液缸中,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红褐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无色滤液中的离子组成产生了兴趣,进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除Cl-外,废液缸中还含有哪几种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冰:H+、Ca2+、Fe3+   小城:Ca2+、OH_   小美:

      上述猜想中,小冰的猜想一定是不符合题意的,不需验证,理由是

    3. (3) 【设计实验】为得出结论,同学们设计了下图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猜想是符合题意的,从而得出结论。

    4. (4) 【总结与归纳】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归纳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与 (填物质类别)反应,同时还可归纳出:分析反应后溶液的离子组成时,除了有时可以依据溶液的颜色外,更多时候是根据两种废液混合后产生的来推知某些离子的有无。
五、<b >流程题</b>
  • 23. 学习化学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明确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自然界中的两种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就会制得碱E,不信?看看下面这个流程,已知F是贝壳的主要成分。(说明:用“一”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假设贝壳和草木灰中的杂质均不影响下列反应)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F.
    2. (2) 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将清液C和清液D混合后,会观察到的现象为
    4. (4) 该流程中,对环境保护不利的一个步骤是步骤 (填序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有必要加以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