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

更新时间:2018-06-25 浏览次数:661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下图所示的行政机构(简图)最可能出自下面哪一文明古国(    )

    A . 古埃及 B . 古巴比伦 C . 古印度 D . 古雅典
  • 2. 1937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每年的10月12日为哥伦布日。自1971年开始,此纪念日被正式定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以下属于哥伦布的历史功绩的是(    )

    ①到达印度

    ②发现美洲新大陆

    ③给美洲带来先进的文明

    ④开启了对美洲的殖民统治

    A . ①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③④ D . ②③
  • 3. 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列各国处理农民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俄国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B . 俄国解放农奴的措施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场盘剥 C . 日本政府的改革措施是不允许土地买卖 D . 斯大林实施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4.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美、英、俄等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年份

    城市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2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莫斯科

    250

    365

    612

    1000

    A . 资产阶级革命 B . 两次工业革命 C . 棉纺织业的发展 D . 电气时代的到来
  • 5. 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著作。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这本书”是指(    )
    A . 《独立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 6. 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说法错误的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 . 一战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 . 一战中使用了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
  • 7. 王华同学创作了历史情景剧《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下面是开场白中的一段话,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B . 美国结束了南北战争,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C . 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竭力追赶列强的步伐 D .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了全面的社会变革
  • 8.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即推翻了神创论,此学说是(    )
    A .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 .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 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9. (2016九上·姜堰期末) 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这番对话后苏俄可能出现的情形是(    )

    A . 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B . 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C . 征粮队到农民家中征收余粮 D . 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进行限制
  • 10. (2017八下·房山月考) 1919年参与巴黎和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会后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巴黎和会对德国的惩罚体现在(    )

    A . 《凡尔赛和约》 B . 《九国公约》 C . 《四国条约》 D . 《五国海军条约》
  • 11. 如下图的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

    A . 波及范围广 B . 持续时间长 C . 股票销售量大 D . 破坏性强
  • 12. 罗斯福新政时期,工程规划署印发了一张海报:“工作付酬的美国”,其宣传的是新政的哪一项措施?(    )

    A . 《全国工业复兴法》 B . 调整农业 C . 贬值美元、刺激出口 D . 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 13. (2017九下·佛冈期中)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

    A . 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 B . 英美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 . 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 D . 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 14.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与其成立相关的会议是(    )
    A . 巴黎和会 B . 华盛顿会议 C . 慕尼黑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 15. 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①信息化         ②全球化        ③多极化        ④军事化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6. 数据图表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分析下面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 . 日本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B . 联邦德国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C . 英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慢 D . 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 17.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句话中的“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    )
    A . 世界贸易组织 B . 欧洲联盟 C . 联合国 D . 亚太经合组织
  • 18. (2016·金平模拟) 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辩论,正方观点是:“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反方观点是:“它使该国经济发展陷入僵化”。他们辩论的主题应该是(    )

    A . 十月革命 B . 斯大林模式 C . 赫鲁晓夫改革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 19. 下列哪一国家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

    A . 玻利维亚 B . 纳米比亚 C . 印度 D . 巴拿马
二、<b >综合题</b>
  • 20.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历史的发展是建筑在先进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推向高峰。

    材料二: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图一反映了英国的哪一政治体制?通过哪一文件确立了这一体制?图二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构建的哪一原则?
    3. (3) 写出图四交通工具的动力及发明者?并说明这些交通工具对人类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4. (4)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思想解放、政体变革和发明创造的关系?
  • 21.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式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型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刘宗旭《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三:1926年,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困境时,苏联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材料四:1933年3月6日,他(罗斯福)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过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到4月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1. (1) “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体制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列宁了实施什么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3. (3) 根据材料二回答,苏联为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管理体制被称为什么?
    4. (4) 据材料四概括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的措施,并指出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
    5. (5)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
  • 22. 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欧洲列强全部参加了战争,双方共有840万人阵亡,财产损失2085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西欧各国军队伤亡1400万人;财产损失7500亿美元以上。

    材料三:近代以来,西欧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并进行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北师大九下历史

    材料四:

    1. (1) 图一中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哪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后果?图二反映了这场战争的哪一特点?
    2. (2) 依据材料概括两次战争对西欧经济的影响。给我们怎样深刻的启示?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西欧诸国走向联合的目的?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为促进欧洲的联合,西欧诸国有何重大举措?
    4. (4) 据材料中的图片概括20世纪50—70年西欧经济呈现的特点?
    5. (5) 综合上述材料和图片,说说你从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