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二中等)八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

更新时间:2018-05-07 浏览次数:3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单选题</b>
  • 1.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纺纱织布    C . 烧制陶瓷    D . 冶炼生铁
  • 2. 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A . 氢能源车    B . 共享单车    C . 电动汽车    D . 柴油汽车
  •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时,负极端产生了氢气 B . 沾有浓硫酸的小木条逐渐变黑 C . 紫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后,黄铜片上留下明显划痕 D . 石蕊试液滴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溶液变为红色
  • 4.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属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B . 生铁、钢、氧化铁都是合金 C . 铁制品的保存应注意保持其表面的清洁、干燥 D . 铝制品有较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其表面的氧化铝膜层起保护作用
  • 5.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烤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 . 清除可燃物    B . 降低温度    C . 隔绝氧气    D .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 6. 将四根光亮的铁钉分别放入等质量的下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称量所得溶液质量,发现溶液质量增重的是(  )


    A . H2SO4溶液   B . CuSO4溶液   C . AgNO3溶液 D . MgSO4溶液
  • 7. (2018九上·高密期末) 工业炼铁中会发生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 . CO B . Fe2O3 C . CO2 D . Fe
  • 8.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 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 )
    A . C4H6S    B . C4H4S    C . C4H4S2    D . C8H8S
  • 9. 一瓶没有盖瓶塞的浓盐酸和一瓶没有盖瓶塞的浓硫酸,一段时间后,下列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水分蒸发)( )
    A . 都变大    B . 都变小 C . 浓盐酸变小,浓硫酸变大    D . 浓盐酸变大,浓硫酸变小
  • 10. 用适当的方法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变大、变小、不变都有可能
  • 11.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B . 任何溶液都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C .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D . 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 12. 室温下配制80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在此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要选择规格为100mL的量筒 B . 称量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应向左盘加入食盐至指针指向正中 C . 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 . 溶解时,应先将水倒入烧杯内,再加入固体
  • 13. 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③    D . ①③
  • 14. (2018九上·南京期末)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b >多选题</b>
  • 16. 下列化学方程式属于置换反应,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 . 2Fe + 6HCl = 2FeCl3 + 3H2↑    B . Zn + AgNO3 = Zn(NO3)2 + Ag C . 3CO + Fe2O3 2Fe + 3CO2    D . Mg + CuSO4 = MgSO4 + Cu
三、<b >填空题</b>
  • 17. 写出下列的化学符号。
    1. (1) 硝酸中的阴离子
    2. (2) +5价的磷形成的氧化物
  • 18. 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1. (1)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2. (2) 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3. (3) 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 , 则R元素对应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19.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 (1)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填“<”“>”或“=”)乙;
    2. (2) P点的含义
    3. (3) t2 ℃时,把20 g固体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4. (4) 欲将t2 ℃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5. (5) 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的方法。
  • 20. 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钙、镁和钾等指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2. (2) 已知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则Mg2的质子数为
    3. (3) 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 , 则偏硅酸钙的化学式为
四、<b >简答题</b>
  • 21. 春暖花开时,小明与同学们到鼎山公园游玩。
    1. (1) 他们乘坐电瓶车进入花海,远远就闻到花香,是因为(用微粒观点解释)。电瓶车与传统燃料汽车相比,它的优点是(写1点即可)。
    2. (2) 游玩过程中,有位同学不慎摔伤了手臂,小明从急救包中取出碘酒为他消毒,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是
  • 22.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根据水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日常生活中常用(填序号)方法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①加肥皂水搅拌    ②草木灰   ③加食盐搅拌

    2. (2) 生活中常用方法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3. (3) 在洗碗时常加入洗涤剂,利用洗涤剂的作用。
    4. (4) 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五、<b >实验题</b>
  • 23.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以上图示各仪器中,金属仪器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3. (3) 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4. (4) 上述装置也可以在实验室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用石灰水检查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六、<b >科学探究题</b>
  • 24.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生活中的铝制品和铜器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则需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到底如何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

    【讨论交流】

    1. (1) 分析上述现象,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 (2) 铝丝插入稀盐酸的实验中,请你分析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现象,并猜测该过程中还发生了什么反应? 。(用文字叙述)
    3. (3) 【反思改进】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

      ①做验证金属的性质实验前,需对金属进行怎样的处理?

      ②有同学提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调整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金属丝的插入顺序可以为(填一种顺序即可)。

    4. (4) 【拓展迁移】将一定质量的铝粉放入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②该过程中产生气体时,一定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

七、<b >计算题</b>
  •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了该合金样品2.0g并将30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称重,得到相关数据如下:

    稀硫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稀硫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    5 g

    m

    第四次    5 g

    0.8 g

    第二次    5 g

    1.4g

    第五次    5 g

    0.6g

    第三次    5 g

    1.1g

    第六次    5 g

    0.6g

    1. (1) 表格中m的数值为 
    2. (2) 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
    3. (3) 求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