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兴洪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

更新时间:2018-05-21 浏览次数:183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今年是十三五计划(2016—2020)实施的第二年。回顾“一五”计划的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计划按期完成 B .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 . 参考美国的建设经验 D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 2. 歌曲中蕴含着历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    )
    A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 .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 . 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 . 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 3. 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 抗日战争胜利 C .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 新中国成立
  • 4.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4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新发展的里程碑。主要表现在(    )
    A . 制订了《中华民同临时约法》 B .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5. 下图是1950年8月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的木刻版画朱宣咸的作品《争阅土地改革法》,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其含义是(    )

    A . 土地归农民所有 B . 土地归国家所有 C . 土地归集体所有 D . 土地归乡镇所有
  • 6. 有关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建国后初期的土地改革,是在老解放区进行的 B . 当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也完成了 C .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就已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D . 土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7. 新中国建立之初,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 . 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B . 巩固了人民政权 C .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8. 小超暑期随父母去湖北旅游,想去看看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便借助手机地图査找到了这座桥的位置。该桥修建于(    )
    A . 民国时期 B . 一五计划期间 C . 文革时期 D . 改革开放新时期
  • 9. (2017八下·徐州月考)

    下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A . 背景和人物 B . 人物和方式 C . 方式和背景 D . 时间和意义
  • 10.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 . 通过《共同纲领》 B . 确立土地改革的路线 C . 通过过渡时期总路线 D . 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1. (2017八下·宜兴期中) 毛泽东对建国初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说:“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就是要发展(    )

    A . 农业 B . 重工业 C . 轻工业 D . 商业
  • 12. (2017八下·武陟期中)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 .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 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 .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13.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 “一五”计划的完成
  • 14. 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八路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志愿军
  • 15. (2017八下·临清期中) 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信任感所代替”。“ 这些原则”指的是(    )

    A . 求同存异原则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不结盟原则 D . 和平外交原则
  • 16.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的是(    )
    A . 山西 B . 甘肃 C . 新疆 D . 辽宁
  • 17.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社会保障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以崭新面貌出现于世界。为结束百余年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我国奉行(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不结盟的战略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反对霸权主义
  • 19. 1955年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为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    )
    A .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 B .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提出了改革开放总方针 D . 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 20.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通过赎买等形式进行改造的行业是(    )
    A . 农业 B . 工业 C . 手工业 D . 资本主义工商业
二、<b >非选择题</b>
  • 21.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巩固这个新生的政权,我党在各个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请你制作一个图表,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时间

    重大事件

    作  用

    通过了《共同纲领》完成了新中国成立的筹备工作。

    中国人民站起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它雄辩地证明:侵略者在东方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农民翻了身,成了国家的主人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某军军歌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美国将军克拉克

    1. (1) 这场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 (2) “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3. (3) 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4. (4) 黄继光是在哪次战役牺牲的?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什么精神?
  • 23. (2018八下·东台月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 (1) 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
    2. (2)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3. (3) 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其中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
    4. (4) 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 24. (2018八下·苏州月考)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1.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土地改革中颁布的文件。材料一中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 (2) 材料二出自哪个文件?在哪次会议上形成的?
    3. (3)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请谈谈该规划完成产生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