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2018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18-04-24 浏览次数:3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二、材料分析题
  • 30. (2017·泰安)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l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刹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偏《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1. (1) 材料一反映了古丝绸之路对罗马上层社会生活的影响。清指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并说明其开通的重大历史意义。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3. (3) 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它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4. (4) 比较一带一路建设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上的不同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