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福建仙游县教研小片区八年级上联考语文试...

更新时间:2016-12-09 浏览次数:99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项中不是社会环境描写的一项是(    )

    A .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B . 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C .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D .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二、默写
  • 2. 默写填空。

    ①常恐秋节至,。《长歌行》

    ,猎马带禽归。《野望》

    ③乡泪客中尽,。《早寒江上有怀》

    ④气蒸云梦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

    ⑥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来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其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的诗句是:

    ⑦《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⑧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系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三、综合性学习
  • 3.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人民网10月7日电   国庆长假今日将结束,受探亲、旅游和学生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地高速公路今天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多地高速或再现拥堵。

            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预测,7日全国公路返程高峰将从10时开始,有可能持到晚上21时。6日路网运行压力较大的路段还将迎来新一轮的车流高峰,特别是一些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相交汇和连接线的交通流量将持续高位运行,交管部门采取有效的shū通措施,将是道路通chàng的关键。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shū

      chàng

    2. (2) 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四、诗歌鉴赏
  •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请列举出任意三篇

五、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屋舍俨然  

      ②阡陌交通  

      请重法以禁之 

      ④自数年之后

    2. (2) 下列各句中划线“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 问所从来,具答 B . 所以为盗者 C . 上哂 D . 或请重法以禁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4. (4)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5. (5) 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原文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爱藕说

            映日荷花,接天连叶,亭亭莲蓬和藕,本是四位一体的。

            爱佼佼荷花者有之,咏田田莲叶者有之,赞点点莲子者有之。偏心的诗人哟,为何厚此薄彼?为什么不肯为嫩藕多唱几支短歌?

            藕,自生与世间,变委身水下,不见日月,在浊泥污土的围困中生活。一旦出淤泥。风采翩翩,洁似玉,白如学,一尘不染。不是贞洁操守。孰能如此?它孔窍玲珑,称得起虚心;它居下而有节,贫贱不屈;它虽然嫩而且柔,藕牙儿却能穿透青泥碧水,劲挺起翡翠一般的绿茎,托起红花碧叶,算得上是柔中有刚。

            古人将六月二十四日,奉为荷花节日。默默困顿于泥水里的藕,谁知它声于何时?它像竹鞭那样,孕出藕牙,长大开花,再生出莲子以续生生之脉,谁知它年寿几何?它节节横生,从未与花叶争宠夺艳,甘居地下,无日无夜的托着花儿叶儿,像是母亲的玉臂偎抱着幼子,谁知它有几多辛劳?

            给我一支花的诗笔吧,我想寻找动情的诗句,写给养育那莲花的母亲——玉藕;也想把真挚的感情奉献给千千万万的妇女——伟大的含辛茹苦的母亲!

    咏莲

            迸发出心中最真的火焰,打印在夏日的扉页中的是莲。你在这里重新锤炼,终于挣脱出那泥牢中的锁链,婷婷盛开在这苍茫大地间,向世人倾诉着至善的语言。坚忍的意志在这苦海中尽显,最终铸成一朵金刚净莲。

            心中的一团圣火,理想中的一只白鸽,都成了你的主宰,多少智者依你而眠,多少善者永远在心中把你挂牵。看那一柄净碧的荷叶荡涤着人们迷中的眼,一片淡粉的莲瓣成了多少代人的梦幻,凸起的莲籽成了永不改变的琴键,奏响了激荡万古的乐章。

            人间的一朵净花,凡尘的一方净土。生命因你而明白了纯净的内涵——哦,莲!

    莲子

            中国是莲子的故乡。早在五千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曾发掘到两粒莲子;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的诗名。

            莲子补中养神,止渴去热,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是一种纯天然高级营养保健品,历来为御膳房必备之物。莲子食用方便,既可制成莲子羹,莲子汤,八宝粥,糖水莲子,又可炖鸡,炖鸭等制作美味佳肴,是强身健体,养颜驻容,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产于浙江宣平的莲子更有它的独到之处。一般的莲子颗粒较小,久煮不酥,而宣莲由于本地独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颗粒较大(465粒即达500克),酥而不烂,味美爽口。它含有高蛋白质、钙、磷、镁等多种物质。因而浙江宣莲成了历代的贡品。

    1. (1) 细读《爱藕说》,说说藕有哪些优秀品质。(写出其中3点)

    2. (2) 《咏莲》中“心中最真的火焰”指的是什么?

    3. (3) 《莲子》一文中写到的产于宣平的莲子有哪些独到之处?

    4. (4) 这三则材料是从不同角度写莲的。某校校刊编辑要把这三则材料一齐收录在一个栏目里,现在请你为这个栏目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5. (5) 班上举办有关莲文化的魅力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做主持人。活动结束后,要有一个总结发言。请你把你的总结稿写在下面。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 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第①②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 B . 品读第③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 C . 第④段加划横线的“包涵”的含义是: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与尊重。 D . 第⑨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我”深深感受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
    2. (2) 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

    3. (3) 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①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②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4. (4) 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

    5. (5) 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名著导读
  • 9.         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的女儿,后因而死。

八、作文
  • 10. 作文: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成功,而每一次成功的背后总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或苦涩开端,或艰难过程;或贵人相助,或自我努力;或波澜起伏,或峰回路转……

            请以“成功的背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