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中考历史重点突破专题训练之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

更新时间:2018-04-13 浏览次数:16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郡国并行制 D . 行省制
  • 2. 鲁迅先生说:“始皇想皇帝传至万世,而偏偏二世而亡,赦免了农书和医书,而秦以前的这一类书,现在却偏偏一部也不剩。”其中“赦免了农书和医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 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文字 B . 秦始皇下令全国统一度量衡 C . 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 D . 秦始皇发布焚书坑儒令
  • 3. (2017九上·湛江月考) 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A . A B . B C . C D . D
  • 4. 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 . 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 . 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 .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 . 孙权称王,国号吴
  • 5.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 )
    A . 东汉 B . 西晋 C . 东晋 D . 北魏
  • 6. (2017·济南)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 . 地方建立县制 B . 实施汉化政策 C . 创立科举制度 D . 册封鲜卑贵族
  • 7. (2017·东海模拟)

    下图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其中“御史大夫”的职权是(    )

    A . 监察朝廷百官 B .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C . 掌管国家军事 D . 任免各级官吏
  • 8. (2016七上·同安期中) 如图货币中,哪一种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  )

    A .     B .     C .      D .
  • 9. (2017·东海模拟) 在秦朝时期,假如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0. (2017·临沂模拟)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对这次起义认识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B . 这次起义直接导致秦朝的灭亡 C . 起义前准备充分,建立“张楚”政权 D . 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的主力
  • 11. (2016·汕尾模拟)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令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请你判断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 . 建立行省制度 D . 创立科举制度
  • 12. (2016七上·罗湖期末)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16七上·萍乡期末)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 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14. (2016·青岛) 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北魏孝文帝 D . 隋文帝
二、材料分析题
  • 1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物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崇尚武力),非可文治(难以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帝王的家中),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1. (1)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