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18-04-26 浏览次数:2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B . 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语文课,每节课对于老师的提问都随声附和 C . 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宁获得了全市作文竞赛一等奖。 D . 奶奶虽然年纪很大了,做起事来却一丝不苟
  • 2. 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多美呀,秋天的秦皇岛! B . 大年二十九那天,妈妈上街买了鸡、鱼、糖果、蔬菜、水果……等年货。 C . 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D .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 3. 依次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________ , 思想________ , 意志________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

    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A . ②③① B . ③②① C . ①②③ D . ②①③
二、<b >综合性学习</b>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花的习惯。我只是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蕉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 (1) 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字。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摘”: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伫”:先查部首,再查画。

    2. (2) 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应改为;②应改为

三、<b >句子默写</b>
  • 5.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2) 三军可夺帅也,。(《论语  子罕》)
    3.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 (4) 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5. (5)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6. (6)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四、<b >中国名著</b>
  • 6.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孙悟空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求简洁。
五、<b >诗歌鉴赏</b>
  •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1)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 (2)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3. (3) 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给划线字注音

      山门于河

      数小舟

      遂反流逆上矣

    2. (2) 解释下面划线词的含义。

      ①二石兽沉焉

      不可得

      反溯流逆上矣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②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4. (4) 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体会?
七、<b >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航空母舰

        ①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只。它攻防兼备,作战能力强,很具威慑力。

        ②从外表看,航空母舰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拥有与众不同的宽大的飞行甲板。这个甲板不仅特别长,特别宽,而且形状古怪,呈多边形。这是因为航空母舰上的主要武器是舰载飞机,所以需要有供飞机起降的宽大甲板。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的面积往往要比一般军舰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差不多相当于三个足球场还要多。在航空母舰上,看不到通常军舰所具有的高大的上层建筑和林立的火炮、导弹。在飞行甲板上仅有一个很小的船桥位于右舷,像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这就是全舰的指挥控制中心,称为岛形上层建筑。在飞行甲板上,还布置有航空母舰专用的供飞机起降的弹射器、阻拦索、助降镜、升降机等,这些是航空母舰之所以能使舰载飞机在这样小的“机场”上起飞、降落的法宝。

        ③一般情况下,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起飞的方式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蒸汽弹射起飞。起飞时,飞机的前轮被挂在起飞装置中,就好像将飞机放在拉满弦的弓箭上。飞行员在得到起飞许可后加足马力,同时用刹车防止飞机移动。在他得到起飞信号的同时要放开刹车,再借助蒸气弹射装置的启动,将飞机弹出跑道。第二种是拖索式弹射起飞。起飞时,用钢质拖索牵引飞机加速起飞。但这种弹射方式比较陈旧,使用这种方式的航母较少。第三种是斜板滑跳起飞,这种起飞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弹射装置。采用这种方式的航空母舰甲板前端有一个“跳台”,飞机在起飞时以自己的动力经由跳台的协助“跳”上空中,升空的那一刻就好像滑板运动员冲出U形赛道的瞬间。

        ④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后部有四条拦截索。拦截索是由液压系统制动的,它仅用两秒钟就可以使飞机在50米内停下来。飞行员必须让飞机的捕捉钩挂上其中一条,在最佳情况下捕捉钩应该挂上第三条;假如挂上前两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挂上最后一条,那么飞机的下降角度太陡;着陆时飞行员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这样他可以保证捕捉钩钩住其中的一条拦截索。同时他必须将发动机开到最大,这样假如飞机没有挂上拦截索,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加速离开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线。

        ⑤航空母舰舰载机起降技术的解决,把舰艇与战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使得航空母舰在现代军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⑥目前,航空母舰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向两极化发展,即大型化和轻型化,前者为常规起降飞机的航空母舰,后者为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直升机航空母舰。而各种新型航空母舰正在探索之中,未来的航空母舰基本式样不会出现重大变化,但新型航空母舰不久有可能问世。

    1. (1) 依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航空母舰”?
    2. (2) 说说文中第②段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 (3) 概括舰载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几种方式。
    4. (4) 请概括文章第④段的说明内容。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2. (2) 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的妈妈;

      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个的女儿。

    4. (4) 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
    5. (5) 春节快到了,说一说你想做些什么来回报你的父母。
八、<b >命题作文</b>
  • 11.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十年后的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想象真实合理,不得套写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