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8-04-19 浏览次数:181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大团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的发现。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错误的是(    )

    ①封建社会的终结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④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2. 下面是某一历史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请据此判断其最可能是哪一事件造成的结果(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A . 殖民争霸 B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3. 有学者这样评价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豪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最终确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的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一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    )
    A . 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B . 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C . 两极格局的形成 D . 纳米比亚的独立
  • 5. (2016九上·邗江期末) “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    )

    A . 起草《人权宣言》 B . 赢得民族独立 C . 实现种族平等 D . 消除南北差异
  • 6. 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

    A . 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 C . 三角贸易为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条件 D . 三角贸易促进了非洲的经济繁荣
  • 7. 2016年12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已经多次出现雾霾红色预警,这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中大量使用机器,碳排放迅速增加造成的结果。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开始于(    )
    A . 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B . 电灯的发明 C . 航天技术的发展 D . 计算机的应用
  • 8. 2012年2月24日,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在突尼斯举行“叙利亚之友”的国际会议。有人说,在没有叙利亚政权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与叙利亚国内危机有关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不禁使人回想起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次会议”指的是(    )
    A . 巴黎和会 B . 华盛顿会议 C . 慕尼黑会议 D . 日内瓦会议
  • 9. (2017九下·邹平月考) 下列表述中,符合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历史特点的是(    )

    A . 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国家 B . 种族矛盾尖锐,地区冲突不断 C . 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局部改革 D . 发展经济,走向区域联合
  • 10. 二战期间,面对日本法西斯军队的进攻,美国总统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材料反映了(    )
    A . 美国难以抗击法西斯军队的疯狂进攻 B . 根据地军民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 C . 中国的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 .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
  • 11. 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两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也有很大的共同点。下图中所示的两个事件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②宪章运动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

    ③巴黎公社是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

    ④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2. 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从这些话里,你不得到的信息是(    )
    A . 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于加速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 B . 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发动对外战争 C . 拿破仑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夺取法国政权 D . 拿破仑对外战争有一定的积极性,也有消极的一面
  • 13. 下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其内容反映的是(    )

    A . 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埃塞俄比亚施放毒气 B . 德国纳粹轰炸西班牙的格尔尼卡 C . 日本法西斯军队在南京血腥大屠杀 D . 日军731部队在中国实施细菌战、化学战
  •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里据说的“全新的世界格局”是指(    )
    A . 雅尔塔体系 B . 美苏对峙 C . 欧洲国家的联合 D . 多极化趋势
  • 15. 《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这里的“退却”是指(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现农业集体化 C . 形成斯大林模式 D . 实行新经济政策
  • 16. (2017九下·灌云月考) 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     )

    A . 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 B . 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C . 发动战争解决争端 D . 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
  • 17. 对下图(图中左是赫鲁晓夫,右是肯尼迪)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美苏两国激烈对抗 B . 美国实力比苏联强大 C . 互相以导弹威胁对方 D . 对抗导致两国发生战争
二、<b >非选择题</b>
  • 18. 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不断地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某校九年级开展一次以“风云变幻的世界”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加入其中,共同完成以下面任务。

    【步骤一:史海钩沉】

    材料一:

    材料二:

    【步骤二:风云变幻】

    材料三:

    【步骤三:放眼未来】

    材料四:

    1. (1) 根据图一,说出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结合史实,试分析其主要原因。图二反映出当时欧洲政治舞台上出现了怎样的态势?
    2. (2) 面对当时的处境,“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德意日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在外交上奉行什么样的政策?对此,英法采取怎样的态度?有何危害性?
    3. (3) 斯大林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什么?请说出其实质。面对苏联和“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美国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4) 根据材料四,请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新动向,并总结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 19. 历史表明: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思想篇】

    材料一: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二,制度篇】

    材料二:17—18世纪,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三,改革篇】

    材料三:苏联(苏俄)的探索: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管理+美国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社会主义。斯大林在1926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

    【四,科技篇】

    材料四:英国在17世纪40年代爆发了一场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又发生了一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1. (1) 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 (2) 英美两国是如何通过“血与火的洗礼”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的?说出受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理念的影响,其他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主要方式。
    3. (3) 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哪一政策基本体现了列宁的主张?有何特点?斯大林主张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试分析这一体制对战后苏联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4. (4) 英国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和平变革”指哪一历史事件?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5. (5) 通过上述问题的回答,请说出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有哪些?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厉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年2月于雅尔塔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腾飞,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致力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并奉行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1985年起日本支付联合国会费在全部成员国中居第2位,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欧洲共同体与美国的贸易战》

    材料四:(中美)双方必须充分汲取历史经验,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强对话、互信、合作,使巨大合作潜力进一步得到发挥;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妥善处理敏感问题,有效管控分歧,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习近平在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1. (1) 材料中的共同敌人和同盟分别指什么?请举出他们共同打击敌人的重要战役一例。
    2. (2) 二战后,美国对西欧进行了大力扶持,其主要目的是什么?你认为图中的医生给病人开出的药方是什么?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是如何应对美国的控制的?
    3. (3)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各种举动真实意图是什么?
    4. (4) 你认为中美之间加强互信、合作的“历史经验”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四,放眼未来,你设想中美两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