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18-04-23 浏览次数:4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yùn)含     魁(wǔ)      (zhù)立      摩肩接(zhǒng) B . (pián)进    香(chún)    得(chěng)    面面相(qǜ) C . (nuò)     (jí)妒      (guā)噪      坦荡如(dǐ) D . (xiè)渎     (cù)拥      旁(wù)       虚与(wēi)蛇
  • 2.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B . 2017年《朗读者》开播以来圈粉无数,被赞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C . 《阳关雪》一文节选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 D . 2018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世人纷纷为他的人民情怀和天下担当而喝彩!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默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细细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洗耳恭听作者的心声,从而让自己的心海同作者的心海一起扬波。 B . 面对沙漠里这些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科学家们也无法解释。 C . “早清明,晚大冬。”这是民间对祭祖时间的一个说法。现在很多90后是漠不关心这些文化习俗的。 D .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络绎不绝 , 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道”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 . 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 5.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诫子书》属于家训,是诸葛亮对儿子修身处事的教诲。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西汉时期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B . 《敬业与乐业》是清末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文章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C . 当代作家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抓住紫藤萝瀑布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了她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思想情感。 D . 《马说》作者唐朝韩愈,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直接谈到人才。作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二、<b >字词书写</b>
  • 6. 根据拼音写汉字。

           烟花三月的扬州城,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爽sà的风,飘yì的云朵。最爱她傍晚的时刻,春阳的光线空灵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xūn,透着温柔,liǎn起那份耀眼的光彩。

三、<b >句子默写</b>
  • 7. 默写。                          
    1. (1) 斯是陋室,
    2. (2) 马之千里者,
    3. (3)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4. (4) 才下眉头,
    5. (5)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 (6) ,非志无以成学。
    7. (7)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8. (8) 东关街上的街南书屋院落精致、绿树婆娑,环境十分清幽,颇有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的那番景致“。”
四、<b >综合性学习</b>
  • 8. 2018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为“阅读悦美,书香扬州”。为了迎接这个重要日子,你所在的学校将要举办各种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 (1) 【活动一】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学校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0.1%

      每读必做

      0%

      有时有计划

      31.1%

      凭兴趣做

      24.6%

      没有计划

      58.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写出两点)。

    2. (2) 【活动二】

      ①写出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各一个:

      ②学习了专题《狼》,学生对狼的评价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狼狡诈、凶残。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正方:

五、<b >诗歌鉴赏</b>
  •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 , 苇岸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 , 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友人: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

    1. (1) “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独”字用得极其巧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 (2) 本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六、<b >文言文阅读</b>
  •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鲁宗道不欺君

           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酒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真无马邪

      ②有仙则

      ③使者以宗道言对

      ④帝

    2. (2) 下列句子中“之”与“帝诘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读之竟日 B . 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 C . 至之市 D . 饮酒,人之常情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4. (4) 从鲁宗道与使者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鲁宗道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b >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崇尚简单

    国风

           ①读刘大櫆《论文偶记》,上面写道:“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②洞观古今世事,大凡至善至美,皆简单。土地质朴无华,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能孕育生命。一部《周易》,玄而又玄,变幻无穷,离不开阴阳二卦。《老子》被誉为哲学的哲学,只有五千言。阿拉伯数字只有十个,能算尽人间的全部数量关系。电子计算机每秒处理上百亿兆的数据,原理只是数学上的二进制。所以,要求得真谛,就应向简处着眼。圣雄甘地说:“简单是宇宙的精髓。”

           ③简单是一种美德。当领导的人简单,就会减轻下属的负担,引领出好的作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种讲话、汇报、文件,上面一页纸,下面就会一本书,“文山会海”就是这样形成的。

           ④生活简单的人,目标会更明确,志向也会更坚定。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司马光教育儿子:“奢则多欲,多欲则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俭则必简,简则必俭。

           ⑤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物欲的奴隶。在私利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同情关爱,只有竞争算计、巧取豪夺。为什么新闻记者要说谎?企业要给奶粉中加三聚氰胺?金融家要诈骗?一切为了钱,人人都相信现实的幸福必须在这里面寻找。金钱崇拜,使得人类不计后果地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人们只知道砍伐森林,却忘了自己也要呼吸;只知道污染江河,却忘了自己也要喝水……

           ⑥我们是否可以让生活简单一点?

           ⑦我的一位朋友,是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作家,也是高级领导。多年来,他就只穿一双部队的胶鞋,从不穿袜子,冬天也只穿一件外套。下去检查工作,都是自带面包和方便面,在车上就餐。他有一个信念:物质上求简单,精神上求丰富。人一旦变成物欲的奴隶,就失去了心灵的自由。

           ⑧简,犹药也,力行,可以洁身正性,清心明志。简亦为生活尽境,人生幸福莫过于崇尚简单并身体力行。

    1. (1)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完成下列填空。

      文章首先由刘大櫆的话引出关于“简单”的话题,接着从“至善至美皆简单”、“”、“”三方面论证了为何要崇尚简单,然后论述了让生活简单一点是摆脱金钱崇拜带来的生存困境的有效途径。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的结论。

    2. (2) 文章开头引用刘大櫆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现代社会金钱崇拜使人类陷入了怎样的生存困境?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炊烟的味道

    余继聪

           ①“很喜欢炊烟的味道!”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说。她说出了我心底的话。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②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炊烟,更爱炊烟的味道

           ③每次乘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总是会经过很多村庄。我总是会睁大眼睛,很惬意地欣赏村庄。

           ④我羡慕这些庄户人,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炊烟,就是守着幸福。离开一座城市,我总是很激动,因为我又可以靠近一缕缕温暖的、香喷喷的炊烟。每当接近一座城市时,我总是会不断地回头,目光总是不愿离开那远去的炊烟,就好像每次离家时,总不愿放开母亲温暖的手。

           ⑤十三岁以前,我曾拥有过一缕炊烟。那是从滇中的一个小村庄里升起的炊烟。守住一缕香喷喷温暖暖的炊烟,当然也就守住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⑥青涩的少年时代,贫穷与欢乐共存。每到农忙,学校都放假回家,即使上学作业也寥寥无几,没有任何负担,给了我们这些“半截缸”疯跑玩耍的机会。记得最清的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酷夏,一连几天的雨下个不停,我们几个小伙伴在村里玩游戏玩腻了,不知谁出了个主意,何不趁着下雨去偷黄瓜吃,于是一呼百应。看菜园的于老头因为雨天也没有出来瞭望,坐在屋里发呆,我们几个毛孩子趁机下手,黄瓜架不高,尽管小心翼翼、蹑手蹑脚,但不知谁不小心“扑腾”一声把黄瓜掉在地上,惊动了于老头,他疯一样从屋里出来,边骂边追,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背起自己的猎物撒腿就跑。慌不择路,从小河里窜过去,身上、脸上布满了泥水。他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了,哪是我们的对手,眼看追不上就停了下来。于是我们带着胜利的果实回到了家。

           ⑦从十六岁开始,我离家到更远的城里读书,就离我所熟悉的炊烟越来越远了。上大学的时候,尽管庞大的食堂里有几十种菜,只有角落里那位大妈常摆的一小盆腊肉最受我的青睐,它久经炊烟熏炙,自然有了炊烟的味道。吃着腊肉,我可以暂时忘记孤独,会想到炊烟,想到家乡的村庄和亲人。

           ⑧工作后,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在这冷冷的城市,我常常会怀念小时候扶着灶头,一边添柴,一边煮腊肉的日子。腊肉香,炊烟也香,我知道这只是我心理上的感觉。那时家里有时烧辣椒秆、烤烟秆,烟常常熏得我眼睛生疼,鼻涕涟涟。每隔一段我都得回家一趟,否则我就会无心做事。那是因为我离炊烟、离村庄、离家、离母亲太久了。我急切地赶回村庄,随着村庄和一缕缕炊烟越来越近,浑身就有一种温暖踏实的味道。我一踏进家门,母亲就会急急地去拾柴,生火,为我做饭,尽管我一再表示自己吃碗开水泡饭就行了,但她仍旧会急急地到地里去拔蒜苗,因为她知道我爱吃腊肉炒蒜苗。

           ⑨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天涯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故园炊烟梦里萦,心乡有此影!也许,在各种清洁、高效能源走入了千家万户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对炊烟有什么感情,但我对炊烟的情感依然如故,万分牵挂。炊烟是乡村的丝巾,炊烟是母亲伫立街头呼唤儿女的回音,炊烟是古典田园诗的韵脚,炊烟是流传在土地深处的民间摇篮曲的一部分。

           ⑩如今我的笔下,炊烟依然是天下苍生的一根命脉,血液一样写在土地上。行书叫温暖、楷书则叫骨架一样凝重的古训,明明暗暗,昭示千秋万代。没有炊烟,我魂魄里总有种漂泊无依的感觉。在故乡的袅袅炊烟里,做个黄粱梦,也美在心头!

    1. (1) 文题是“炊烟的味道”,第⑥段却花大量笔墨写童年趣事,为什么要这样写?
    2. (2) 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炊烟是乡村的丝巾,炊烟是母亲伫立街头呼唤儿女的回音,炊烟是古典田园诗的韵脚,炊烟是流传在土地深处的民间摇篮曲的一部分。

    3. (3) 作者第②段说“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炊烟,更爱炊烟的味道”,请你结合全文谈谈对“炊烟的味道”的理解。
    4. (4) 作者借炊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请你模仿本文的写法,选取一典型景物,写一个片段,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100字以内)
八、<b >命题作文</b>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朵花在绽放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因为绽放,你最美丽;因为独特,你最美丽;因为深爱,你最美丽……

           请以“                 最美丽”为题,先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选一个角度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