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分类复习:专题14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04 浏览次数:363 类型:二轮复习
一、诗歌鉴赏
  • 1.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 (1) 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2. (2) 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2017九上·松桃月考) 阅读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按要求答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1) 这首词融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2. (2) 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3. (2017七下·盱眙期末) 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他们的好处。
    2. (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4. (2017九上·南郑月考)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塞外声”指的是悲壮粗犷的战歌。 B . 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功立业。 C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 D . 从“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可以看出作者最终实现了率师北伐,统一天下的人生理想。
    2. (2) “可怜白发生”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5. (2017九上·岳阳期中) 阅读晏殊的《破阵子》一词,完成以下小题。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 (1) 这首词勾画了美妙的春景,上阕(画线处)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
    2. (2) 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 6. (2017九上·江阴期中) 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 (1) 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2. (2)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 7. (2017九上·溧水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①事,自是羲皇以上人②。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③在,未抵柴桑④陌上尘。

    【注释】①晋宋之间:东晋末至刘宋初,陶渊明生活的时代。②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③王、谢: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④柴桑:古县名,今江西九江市西南。陶渊明的故乡。

    1. (1) 这首词从语言风格上“寓庄于谐”,与词前面小序中“”一词相符合。
    2. (2) 这首词作主要赞美了陶渊明怎样的人品和陶渊明诗怎样的特点?
  • 8. (2017九上·宜兴期中)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1. (1) 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2. (2) 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 (1)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 (2) 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 10. (2017九上·滨州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 ,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1. (1) 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2. (2) 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