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冠益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

更新时间:2016-11-28 浏览次数:11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木炭的吸附作用 C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来制取氧气 D . 植物的光合作用
  • 2. 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能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倾倒液体   C .    过滤   D . 制取二氧化碳
  • 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B . 空气中的CO2含量过多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C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 4. 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 B . C . D .
  • 5.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 该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 . 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 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 6. 医学研究表明,小孩睡觉时磨牙可能是由于缺锌造成的,这里的“锌”是指(  )
    A . 元素 B . 单质 C . 原子 D . 分子
  • 7. Na2FeO3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6
  • 8. (2016九上·连州期中) 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④属于同种元素 B . ②③④都属于离子 C . ⑤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 D . ①⑤的结构不稳定
  • 9. 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 . 3:2 B . 3:4 C . 12:11 D . 1:1
  • 10. 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A . 事实:墙内开花墙外香;解释: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事实: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释: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事实: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解释: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D . 事实: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解释: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 11. 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⑤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⑥ B . ①②④⑥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 12. 关于保护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化肥是有用的植物养分,流入河水中不会污染水 B . 农药可杀灭病虫害,流入河水可起到灭菌的作用 C . 为了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D .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必须处理后再排放
  • 13. 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 X>Z>Y B . Z>Y>X C . X>Y>Z D . Z>X>Y
  • 14. 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是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肌肉酸痛感消失.下列关于乳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乳酸是由3种碳元素,6种氢元素,3种氧元素组成的 B . 乳酸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 每个乳酸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12 D . 乳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15. 如图所示实验产生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甲:反应后集气瓶炸裂,是由于铁丝燃烧放热 B . 乙:c烧杯的作用是验证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C . 丙:进入瓶中的水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是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D . 丁: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 16. (2017九上·鼎湖期中)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2:1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 .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1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5

    3

    21

    23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2

    29

    6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 . 反应后甲的质量是5g
  • 18. (2017九上·澧县期末)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 . 向左偏 B . 向右偏 C . 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 . 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 19. 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 证明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B .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20. (2017九下·潍坊开学考)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 . 生成H2的质量M<N C . 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 . 产生H2的速率N>M
二、<b >填空与简答</b>
  • 21. 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或写出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1. (1) 氩气 碳酸钙硫酸铵

    2. (2) 某气体占空气体积的78%,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4. (4) O

    5. (5) O2

  • 22. 近年来空气质量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其密切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 (1) 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填化学式,下同)
    2. (2) 盛放石灰水的瓶子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3. (3) 据报道,冬天北方大部分城市遭到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煤炭燃烧会产生一种能引起酸雨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而且如果煤炭燃烧不充分,产生一种能够使人中毒的气体
    4. (4) 因此国际上现在正在推广使用一种最理想,最清洁的气体做燃料,它是一种最轻的气体,这种气是
  • 23.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 (1)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填序号).
      A . 青花瓷瓶 B . 橡胶充气艇 C . 不锈钢锅
    2. (2) 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生活中为了防止铁生锈,应隔绝水和
    3. (3)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①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物质是CuSO4 , ZnSO4(填化学式,下同).

      ②方法二所选用的物质是四种物质是Fe,Cu,Zn和

      ③请写出方法三所选用的三种物质

  • 24. 掌握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后,很多同学喜欢就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进行进一步改进:

    1. (1) 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1所示,: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是(填操作名称);请选出该操作所必需的仪器(填序号).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钢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皿

      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来检验.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一般采用的方法.

    2. (2) 小明同学为进一步判断可燃烧物燃烧的条件,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对比试验:①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②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图乙的优点是

  • 25. 如图所示的是有关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E是一种红色的金属氧化物,F是单质,丙是一种有毒气体,A和B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 (1) 甲起的是作用,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且化学方程式为
    2. (2) 如果乙物质含有两种元素,则可能是(填名称或化学式);
    3. (3) 反应③常用于工业炼铁,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三、<b >实验与探究</b>
  • 2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1中仪器a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3. (3) 小彭同学设立了如图1中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G中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此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4. (4) 甲烷化学式为CH4 , 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CH4可以用图2装置收集,请填写进气管的字母代号:

      若用图甲装置收集,CH4端通入;若用图2中乙装置收集,CH4端通入.

  • 27.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 (1) 三组同学分别将实验进行充分反应并冷却后,最终天平不能平衡的是(填序号).
    2. (2) 经过分析,在A组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3. (3) 大家一致认为C组实验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什么?.且C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b >分析与计算</b>
  • 28. 乐乐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2g.试计算:
    1. (1)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2. (2)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