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2 文言文阅读之拓...

更新时间:2018-03-28 浏览次数:342 类型:一轮复习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 信然:确实这样。 先主:刘备。 就见:到那里拜访。 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枉(wǎng):委屈。  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由是:因此。凡:总共。

    1. (1)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  )

      A . 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智术浅短 B . 先帝不臣卑鄙                                          咨臣当世之事 C . 受任于败军际                                         先主器 D . 奉命危难之间                                         欲信大义天下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 (3) 针对甲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

  • 2. (2017七上·芜湖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1) 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亦乎      说:

      ②为人谋而不乎?  忠:

      ③温而知新     故:

      ④博学而志       笃: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3) 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①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②《<论语>十二章》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4. (4)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为人谋”“ 与朋友交”和“传不习乎”这些自省的内容,在今天有没有意义?为什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 3. (2017八上·达州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有二僧: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 , 贫者自南海还,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蜀之鄙有二僧》)

    【注】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恃:凭借。④瓶:水瓶。⑤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1. (1) 结合语境,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苦于 B . 甚矣,汝之不              惠:同“慧”,聪明 C . 贫者于富者曰              语:语言 D . 明年                      明年:第二年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已也                       一贫,其一富 B . 山不加增                       困于心,衡于虑,后作 C . 残年余力                       告富者 D . 吾欲南海                       已而细柳军
    3. (3)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甲文愚公移山的行动还是有外界阻力的,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从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 . 甲文写小孩“跳往助之”,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深得人心;写愚公与智叟的辩论,意在突出愚公移山的意志之坚。 C . 就刻画人物手法而言,甲文除了使用语言和神态等手法外,还借助遗孀遗男和智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刻画愚公的形象。 D . 甲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乙文通过穷和尚、富和尚去南海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 (5) 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①

    【唐】李白

        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②,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览七泽③之壮观。

        初,嘉兴季父谪长沙西还,时余拜见,预饮林下。耑乃稚子嬉游在旁今来有成郁负秀气。吾衰久矣,见尔慰心,申悲道旧,破涕为笑。

        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④。长山横蹙,九江却转。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其上有方湖、石井,不可得而窥焉。

        羡君此行,抚鹤长啸。恨丹液未就,白龙来迟⑤,使秦人着鞭,先往桃花之水。孤负⑥夙愿,惭归名山;终期后来,携手五岳。

    (选自《李太白全集》)

    【注释】①从侄:堂侄。耑:即李耑,李白的堂侄。②《子虚赋》:汉代司马相如代表作,其中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③七泽:传说楚国古有七个水泽。云梦:属“七泽”之一。④香炉:庐山香炉峰。⑤丹液:传说中的金丹,服用后可成仙。白龙:传说中仙人的坐骑。⑥孤负:辜负。

    1. (1) 用“/”给第二段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耑  乃   稚   子  嬉   游  在  旁   今   来   有  成  郁   负  秀  气

    2.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长,南游云梦

      ②破为笑

      告我远涉,西登香炉

      丹液未就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私心慕之”,是说作者小时候被《子虚赋》中所描写的云梦景象深深打动。 B . “此宇宙之奇诡也”,包含着作者对前文所描写的庐山壮丽景象的惊叹与赞美。 C . “不可得而窥焉”,暗含着作者对未能前往“方湖、石井”游赏的遗憾之情。 D . “终期后来,携手五岳”,是说作者终自己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李耑一起去游访名山了。
    4. (4) 上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是临别赠言。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写出李白和宋濂对后辈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 5.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甲】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 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⑥所以:……的原因。

    1.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②臣未闻也

      祲降于天

      ④长跪而之曰

    2. (2)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今吾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故归之 B . 受地于先王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 . 聂政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出其门 D . 安陵君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②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 (4) 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5. (5) 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
  • 6. (2016九上·西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琮妻父为钟陵大将。琮以久试不第,穷悴愈甚,妻族益相薄,虽妻父母不能不然也。一日,军中高会,州郡谓之“春设”着,大将家相率列棚以观之。其妻虽贫不能无往然所服故弊众以帷隔绝之。设方酣,廉使忽驰吏呼将,将惊且惧。既至,廉使临轩,手持一书笑曰:“赵琮得非君子婿乎?”曰:“然。”乃告之:“适报至,已及第矣。”即授所持书,乃榜也。将遽以榜奔归,呼曰:“赵郎及第矣!”妻之族即撤去帷帐,相与同席,竞以簪服而庆遗焉。

    (节选自《玉泉子》)

    【注释】①钟陵:唐代地名,今江西进贤县西北。②春设:指设盛宴犒劳将士,有戏曲杂技等演出。③廉使:即按察使,负责巡查各道事务的官员。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赵琮妻父为钟陵大将(带领) B . 妻族益相薄(好处) C . 适报至,已及第矣(刚才) D . 将遽以榜奔归(急忙)
    2. (2) 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其妻虽贫/不能无往/然所服故弊/众以帷隔绝之。 B . 其妻虽/贫不能无往/然所服/故弊众以帷隔绝之。 C . 其妻虽贫/不能无往然/所服故弊/众以帷隔绝之。 D . 其妻虽/贫不能无/往然所服/故弊众以帷隔绝之。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设方酣,廉使忽驰吏呼将,将惊且惧。

      ②妻之族即撤去帷帐,相与同席,竞以簪服而庆遗焉。

    4. (4) 本文和《范进中举》在主题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 7. (2017七上·灌南期末) 阅读蒲松龄的《狼》,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野有麦场   屠自后断其

      刀劈狼首   盖以诱

    2. (2)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一处。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 (4) 从屠户与狼的较量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8. (2017七上·腾冲期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不亦乎             

      ②人不知而不         

      ③吾日三吾身          

      ④不矩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3)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节选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 9. (2017七上·宣城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太丘舍

      ②不亦

      不习乎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 .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 . 【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
    4. (4) 【乙】第一章从哪三方面来说?
    5. (5) 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
  • 10. (2017八上·东台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⑥戒:鉴戒。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齐之辞者也                    ②齐人善盗乎?

      ③愿为鞍马                      ④琴撞之

    2. (2) 选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齐之习者也   旦爷娘去 B . 吾欲辱  故撞 C . 不知木兰女郎   非君人者之言也 D . 盗   师旷侍于前
    3. (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释之,以为寡人戒。

    4. (4) 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5. (5) 【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