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仙游县第二教学片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16-11-25 浏览次数:76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二、改错、辨析题(以下各题内容各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三、材料解析题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办理?手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反对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为学习西方练兵方法而掀起的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陈独秀高举这两面大旗发起什么运动?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材料二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远征”指的什么事件?远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名称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

  • 2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侧举行军事演习。11时左右,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炮击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  八年抗日,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什么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概要举出两个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事例名称。

    3. (3) 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取得抗战完全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 30. 中国近代一些历史事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至今还在每年特定时间举行周年的纪念活动。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纪念日名称

    相关历史事件

    地点

    历史意义

    5月4日

    青年节

    北京转移

    至上海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月1日

    建党节

    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8月1日

    建军节

    南昌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的开始。

    10月1日

    国庆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北京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 3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艰苦的探索史。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探究一: 屈辱的侵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

    【探究二: 艰难的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

    1. (1)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2)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请说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创办了一所什么学校?

    3. (3) 1927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 (4)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怎样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