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

更新时间:2018-03-09 浏览次数:360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下列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①手擀面                          ②清蒸鲈鱼                           ③凉拌西蓝花                              ④酱牛肉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
  • 2. 下列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自行车生锈    B . 用发酵粉制面包     C . 分子运动实验 D . 木炭吸附二氧化氮气体
  •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B .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C .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     D . 点燃和熄灭酒精灯
  • 4.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B . 用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 C . 图书、档案着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D . 用纯碱溶液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
  • 5. 下列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①②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B . ①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 . ③④都属于阴离子 D . ③④表示的元素在同一族
  • 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有错误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向氢氧化镁固体中加水,再滴加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C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 D . 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 7.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

    C

    酸碱盐溶液导电

    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D

    湿衣服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8. 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其化学式为C6H14N2O2 , 赖氨酸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等。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赖氨酸分子中碳、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1 B . 赖氨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C . 赖氨酸中含有C,H,N,O四种原子 D . 赖氨酸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核
  • 9. 下列叙述、对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 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中和反应 B . 用天然气做饭:  CH4+2o2  Co2+2H2o        氧化反应 C . 用稀盐酸洗去试管中残留的铜:Cu +2HCl=CuCl2+H2↑        置换反应 D . 溶洞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3)2        化合反应
  • 10.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 B .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C .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 D . 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铝
  • 11.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拉瓦锡用金属汞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 . 青少年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容易骨折 D . 正常人体血浆的pH为7.35—7.45
  • 12. 区分下别物质的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实验方法
    A硫酸钾与尿素①加熟石灰研磨②溶于水,加入硝酸钡溶液
    B浓硫酸与浓盐酸①打开瓶塞观察②蘸取,在纸张上写字
    C氧气和氮气①带火星的木条②燃着的木条
    D氢氧化钠和硝酸铵①加水观察②加硫酸镁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uO(C)

    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

    B

    KNO3(KCl)

    硝酸银溶液

    加水溶解,加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蒸干

    C

    CO(H2O)

    氢氧化钠固体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

    D

    Zn(CuCl2)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现有生石灰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8.9g,高温锻烧一段时间剩余固体7.8g,向剩余固体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7.3%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冒气泡,共用去稀盐酸100g。若7.8g剩余固体煅烧至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 . 2.2g B . 4.4g C . 3.3g D . 6.6g
二、<b>双选题</b>
  • 15.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40℃, 溶液中两物质的质量均不变 B .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30g C . 乙中含有少量甲时,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D . 40℃时,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三、<b >填空题</b>
  • 16. 中学生学习负担重,每天必须保证摄入均衡的营养,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 (1) 水果沙拉为中学生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作用是①,种植水果的过程中,常施用磷肥,请写出磷矿粉的化学式②,磷肥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③能力。
    2. (2) 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上图是一款LED护眼灯。LED护眼灯的灯体材料为塑料,塑料属于①材料。塑料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写出塑料的一个优点②
    3. (3) 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①危害②.
    4. (4) LED护眼灯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由①能转化为②
  • 17. 生活报2016年1月19日讯:目前,哈市范围内已发放回收箱近千个,先后有140个小区设置了旧衣回收箱, 市民可就近捐赠衣物。据悉,所有捐赠的旧衣物均由黑龙江 省慈善总会定时、定点回收。回收的旧衣物经过洗涤、消毒、 熨烫、整理等专业处理后,全部用于帮助贫困家庭的救助。

    1. (1) 旧衣回收箱由铁合金制成,表面喷漆的目的是①.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比,一般具有的优点是②(填字母)。

      A.抗腐蚀性能更好 B.强度和硬度更高 C.熔点低

    2. (2) 高炉炼铁时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

      石灰石中的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的金属氧化物与二氧化硅化合生成一种盐,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请写出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生成的盐的化学名称为②

    3. (3)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低碳环保。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排放。
  • 18. 下图是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问题:

    1. (1) 请将B图补充完整,以使其正确:
    2. (2) 该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3. (3) 此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每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一个一氧化氮分子。
  • 19.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化学实验可以按照实验目的分为:探究物质性质实验、探究物质含量实验、探究反应条件实验等。
    1. (1) 按照实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D与①归为一组,分类依据是②

    2. (2) 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镁带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黑一白两种固体,请写出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①,由此可推知,氯气和二氧化碳具有和②相似的化学性质。
  • 20.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 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和反应关系(“→”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有些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

    1. (1) 若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①,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2. (2) 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和C都可以用于造纸、纺织等工业。则A为①,B转化为A是否属于基本反应类型②(填“属于”或“不属于”)
四、<b >实验探究题</b>
  • 21. 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药品:氯酸钾、稀盐酸、石灰石及火柴等用品,请回答问题:
    1. (1) 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在实验室制取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补充一种药品①,就能在实验室制取氧气。首先要检査装置的气密性,确定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②. 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③固定在铁架台上。加热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④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收集到氧气。若要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要⑤
    3. (3) 请将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五、<b >科学探究题</b>
  • 22. 初中毕业学年化学实验技能测试刚刚结束。某测试题目要求:选择一种试剂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现将三种无色溶液分别标记为A、B、C。
    1. (1) 【实验探究1】

      甲同学认为可以选择一种有色溶液鉴别,他选择的试剂为

      乙同学选择用碳酸钠溶液鉴别,实验如图所示:

      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乙同学先将B试管溶液倒入废液缸,再将A试管溶液倒入废液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最后将C试管滤液倒入废液缸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则C试管滤液中的溶质为

    2. (2) 【实验探究2】

      为了验证最终所得废液溶质成分,丙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丙同学认为废液溶质中一定没有碳酸钠。

      【交流与评价】

      请你评价丙同学的实验结论.

    3. (3) 【实验探究3】

      同学们在实验探究2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最终确定废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4. (4) 【总结与提升】探究化学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做出初步判断:

      可溶性生成物一定存在,可溶性反应物可能存在。再结合 排除一些猜想,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

六、<b >综合题</b>
  • 23. 为测定氧化铜和铜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反应①、反应②均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问题:
    1. (1)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列出求解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
    3. (3) 混合物中氧元素与铜元素质量的最简比为
    4. (4) 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反应①所用稀硫酸,需要浓硫酸质量为.
    5. (5) 反应①、②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蒸发56.2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