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

更新时间:2018-03-09 浏览次数:2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下面人们常吃的几种食物中富含糖类和维生素的是(    )
    A .  煎鱼 B .  纳豆 C .  海藻 D .  寿司饭团
  • 2. 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电解水    C . 指示剂与酸碱作用 D . 点燃氢气
  • 3. 下列结构示意图能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原子的是(   )
    A . ①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管的使用 B . 氧气的验满 C . 倾倒液体 D . 读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 5.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 B . 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用食醋涂抹蚊虫叮咬 D . 用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延长保质期
  • 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氧气用于潜水    B . 氦气填充霓虹灯    C .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
  • 7. 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Cl2+3H2O               复分解反应 B . 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C . 用铜和稀硫酸溶液反应制备铜:Cu+H2SO4=H2+CuSO4            置换反应 D . 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   Na2CO3+Ca(OH)2=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 8. 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镨误的是(    )
    A . 健康人体血浆的pH.范围在7.35—7.45 B . 幼儿及青少年缺钱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C . 氧、碳、氢、铁、氮是人体中含有的常量元素 D .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 9.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醇是有机化合物 B . 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C . 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 D . 甲醇中能溶于水
  • 10.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 .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总储水量的不足1% C . 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 D .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
  • 11. 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事 实解释
    A水银温度计受热液柱升高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食盐加入水中,水变咸了NaCl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C稀HCl、H2SO4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溶液中都含有H+
    D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原子结构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
    A羊毛线与涤纶线点燃,闻气味观察颜色
    B空气和二氧化碳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澄清的石灰水
    C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D碳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闻气味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 .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 . 降低温度,c物质会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 C . 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 D . 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 14.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Fe 粉(CuSO4)

    加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MnO2 固体(KCl)

    加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O2 (H2)

    足量氧气

    点燃

    D

    KNO3 溶液(K2SO4)

    过量Ba(NO3)2溶液

    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现有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样品6g,加入到盛有73g质量分数为19%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2g气体。则原镁条样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48% B . 60% C . 76% D . 84%
二、<b>填空题</b>
  • 16. 哈尔滨市政府颁布了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四大优惠政策:
    补贴财政补贴总额最多可达车全价60%
    交通不限单双号,电动快递车可通行,停车免费
    电价充电服务费按照定价标准的50%收取
    充电新小区都建充电粧,公交车就近充电
    1. (1) 新能源电动汽车是靠化学高能蓄电池(锂电池)供电的全电动系统,电动汽车从充电到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2. (2)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可有效地减少及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含铅化合物、烟尘等的排放,进而减少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3. (3) 汽车外壳一般会用到铝合金,主要利用它的________等性能(填字母)。
      A . 光泽好、密度大 B . 密度小和硬度大 C . 导电、导热性好
    4. (4) 汽车轮胎,内饰,门窗框共同用到的一种材料是.
  • 17. “蔬菜水中游,土豆空中挂”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无土栽培生长的无尘土豆已经上市,喜受市民欢迎。
    1. (1) 土豆做为主食可以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土豆中淀粉在人体最终会转变成葡萄糖,其化学式为,其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为提供能量。
    2. (2) 植物对其所在的营养液中的营养元素要求不同:如菠菜、白菜等叶菜类要叶色浓绿,营养液要增加元素的供应:南瓜和马铃薯等要增加磷元素的供应,它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的等功能。
  • 18. 用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 (2) 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
    3. (3) 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化合反应的原因是
  • 19.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 (1) 我们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时引入了碳-12原子,这样的原子可以表示为126C,6表示该种原子的质子数,而12可以理解为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请你依据所给原子的这种表示方式,将下列某些原子分成一类,并写出分类依据。

      分类标准:,包括的原子有:.

      它们统称为.

    2.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钾、钙、钠”三种金属活泼性太强,能和水反应, 不能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例如金属钾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请写出金属钠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上述反应过程中Na元素的化合价是
三、<b >实验探究题</b>
  • 20. 实验室现有大理石、稀盐酸、双氧水、高锰酸钾、火柴及以下仪器:

    小松同学用上面的仪器连接了一套制取气体的装置A (如图所示)。
    1. (1) 若补充一种药品(填名称)就能制得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若补充一种仪器(填名称)就能制取二氧化碳,请你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补充完整;

    3. (3) 小北同学设计了实验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得到结论是
四、<b >推断题</b>
  • 21. A〜I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用“→”表示转化关系,用“一”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C、F、H含相同金属元素且所属物质类别不同,H、I类别相同;A、B为 金属单质,B为紫红色;C、D为氧化物,C为红棕色固体:G 溶液呈蓝色,E的浓溶液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别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D:E:H:

    2. (2) 写出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
    3. (3) 足量E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五、<b >科学探究题</b>
  • 22. 某化学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A(如图所示):先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氯化钡溶液,再注入一定量稀盐酸溶液,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有。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所有药品加入到锥形瓶中,对锥形瓶中废液里的溶质成分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锥形瓶中废液里有什么溶质?
    【猜想假设】①NaCl、Na2CO3
    ②NaCl、BaCl2
    ③NaCl、HCl、BaCl2
    .
    【实验探究】小松同学认为猜想③成立,于是展开如下探究:

    【评价交流】小松同学的B实验结论(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仔细分析B、C实验,发现探究过程也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结论】结合上述问题甲同学最终调整实验B中所加试剂为,后看到C中溶液变红,证明猜想③成立。
    【归纳总结】由小松同学实验探究过程得出,在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选择试剂时需注意的问题是.
六、<b >计算题</b>
  • 23. 为了测定碳酸钙和氯化钙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某学习小组同学取21.lg混合物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列出求解生成沉淀质量(X)的比例式
    3. (3) 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钙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
    4. (4) C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5) 上述所用的碳酸钠溶液是由26.5%的碳酸钠溶液配制的,需要26.5%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