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安岳县永清辖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3-09 浏览次数:3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qí            阔chuò         恹欲睡yān B . 裂jūn           郁yǐ           瘦骨峋lín C . 菌yùn           持jīn          颓断壁yuán D . jié           哽yè          而不舍qiè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殉职     腼腆       纵横决荡      浮想连翩 B . 揶揄     婉惜       毛骨悚然      名副其实 C . 噩耗     仓皇       神采奕奕      眼花缭乱 D . 喧泄     希冀       坦荡如砥      不屑置辩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为了把自然灾难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市许多学校未雨绸缪 , 举行了灾难求生救生大演练。 B . 释放社会正能量有利于充分展现人们自信、豁达、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 C . 我国各界人士强烈谴责5月22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危言耸听的暴恐袭击事件。 D . 开展读书活动能有效地增强青少年憧憬中国梦、建设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4. (2017九上·宝坻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从安倍到哈格尔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究竟是谁在主动挑起事端、争议和冲突。 B . 为了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C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D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 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繁星》《春水》是冰心平时随手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主要表现了“母爱”和“童心”两大主题。 B . 郭沫若的《石榴》、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C .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D .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他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为我们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家乡的故事。
二、<b >现代文阅读</b>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和金刚石一样,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同的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的东西,石墨则是最软的矿物之一。石墨烯就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成的薄片。 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0.3纳米,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000千米/秒,是光速的1/300。轻薄、强韧、导电、导热……石墨烯的这些性质赋予人们许多想象空间。

           中国电科55所的孔月婵博士介绍说,石墨烯的硬度非常强,比最强的钢铁还要强100倍;石墨烯的电子运行速度也非常高,是硅的10倍,非常适合发展下一代超高频电子器件。此外,石墨烯还是传导热量的高手,比最能导热的金属银还要强10倍。

           石墨烯的特性,也表现得很“好玩”。比如当一滴水在石墨烯表面滚动时,石墨烯能敏锐地“觉察”到细微的运动,并产生持续的电流。这种特性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来从水的流动中获取电能。

           “石墨烯可以对单个电子进行感应,带电粒子在石墨烯表面的移动可引起石墨烯内电子的快速移动,实现传感和发电过程。”浙江大学信息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林时胜介绍说,石墨烯的这一特性在能源与电子传感方面可以有很多应用,比如在雨天可以用涂有石墨烯的雨伞来进行发电,或者可以做成灵敏的传感器件等。

           正是这些全面的性能,让石墨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些人甚至开始预言,石墨烯的出现将引领一场由材料进步而引发的工业革命。

    关于原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墨烯能敏锐地“觉察”到水在表面滚动,科学家利用这一特性就能发展新能源。 B . 具有“轻薄、强韧、导电、导热”等特性的石墨烯,可能会引领一场由材料进步而引发的工业革命。 C . 石墨烯对单个电子进行感应,可以引起石墨烯内电子极快运动。这一特性可在能源与电子传感领域发挥作用。 D . 选文利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石墨烯轻薄的特性,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的说明了它的利用价值。
  • 7. 碎片阅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成年人使用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各类数字媒介的阅读率为24.5%,其中更有约2.8%的人只阅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稳说?:“上大学后开始接触新媒体,主要有手机报浏览新闻或直接浏览网页,以及看电子书。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见缝插针地阅读。”

    (中国新闻网2013年6月7日)

           材料二:“微博体”走马灯般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你来或者不来”就堂而皇之成了“见与不不见体”。每一个“体”都很短命——存活时间三天至一周不等,它的生命取决于下一个“体”到来的频率。“甚至有学生感叹:都不知道140字以上的东西怎么写了。”上海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对此表示担忧。

    (屈一平《要屏幕阅读,还是图书阅读》)

           材料三:前不久,一个《我用1000条微博的时间来读一本书》的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和大量转载。文中提到:“作家要写成一本书,不同于写一篇博客,写一次报道,他动用的是他全部的人生经历,从构思到写作,花上几年,每一个句子都有过推敲,每一个观点都是深思熟虑过的,再静静等待从流行到成为经典。”

    (罗荣海《网络时代别冷落了经典》)

    1. (1) 请结合材料概述什么是“碎片阅读”。
    2. (2) “碎片阅读”可能会对人有什么不良影响?请结合材料概括。
    3. (3) 根据材料说说“经典”有哪些特点。
  • 8.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一张忘取的汇款单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

           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放到邮局的柜台上……而我那时取钱,也从不会让同学看到。偶尔他们瞥到,总会故意提高嗓门问:“这是你爸给你寄的生活费,还是打算请我们撮一顿的啊?”

           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工作这么忙,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如此繁琐地一次次填地址了。每一次,我只是笑笑,我想他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给予父亲的一个虚荣。当载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个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同时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程序。

           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去镇上邮局取钱的这天,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最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到镇上。

           一路上,总会有人问父亲,干什么去啊?他每次都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一次问话,都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500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试图在上面写过一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一次写完,我又撕掉了。邮局的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去掉呢?我依然笑笑,不做解释。

           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子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一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这句话,可是比你这500块钱重要多了。那一次,我没有拒绝。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与情人节和圣诞节一样,只属于城市。但我很顺从地依照女孩子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画写下:祝父亲节快乐。

           但正是这张汇款单,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打电话去问他。他说:忘了。我有些恼怒,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竟是连钱也忘了取。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气咻咻地讲给女孩子听。她托着腮,凝神听了一会儿,突然插话道:我觉得未必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要将这张有祝福的汇款单留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呢,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

           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起过。那年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原来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

    1. (1)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2) 邮局的人建议“我”半年给父亲寄一次钱或者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而“我”却坚持每月给父亲寄钱,这是为什么?
    3. (3) “父亲会在汇款来到的前几天,就焦虑而又幸福地等待着”这句话中的“焦虑”与“幸福”是否矛盾,为什么?
    4. (4)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内心感情?
    5. (5) 父亲是真的“忘了去取钱”吗?为什么?这件事启示我们与父亲相处时要注意些什么?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请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谅解,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

           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冒,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您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待您呢?”如果要显得对国王无限景仰、无比忠诚,你还可以说:“是的,仁德的国王,您想的正是我准备做的,今天我特地给您带来了一个祖传秘方,任何人生病,

           我都舍不得用,今天我把它带来了,我希望您万寿无疆,您的健康是全德国人民幸福。”国王高兴了,还会少了你的好处吗?不说提拔你当分管医疗卫生的大臣,起码也得给个皇家医院的院长让你当当。然而,科赫没有这样做,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正是科赫这种在权势面前坚持让心灵站立精神,使他赢得了人们永久的尊敬。

           我们需要心灵站立,在权势面前如此,在别的什么比如金钱、女色、荣誉等等面前也同样如此。金钱可能使我们屈服于物欲;女色可能让我们意乱情迷;一次性使用的荣誉可能让我们忘记生命最终的目标。你要想坚守自己,就必须牺牲这些被世俗看重的东西,并且在这种牺牲中高扬自己的人生信念。

           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一个胸禁狭隘、只知道为自己打算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的心下跪的人。因为他追求的是利益,追求利益必须懂得识别天时地利人和,懂得利用谁、团结谁、孤立谁、打击谁。只有那种心怀大众、把自己的生命自觉地与社会意志结合在一起的人,才会宠辱不惊,以坚守自己灵魂的是非作为生命的最高目标。他们追求的是真理,真理不会察言观色,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它都以自己独有的面貌存在着。

           让心灵站立也需要底气。悬崖上的松树不惧外界的压力和诱惑。只是以本质的执著,坚守在别人无法坚守的地方,它令人敬佩。然而,不是每一颗树都可以跻身于悬崖。悬崖上少土,需要一棵树拥有刺穿岩石的力量;悬崖上少水,需要一棵树用心灵浇灌自己,所有这一切都不是那些生长在平地里的树所具备的。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好有坏,能力也有大有小,希望每个人都发出一样的光、散出一样的热是不现实的。但让自己的心灵站立,以一片真诚和坚守去面对生活,这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基本的人生目标,达不到这一点,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

    1. (1) 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 (2)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的?
    3. (3) 文章开头叙述罗伯特·科赫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 (4) “让心灵站立需要一种胸怀”,请为此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三、<b >情景默写</b>
  • 10. 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 (1) “一切景语皆情语”。晏殊《浣溪沙》中“”表现了作者感时伤逝的情怀。
    2. (2) 苏轼《水调歌头》中希望两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共享美好月光的两句词是
    3. (3) 辛弃疾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是:
    4. (4) 人生常常面临种种选择,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像孟子说的那样:
    5. (5) 在《<论语>十则》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如果人人都多为他人着想,做到“”,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四、<b >语言表达</b>
  • 11. 为下面的新闻添加一条标题,概括其主要内容,10字以内。

           新华网加拉加斯8月16日电   哥伦比亚国家航空局局长帕斯16日说,一架哥伦比亚客机当天凌晨在哥伦比亚西部偏远地区坠毁,机上6名机组人员和152名乘客无一生还。这架哥伦比亚西加勒比航空公司的客机是当天拂晓前从巴拿马飞往法属马提尼克岛的。当地时间凌晨3点,飞行员曾向加拉加斯机场指挥塔报告说飞机的两个引擎都发生了故障。10分钟后,飞机飞到哥伦比亚西部的苏利亚州马奇克斯附近山区时,机场便和飞机失去了无线电联系。

五、<b >综合性学习</b>
  • 12. 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
    1. (1) 湖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今年9月在娄底举行。红山学校九年级5班的同学们积极参与筹备委员会对省运会主题口号的征集活动。他们根据“突出娄底特色,彰显湖南亮点”的要求,用对联的形式已拟出了主题口号的上句,请你运用对偶知识拟出下句。

      上句:展娄底青春风采

      下句:

    2. (2) 2013年,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激发了国人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汉字不仅是母语表达的基本方式,还具有丰富的蕴涵。请仿照示例,从提供的汉字中任选一个,写出你富有个性化的解读。

      【示例】功:一工一力。出工又出力,才能成功;出工不出力,就不会成功。

      教    愧    和

六、<b >文言文阅读</b>
  • 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故有所不辟也

      ②非独贤者有心也

      ③今人曰

      ④何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 (3) 【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这个比喻来阐述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的中心论点。
    4. (4)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七、<b >诗歌鉴赏</b>
  • 14.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1)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 (2)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八、<b >话题作文</b>
  • 15.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一)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用上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书写工整;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⑤不得抄袭或套作;⑥不少于600字。

           (二)请以“心中早想说一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书写工整;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不得抄袭或套作;⑤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