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18-03-23 浏览次数:3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字词书写</b>
  • 1. 一手漂亮整洁的字是你的小小“名片”,请将下面这段文字抄写在格子里,要求:排版合理,书写正确,字体端正。

    我们去捉鱼,河里没有鱼。

    我们变作鱼,大家捉来捉去。

    ——《捉鱼》

  • 2. 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铁如意,指挥傥,一座皆惊呢。

    ②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了。

    ③水藻真绿,把终年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④经过一番整改,西湖水又恢复了往日的澄清。

    ⑤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亮地响。

    ⑥泰戈尔说:“让我不要祈dǎo在险恶中得到庇护,但祈求能无畏地面对它们。”

    ⑦孔子立于奔流不息的河流边,发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kǎi

  • 3. 请在每一道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字,组成一个成语。

    招展    翻来去    喜出外    人罕至

    人声沸    为一谈    花团锦    然而生

二、<b >句子默写</b>
  • 4. 古诗词默写。                                                                             
    1.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 (3)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4. (4) 思念,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所写的游子“”那般的悠悠乡愁;是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所写的苍茫夜色下被乐声唤醒的无限愁思——“”;是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所写的外出远行闯荡,渐离友人的想念——“”。
三、<b >综合性学习</b>
  • 5.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应任务。

    ①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都要经历挫折。②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和勇敢的,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③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而且使人生得到升华,______________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1. (1) 第①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 (2) 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加以改正。
    3. (3) 请在第③句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6. 综合性学习。                                                          
    1. (1) 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科代表的位置,你很想担任语文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得体并能取得同学的信任支持呢?(80字左右)
    2. (2) 你的发言获得了全班的高票支持,当选了语文科代表,语文老师交给你一个统计两班同学阅读情况问卷的任务,你完成了下表。根据表格信息,回答①②两题。

      ①你统计好了两个班级的阅读情况,将反馈给老师一条信息。

      ②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写一条建议给班级同学。

四、<b >中国名著</b>
  • 7.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 (1) 请根据所给的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内容。

      ①《世说新语》,言谈、逸事,临川王              编者:

      ②油蛉,蟋蟀,何首乌,戒尺,读书入神的先生     文章题目:

      ③如何称呼自家的小弟:A.舍弟  B.贤弟          选择字母:

    2. (2)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既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②小题。

      ①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②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

      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在《琐记》中,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西游记(节选)

    【明】吴承恩

        ①那大圣在柱根下爬蹉,忽惊动八戒。那呆子吊在梁上,哈哈的笑道:“哥哥啊,耳朵吃不成了!”行者道:“呆子,可吊得自在么?我如今就出去,管情救了你们。”八戒道:“不羞,不羞!本身难脱,还想救人,罢,罢,罢!师徒们都在一处死了,好到阴司里问路!”行者道:“不要胡说!你看我出去。”八戒道:“我看你怎么出去。”那大圣口里与八戒说话,眼里却抹着那些妖怪。见他在里边吃酒,有几个小妖拿盘拿盏 , 执壶酾酒 , 不住的两头乱跑,关防的略松了些儿。他见面前无人,就弄神通,顺出棒来,吹口仙气,叫:“变!”即变做一个纯钢的锉儿,扳过那颈项的圈子,三五锉,锉做两段;扳开锉口,脱将出来,拔了一根毫毛,叫变做一个假身,拴在那里,真身却幌一幌 , 变做个小妖,立在旁边。八戒又在梁上喊道:“不好了,不好了!拴的是假货,吊的是正身!”老魔停杯便问:“那猪八戒吆喝的是什么?”行者已变做小妖,上前道:“猪八戒撺道孙行者教变化走了罢,他不肯走,在那里吆喝哩。”二魔道:“还说猪八戒老实,原来这等不老实!该打二十多嘴棍!”这行者就去拿条棍来打,八戒道:“你打轻些儿,若重了些儿,我又喊起,我认得你!”行者道:“老孙变化,也只为你们,你怎么倒走了风息?这一洞里妖精,都认不得,怎的偏你认得?”八戒道:“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是你。”行者随往后面,演到厨中,锅底上摸了一把,将两臀擦黑,行至前边。八戒看见又笑道:“那个猴子去那里混了这一会,弄做个黑屁股来了。”

        ②行者仍站在跟前,要偷他宝贝,真个甚有见识:走上厅,对那怪扯个腿子道:“大王,你看那孙行者拴在柱上,左右爬蹉,磨坏那根金绳,得一根粗壮些的绳子换将下来才好。”老魔道:“说得是。”即将腰间的狮蛮带解下,递与行者。行者接了带,把假妆的行者拴住,换下那条绳子,一窝儿窝儿笼在袖内,又拔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变作一根假幌金绳,双手送与那怪。那怪只因贪酒,那曾细看,就便收下。这个是大圣腾那弄本事,毫毛又换幌金绳。

        ③得了这件宝贝,急转身跳出门外,现了原身高叫:“妖怪!”那把门的小妖问道:“你是甚人,在此呼喝?”行者道:“你快早进去报与你那泼魔,说者行孙来了。”那小妖如言报告,老魔大惊道:“拿住孙行者,又怎么有个者行孙?”二魔道:“哥哥,怕他怎的?宝贝都在我手里,等我拿那葫芦出去,把他装将来。”老魔道:“兄弟仔细。”二魔拿了葫芦,走出山门,忽看见与孙行者模样一般,只是略矮些儿,问道:“你是那里来的”,行者道:“我是孙行者的兄弟,闻说你拿了我家兄,却来与你寻事的。”二魔道:“是我拿了,锁在洞中。你今既来,必要索战。我也不与你交兵,我且叫你一声,你敢应我么?”行者道:“可怕你叫上千声,我就答应你万声!”那魔执了宝贝,跳在空中,把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叫声:“者行孙。”行者却不敢答应,心中暗想道:“若是应了,就装进去哩。”那魔道:“你怎么不应我?”行者道:“我有些耳闭,不曾听见。你高叫。”那怪物又叫声“者行孙。”行者在底下掐着指头算了一算,道:“我真名字叫做孙行者,起的鬼名字叫做者行孙。真名字可以装得,鬼名字好道装不得。”却就忍不住,应了他一声,飕的被他吸进葫芦去,贴上帖儿。原来那宝贝,那管什么名字真假,但绰个应的气儿,就装了去也。大圣到他葫芦里,浑然乌黑,把头往上一顶,那里顶得动,且是塞得甚紧,却才心中焦躁道:“当时我在山上,遇着那两个小妖,他曾告诵我说:不拘葫芦净瓶,把人装在里面,只消一时三刻,就化为脓了,敢莫化了我么?”一条心又想着道:“没事,化不得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中炼了四十九日,炼成个金子心肝,银子肺腑,铜头铁背,火眼金睛,那里一时三刻就化得我?且跟他进去,看他怎的!”

        ④二魔拿入里面道:“哥哥,拿来了。”老魔道:“拿了谁?”二魔道:“者行孙,是我装在葫芦里也。”老魔欢喜道:“贤弟请坐。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行者听得道:“我这般一个身子,怎么便摇得响?只除化成稀汁,才摇得响是。等我撒泡溺罢,他若摇得响时,一定揭帖起盖。我乘空走他娘罢!”又思道,“不好,不好!溺虽可响,只是污了这直裰。等他摇时,我但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老孙再走罢。”大圣作了准备,那怪贪酒不摇。大圣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那魔也不摇。大圣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看。”那大圣闻言,就拔了一根毫毛。叫:“变!”变作个半截的身子,在葫芦底上,真身却变做个桀栝虫儿,钉在那葫芦口边。只见那二魔揭起帖子看时,大圣早已飞出,打个滚,又变做个倚海龙。倚海龙却是原去请老奶奶的那个小妖,他变了,站在旁边。那老魔扳着葫芦口,张了一张,见是个半截身子动耽,他也不认真假,慌忙叫:“兄弟,盖上,盖上!还不曾化得了哩!”二魔依旧贴上。大圣在旁暗笑道:“不知老孙已在此矣!”

        ⑤那老魔拿了壶,满满的斟了一杯酒,近前双手递与二魔道:“贤弟,我与你递个钟儿。”二魔道:“兄长,我们已吃了这半会酒,又递甚钟?”老魔道:“你拿住唐僧、八戒、沙僧犹可,又索了孙行者,装了者行孙,如此功劳,该与你多递几钟。”二魔见哥哥恭敬,怎敢不接,但一只手托着葫芦,一只手不敢去接,却把葫芦递与倚海龙,双手去接杯,不知那倚海龙是孙行者变的。你看他端葫芦,殷勤奉侍。二魔接酒吃了,也要回奉一杯,老魔道:“不消回酒,我这里陪你一杯罢。”两人只管谦逊。行者顶着葫芦,眼不转睛,看他两个左右传杯,全无计较,他就把个葫芦缮入衣袖,拔根毫毛变个假葫芦,一样无二,捧在手中。那魔递了一会酒,也不看真假,一把接过宝贝,各上席,安然坐下,依然叙饮。孙大圣撤身走过,得了宝贝,心中暗喜道:“饶这魔头有手段,毕竟葫芦还姓孙!”

    【注释】①盏:是指盛装液体的日常器具。②酾(shī)酒:指滤酒或者斟酒。③幌一幌:摇一摇。④溺(niào):后来作“尿”。⑤孤拐:这里是指脚踝骨,脚腕两旁突起的部分。⑥钟:量词,古容量单位。

    1. (1) 补充概括故事情节。

      大圣被抓,拴在柱上,设法逃脱→→行者自称“者行孙”被装入净瓶→

    2. (2) 分析下列句子划线字所反映的人物的心理。

      【甲】那大圣口里与八戒说话,眼里却着那些妖怪。(“抹”为现代汉语中“扫”“瞥”“瞄”等意)

      【乙】兄弟,盖上盖上!还不曾化得了哩!

    3. (3) 文中孙悟空这个人物被塑造得十分饱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形象特点。
五、<b >文言文阅读</b>
  • 9. 根据课内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撒盐空中差可

      ②俄而雪

      ③元方入门不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

      ⑤好之者不如之者

      ⑥三军可帅也

    2. (2) 用现代文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10.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乙】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吕氏春秋·贵当》)

    1. (1) 给下列句子用“/”断句,限断两处。

      是日饮酒乐天雨。

    2. (2) 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魏文侯与虞人猎(约定) B . 身自之(停止) C . 于是还耕(生病) D . 人矣(超过,超越)
    3. (3) 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4. (4) 甲乙两文中的魏文侯和齐人分别有何过人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回答。
六、<b >小作文</b>
  • 11. 丰子恺的画富有童趣,欣赏下图,写一段150字以上的短文,运用至少两种人物描写(心理、肖像、动作、语言)。

    《爸爸回来了》丰子恺

七、<b >命题作文</b>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滴雨水,融入江河后可以进入大海;一粒尘埃,融入泥土后可以铸成山峰;一棵树,融入森林后可以阻挡风雨……你若融入他人、融入集体、融入社会或融入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中,一定会看到人生的另一番风景。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以“融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班级和同学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