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奉新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

更新时间:2018-03-08 浏览次数:230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钢铁生锈 C . 玻璃破碎 D . 苹果榨汁
  • 2.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称为PM2.5,它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不必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硫 C . 一氧化碳 D . PM2.5
  • 3.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 B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 .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D . 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不会分解
  •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打开盛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 .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C . 把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 5.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B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C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
  • 6. H2O, O2, SO2, Fe2O3, CaCl2, KMnO4, CuSO4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
    A . 2种 B . 3种 C . 4种 D . 6种
  • 7. CeCu2Si2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CeCu2Si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铈(Ce)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4 B . -2 C . +2 D . +4
  • 8. 消防使用风力灭火机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气流将火吹灭,它灭火原理是(  )
    A . 隔绝空气 B . 吹走可燃物    C .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D .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 9.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Al2(SO4)3溶液

    H2SO4溶液

    加入足量Al2O3粉末后过滤

    B

    Cu

    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

    C

    CaO

    CaCO3

    高温煅烧

    D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 . 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 .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 .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二、<b >填空题</b>
  • 11. 化学实验离不开仪器,下列常见仪器不是金属材料制的是(

    A.烧杯   B.铁架台   C.镊子    D.

  • 12.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比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比CO多一个氧原子

    B.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C.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 13. 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中和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

  • 14. 固体物质溶解能力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溶质质量      B.温度          C.溶质颗料大小    D.

  • 15.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铁片,有气泡产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C.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       D.

  • 16.             
    1.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从Na、C、H、O、N、Fe、Cu 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①两个铁离子;②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气体③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④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碱是

    2. (2) 用化学方程式填空

      ①稀盐酸除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化学实验员在取用密封不严的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17.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值为4-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酸碱度的测定。
    1. (1) 把适量土壤放入烧杯中,并; 
    2. (2) 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上;
    3. (3) 将其与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度。
  • 18.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
    2. (2)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
    3. (3) 将25℃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35℃时,分别用等质量的甲、乙、丙配制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小的是
    5. (5) 如图所示,35℃时,A、B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丙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若向试管外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某固体物质后,A试管内固体明显减少,B试管内固体逐渐增多。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19. 《西游记》75回中,作者借孙悟空之口描述金箍棒“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神鬼惊,上造龙纹与凤篆”。
    1. (1) 金箍棒的原材料“镔铁”,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中最重要的钢材料之一。“镔铁”(填“属于”或“不属于”)合金。
    2. (2) 大禹治水时,利用此棒能变大变小的性质测定海水深浅。“能变大变小”体现了金属的 (填序号)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硬度较大的性质
    3. (3) 金箍棒表面使“鬼神”惊怕的花纹是利用硫酸铁来处理的。若实验室提供原料铁.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制取硫酸铁。反应分两步,请写出第一步生成硫酸亚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二步是向有酸剩余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生成物只有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0.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 (1) 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

    2. (2) 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它的作用是
    3. (3) 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g.
    4. (4) 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实际上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1g/cm3
三、<b >推断题</b>
  • 21.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 (1) A物质的化学式
    2. (2)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固态C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3. (3) 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b >实验探究题</b>
  • 22.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a的名称:
    2. (2) 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A”或“B”),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A”或“B”).其化学方程式为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填写试剂名称).
    4. (4) 实验室常使用仪器E来收集气体,如现在要收集氢气,则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有同学认为只要经过一定的改进措施,氧气也能从该端进入收集,则他的改进措施是
    5. (5) 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当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d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五、<b >科学探究题</b>
  • 23. Na2CO3俗称纯碱,其溶液的去油污能力较好,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 (1) 【实验一】碳酸钠溶液的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提出问题:是Na+还是CO32-的作用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方案:先向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观察红色是否消失。

      写出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小雯认为方案不妥,不妥之处是

      ②小雯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是否是CO32-的作用使酚酞试液变红.在下列物质中选用的试剂是(填序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HCl       B.NaOH       C.CaCl2

    2. (2) 【实验二】小润向盛有酚酞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组成是什么(酚酞不填);

      做出猜想:1.Na2SO4;2.Na2SO4和Na2CO3;3.Na2SO4和H2SO4

      其中猜想(填序号)是不合理的;

      实验方案:为了判断哪种猜想合理,小润可选择(填序号)来证明。

      A.BaCl2溶液        B.NaHCO3溶液        C.Zn          D.CuO

六、<b >计算题</b>
  • 24. 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溶液的浓度,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

    1. (1) 当pH值为7时,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质量为 g
    2. (2) 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 (3) 当滴加NaOH溶液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化学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