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16-11-23 浏览次数:40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
  • 1.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补充下表内容(  )

                     1990年

                 2000年

            2020年

                    2049年

            解决温饱问题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 . 建成人人平等、长治久安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

    右图的注释是: “要想融入集体,健康成长,应该把M翻过来!”(Me=我,We=我们)。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②个人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

    ③个人的成长、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      ④在集体中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3. (2016九下·吴中期中) “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 .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 . 人的生存和发展会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D .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 4. (2016九下·吴中期中) APEC峰会领导人服装是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其根为“中”,其形为“新”,其魂为“礼”。合此三者,谓之“新中装”。其传统纹样“海水江崖”的创新设计,传达了“APEC"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寓意,将中国东方情怀与世界的审美联系在一起。这说明(   )

    A . 优秀的中华文化要在创新中发展 B . 中华传统文化引领着世界文化潮流 C . 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抵制外来文化 D . 我们要全盘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 5.

    汉字“赢”由五个汉字组成,包含着“赢”必备的五种意识与能力(见右图)。从“赢”的构成,我们可以体会到(    )


    A .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 B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C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 .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 6. (2016九下·吴中期中) 陆游的诗句“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集中体现了(   )

    A . 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B .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 . 团结合作的民族精神 D .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 7. (2016九下·吴中期中) 2015年9月下旬、10月中下旬习近平主席分别对美国和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签订涉及能源、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多个合作协议,并就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对习主席的访问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B . 发展离不开合作 C . 我国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D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领袖,将引领世界新潮流
  • 8. (2016九下·吴中期中) 2015年10月苏州有三位市民进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中国好人”投票程序,分别为助人为乐典型龚卫初,诚实守信典型张茂香,敬业奉献典型浦建平。“中国好人”评选活动(   )

    ① 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②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中国精神

    ③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④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9. (2016九下·吴中期中) 在国庆66周年之际,各地的群众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国外中国社区的网友们用自己的方式——与国旗合影,为祖国点赞,而更多的人用扎实工作向国庆致敬,这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A . 爱国敬业 B . 自由友善 C . 民主法治 D . 富强文明
  • 10. (2016九下·吴中期中) 2015年“两会”提出,我国将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努力构建诚信社会。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是(   )

    A . 打造诚信政府 B . 在全社会弘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准则 C . 企业严格遵守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原则 D . 遵守信用,履行诺言
  • 11.

    右图“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  )

       

     ①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②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④学习应当成为我们终身的活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2. (2016九下·吴中期中) 某同学在微博中写道:“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我心里越来越烦躁不安,彻夜难眠,我害怕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下列描述符合该同学状态的是(   )。

    A . 心理承受能力强,有一颗平常心  B . 学习压力适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C . 学习压力过大,考试过度焦虑    D . 考试压力大,学习动力足
  • 13. (2016九下·吴中期中) 2015年4月19日至24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在雅加达和万隆举行,会议和活动的主题是“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繁荣”。该主题表明(   )

    A . 合作必然成功 B . 竞争与合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C . 发展离不开合作 D . 只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 14. (2016九下·吴中期中) 某艺术特长班在校园艺术节上把合唱节目演砸了,同学责怪班长没有组织好,班长埋怨文娱委员不得力,文娱委员指责领唱的抢拍,领唱的认为伴奏的不配合……可见,成功的合作必须(   )

    A . 合理分工、科学计划 B . 有效指挥、相互配合 C . 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D . 相互沟通、真诚合作
  • 15. (2016九下·吴中期中)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毒草毒”、“毒鸭血”等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层出不穷,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仅靠法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这是因为(   )

    A .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B . 德治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力 C . 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           D . 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16. (2016九下·吴中期中) 依法治国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参与,我们要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   )

    A . 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B . 严恪守法,用法维权 C . 依法行政,规范有序 D . 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二、判断题。
三、简要回答  
  • 27.

    【铸造品质  健康成长】

    材料一:


    材料二: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 继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又获评“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下表列举了于敏的一些事迹:


    1. (1) 两幅漫画反映中学生应该具各的品质分别是什么?  

    2. (2) 请你运用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于敏的事迹对当代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启示。(请按序对应作答)

  • 28. 【加强法律学习  明确法治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其核心议题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会议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材料二:某班在“依法保护环境”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到以下信息: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改变了以往打击一些破坏环境行为于法无据的状况;环保行政部门依据新实施的《行政诉讼法》的要求认真对待法治、权利、权力和监督,不突破法律底线,不触碰法律红线;李克强总理指出,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

    1. (1) 紧扣“青少年自身特点”,谈谈“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意义。

    2. (2) 上述信息是如何体现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

  • 29. 【努力学习  创新未来】

    材料一:苏州阅读节是苏州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弘扬苏州城市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项活动,激发和引导了全市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阅读热情,努力营造了姑苏城内外‘书香满溢、书声朗朗’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书香城市”。某校也开展了“书香校园”创建活动,该校初三(3)班学生积极投入到了此次活动之中。该班学生就此次“书香校园”活动进行了前期准备,他们确定的本学期阅读书目如下:《三国演义》罗贯中著;《朱自清散文选集》蔡清富编;《法治讲演录》谢晖著;《培根人生论》弗朗西斯.培根著……

    材料二:“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2015年“创客”一词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市某中学初二学生邹某也有了自己的“创客”梦。靠着自己制作的一把“神奇的椅子”一举在第二十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崭露头角,成为了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短短几年时间里,该校学生累计获国家新型创造发明专利75项,学生累计获市级以上科技竞赛成果近2500多人次。

    1. (1) 针对阅读书目,有同学提出,初中生在阅读上应选择我国传统经典名著不应选择外国文学。

      运用《融入民族文化》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 (2) 结合材料,请探究我们中学生未来要成为真正的创客应该做些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