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仁寿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

更新时间:2016-11-24 浏览次数:11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人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的重要特征是(   )

    A . 人类的存在 B . 资源丰富 C . 生物多样性 D . 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氧气
  • 2. 2014年12月10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份分析报告——《受威胁的生命》,报告显示,地球上高达41%的两栖动物正濒临灭绝,同时26%的哺乳动物和13%的鸟类也同样受到威胁。每年最快有数以千计的物种消失,按这个速度,地球将可能发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物种减少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  )

    ①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          ②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 以“绿色课程、绿色管理、绿色生活、绿色校园”为基本目标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目前正在我国广泛展开。创建绿色学校(    )

    ①有助于师生认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②可以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③能有效节能节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4. 有人说:“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这是因为(     )

    ①人类是大自 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②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③保护人类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④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受到自然的“无情报复”,使人类自己的生存面临危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5. 近年来,一场场雾霾笼罩北京、上海等地,从长江三角洲蔓延到全国近半国土,波及25个省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一年比一年多。这启示我们(    )

    ①自然资源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                                  ②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③空气污染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          ④我们应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6. 下列属于公共场所的是(      )

    ①、车站          ②、公路          ③、展览会         ④、影剧院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把“村村通公路”作为一项实事惠民的民心工程,实施了“通乡油路”“建制村通达”工程等一系列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村通公路”的建设说明(    )

    ①政府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    ②建设公共设施的目的是直接造福于人民

    ③建设公共设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④建设公共设施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8. 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是(    )

    A . 依法办事 B . 依法治国    C . 依法行政 D . 执法必严
  • 9. 据报载,我国公民所缴纳的每100元税收中,有17.6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14.7元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8.7元用于改善治安状况,3.7元用于社会救助,还有的用于国防、科研等。这表明(      )

    A .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 依法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 .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D . 国以税为本,国家的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税收
  • 10. 非政府组织在谋求经济公平与社会正义,维护整个社会整体利益乃致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旗帜下开展活动,是(    )

    A . 营利性的组织             B . 一种道义性、公益性的社会力量 C . 为政府服务的社会力量    D . 一种超国家权力的社会力量
  • 11.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伦理。以下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有(    )

    ①上车、购物、买饭等只要有两个人以上,就主动排队     
    ②在影院观看电影时保持安静  

    ③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④饲养小动物不影响他人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①②
  • 12.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②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④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一国两制”构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伟大创造。其核心是(     )

    A . 高度自治 B . 坚持一个中国                 C . 实现祖国统一 D . 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 14.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 . 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B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 坚决反对“台独” D . 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二、简答题
  • 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 (1) 我们的资源在枯竭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的环境被破坏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面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形势,我们唯一的选择是什么?

    3. (3) 青少年如何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行动?

三、分析说明题
  • 16. 天冷了,谁都想烤烤火暖和暖和,于是一双双手和脚伸到炉子周围。不一会儿,大家都满意地走了。可是谁也没有管炉子,炉子里的煤渐渐燃尽了,火也熄灭了。等人们冷了再来烤火时,只看到一个冷炉子!于是他们抱怨起来,可是谁也没有问问自己有没有向炉子添煤。

    1. (1)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 (2) 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你的选择是什么?

    3. (3) 青少年应如何维护公共利益?

四、实践探究题。
  • 17. 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早已尘埃落定,执政八年的国民党落败。到5月20日就将上台执政的民进党领导人蔡英文对“九二共识”态度模糊,一些民进党人士又积极推行所谓的“去中国化”,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齐心协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做出自己的努力。

    1. (1) 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正确认识。

    2. (2) 你觉得应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3. (3) 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