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启动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

更新时间:2016-11-23 浏览次数:27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A . 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 B . 好习惯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C . 用脑习惯影响人们的思维水平 D . 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
  • 2. 下面是对某校中学生自理能力情况的统计表,调查结果说明被调查的(  )

                                   调   查   内   容

                   调  查  结  果

              能自理

            不能自理

    早晨能否按时起床,不需要父母叫醒

    18%

    82%

    能否整理自己的床铺,打扫室内卫生

    30%

    70%

    自己是否会做饭,并主动洗碗

    9%

    9l%

    A . 绝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理能力 B . 绝大多数中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 C . 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D . 少数中学生没有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
  • 3. “我不能选择生活的条件,但我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既然哭不能解决问题,那为什么不笑呢?”这句话给你的启示是(  )

    A . 应该树立远大理想 B . 拓展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C .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D . 要热爱生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 4. 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梁启超说:“有毅力者成,反者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意志薄弱的人同样能成就事业 B . 人能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思想 C . 意志坚强是成才、成人的关键 D . 做不感兴趣的事可以磨炼意志
  • 5. “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处襁褓”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 )

    A .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B .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C . 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 D . 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 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指出“我们反复做怎么样的事,就会变成怎么样的人。”下列表述中符合这句话意思的是(   )

    A . 培养好习惯与改掉坏习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B . 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大,青少年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C . 培养好习惯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 D . 反复是习惯之母,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次重复
  • 7. “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句公益广告词体现了( )

    A . 义务比权利更加重要 B . 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 C .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 .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8.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隐形的翅膀》这首歌很多人喜欢,这里“隐形的翅膀”主要是指(  )

    A . 乐观的心态 B . 感恩的心情    C . 坚强的意志 D . 良好的习惯
  • 9. 下列四组成语中,不能反映意志坚强的选项是(  )

    A .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 . 锲而不舍,聚沙成塔 C . 坚持不懈,见异思迁 D . 愚公移山,卧薪尝胆
  • 10. 目标是人生的方向标。关于目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一个人如果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他就能按照目标自觉地去追求 B .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式和行为 C . 只要有了远大目标,我们就能成功 D . 目标重要,行动更重要
  • 11. 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我们可以选择( )

    A . 自己的出身 B . 父母的社会地位 C . 父母的职业 D . 自己的未来
  • 12. 越王勾践时刻不忘在吴国受辱的情景。为此他躺的是乱柴草,屋里挂的是苦胆,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糙的饭食,平日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最终灭吴。可见要磨砺人的意志就要(  )

    A . 制订明确的计划 B . 学会宽容 C . 吃粗茶淡饭穿粗布衣服 D . 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
  • 13. 《孝经》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就是说( )

    A . 能孝敬父母者,也会关爱他人 B .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C . 师生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D .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14. 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父母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让他往东偏偏往西。上述心理产生的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

    A . 父母和子女没有换位思考、缺少平等沟通      B . 子女观点都太片面、偏激,不能理解父母的爱     C . 青春期和更年期闹战争,什么道理也讲不清 D . 父母都太霸道,根本不尊重子女的独立意识
  • 15. 我们有了学好外语的决心,这种决心:—方面会促使我们去进行外语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又会抑制我们从事不相干的其他活动,如贪玩、睡懒觉等。这一现象说明  (      )

    A . 意志能推动人去从事达到预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 B . 意志能制止不符合预定目的的行动 C . 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D . 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 16.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德要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 B . 磨砺坚强的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C . 磨砺坚强的意志,要从小事做起 D . 磨砺坚强的意志,要善于调整自己不擅长的事
  • 17. 芬兰总理的女儿在瑞典上学,由于瑞典的物价比芬兰高,父亲给她的费用只够她日常所需的2/3,她便在业余时间到饭馆洗餐具,以补不足。她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要逐步摆脱父母的束缚                  
    ②拒绝父母的帮助   

    ③要在社会生活中锻炼自理能力       
    ④要做自立自强的人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8. 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此,我们( )

    ①要学会宽容别人                    ②要宽容别人的一切错误

    ③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④不要参与社会竞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9. 小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既表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又表现了他(  )

    A . 处事果断的心理品质 B . 善于自制的心理品质 C . 具有坚韧性的心理品质 D . 自信的心理品质
  • 20. 俗话说“舌头和牙齿没有不打架的时候”,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存在矛盾和冲突( )

    ①应当沉默或一味地服从父母         ②应当任其发展    

    ③往往是“爱的冲突”                          ④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去化解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①②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 31. 八年级学生小明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平时在家什么事都不干,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经常制定目标和行动计划,但做事缺乏持久性。一个星期天早上,父母上早班去了,他只能自己做早饭,不慎将手烫伤了。晚饭过后,他才开始写作业,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作业没完成就上床睡觉了。星期一到校后,由于交不出作业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小明的成绩和班级的平均分差了一大截,他几天垂头丧气,闷闷不乐,现在他对于学习感到特别迷茫。

    1. (1) 小明身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 (2) 请针对小明的“病因”给他开“处方”。

    3. (3) 你认为小明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哪些弱点?

      请告诉小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的价值所在。

    4. (4) 小明觉得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是对子女应尽的义务,他对同学说:“我们现在就是应该享受父母的爱,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

      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

  • 32. 材料一:八年级学生小明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写作业”之类的话尤为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自己“快起床”、“天冷,多穿点衣服”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小明的考试成绩了。有时小明从心里讨厌自己的父母。总之,小明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材料二:《诗经》中“哀哀(aí)父母,生我劬(qu)劳。”意思是说: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1. (1) 从小明的内心独白来看,他出现的明显心理特征是:① 

      从小明自身来看,产生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②

      请你为这类同学提两条改进的建议。

    2. (2)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还会如何规劝他?

    3. (3) 从父母的举动中,你有什么感悟?

    4. (4) 作为子女,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