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18-02-27 浏览次数:387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面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澈chéng     恿shǒng      轻怕重niān B . zuó       干hé         堂大笑hōng C . 薄bǐ        然mù         惊慌失cuò D . 伏quán      狭ài         咄咄逼人duō
  • 2. 下列句子是从小丁同学的作业中选出来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与中国的西进战略相比,西澳大利亚州吸引东部诸州人口的努力相形见拙。 B . 金色的秋天不仅是收获硕果的季节,也是伫蓄力量、孕育未来的美好时节。 C . 老师通过刨根问底的方式,让小明同学把班级捐款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D . 作家村上春树说,人们需要的恰恰不是实用的忠告,而是充满暖意的附合。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草虽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 . 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 . 他俩的爱好、处事方法大相径庭。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 . 如果再不有效进行治沙护理工作,这里的绿洲也将会变成不毛之地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5月4日,广州电视台记者采访了我校黄博文同学,并祝贺他荣获“五四好青年”。 B .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非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C . 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D . 通过公益放鱼、模特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使本届流花湖活动圆满收官。
二、<b >综合性学习</b>
  • 5. 初一(1)班决定以“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出一期班刊,下面是小林同学写成的简讯,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今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即将发射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对接,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不仅如此,中国高特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三、<b >句子默写</b>
  • 6. 古诗文默写。                  
    1.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B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已成学。 C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而改之。 D .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规。 E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F . 终古高云簇此城,河流大野犹嫌束。秋风吹散马蹄声,山入潼关不解平。
    2. (2) 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静以修身,。(诸葛亮《诫子书》)

      ④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成闻笛》)

    3. (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只选一题作答。)

      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王安石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①“”。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②“”。

四、<b >文言文阅读</b>
  • 7. 根据课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

    ②思而不学则。(《论语》)

    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④友人惭,下车之。(《陈太丘与友期》)

    ⑤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然大喜。(《杞人忧天》)

  •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甚          暇:闲暇 B . 野有麦场      顾:回顾 C . 恐前后受其    敌:敌人 D . 一狼其中      洞:打洞
    2. (2) 把“其一犬坐于前”翻译成现代汉语。
    3. (3) 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并希望狼不要再追赶他了。 B .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和“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表现了狼的狡猾。 C . 文章的脉络层次清晰,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D . 文章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在勇敢地进行斗争之前先要让步。
五、<b >诗歌鉴赏</b>
  • 9.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1) 请解释“左迁”和“杨花”的意思。
    2. (2)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b >现代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文段选段,完成小题

           ①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②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还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③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④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洁,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的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节选自《植树的牧羊人》)

    1. (1) 下面对选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段①运用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的荒芜,为后文“我”与牧羊人的见面作铺垫。 B . 选段①中划线句运用了比喻,把狂风比成“饥饿的野兽”,生动地写出风势之大。 C . 选段②的划线词“懒懒的”写出了羊被晒得无精打采,从正面衬托天气的炎热。 D . 选段④中对牧羊人的衣服扣子和补丁的描写从细节突出了牧羊人做事一丝不苟。
    2. (2) 在到处都找不到水的情况下,“我”的心里会想什么?请用第一人称摹写出“我”的心理活动。
    3. (3) 如何理解选段③“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的含义?
  •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①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于灵霄殿外。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帘问曰:“那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应道:“老孙便是。”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老孙便是’却该死了,该死了!”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众仙卿叫声:“谢恩!”猴王却才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去御马监到任。

           ……

           ②不觉的半月有余。一朝闲暇,众监官都安排酒席,一则与他接风,一则与他贺喜。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③须臾,按落云头,回至花果山上,只见那四健将与各洞妖王,在那里操演兵卒。这猴王厉声高叫道“小的们,老孙来了!”一群猴都来叩头,迎接进洞天深处,请猴王高登宝位,一壁厢办酒接风,都道:“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猴王道:“我才半月有余,那里有十数年?”众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请问大王,官居何职?”猴王摇手道:“不好说,不好说!活活的羞杀人!那玉帝不会用人,他见老孙这般模样,封我做个什么‘弼马温’,原来是与他养马,未入流品之类。我初到任时不知,只在御马监中顽耍。及今日问我同寮,始知是这等卑贱。老孙心中大恼,推倒席面,不受官衔,因此走下来了。”众猴道:“来得好,来得好!大王在这福地洞天之处为王,多少尊重快乐,怎么肯去与他做马夫?”教:“小的们!快办酒来,与大王释闷。”

           ④正饮酒欢会间,有人来报道:“大王,门外有两个独角鬼王,要见大王。”猴王道:“教他进来。”那鬼王整衣跑入洞中,倒身下拜。美猴王问他:“你见我何干?”鬼王道:“久闻大王招贤,无由得见;今见大王授了天箓,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猴王大喜,将赭黄袍穿起,众等欣然排班朝拜,即将鬼王封为前部总督先锋。鬼王谢恩毕,复启道:“大王在天许久,所授何职?”猴王道:“玉帝轻贤,封我做个什么‘弼马温’!”鬼王听言,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教四健将:“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自此以后,只称我为齐天大圣,不许再称大王。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此不在话下。

    (节选自《西游记》)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2. (2) 鲁迅先生曾评论《西游记》刻画人物“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结合此特点任选下面一句分析。

      ①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

      ②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

    3. (3) 《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其中充满了奇特的想象,试从选文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4. (4) 美猴王自称“齐天大圣”,你觉得他配得起这一称号吗?为什么?
七、<b >命题作文</b>
  • 12. 作文:
           假如世界多一点和平,我们将少受战争的痛苦,假如世界多一份关爱,我们将少一份痛,假如世界多一份信任,我们将少一分伤害,假如……

           请以《假如多一点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②字数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学校名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