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18-02-28 浏览次数:3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禁锢(ɡù)      诘责(jí)     不逊(xùn)    婆娑(suō) B . 喧嚣(xiāo)    濒临(bīn)    滞留(zhì)    窒息(zhì) C . 解剖(pōu)     炽热(zhì)    吹嘘(xū)     溺爱(nì) D . 鲜膄(yú)      遏制(jié)    酒肆(sì)     锃亮(zènɡ)
  •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抑扬顿挫    合颜悦色    惟妙惟肖    诚惶诚恐 B . 恹恹欲睡    春寒料俏    筋疲力尽    藏污纳垢 C . 为富不仁    遥无消息    暴风骤雨    器宇轩昂 D . 坦荡如砥    任劳任怨    油光可鉴    正襟危坐
  •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__________,讲究假山池沼的__________,讲究花草树木的_________,讲究近景远景的__________。

    A . 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B . 配合    布局    层次    映衬 C . 布局    层次    配合    映衬 D . 配合    布局    映衬    层次
  •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B .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的故乡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 C . 作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美国人蕾切尔·卡森将被人们永久铭记。 D . 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的原因。
二、<b >综合性学习</b>
  • 5. 八(3)班准备在明天下午2点30分在教室举行“人无信不立”的主题班会。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同学们派你去邀请语文老师李芸芸参加,你怎么对老师说?
  • 6. 为下面这则消息补写一个标题。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交宣)记者昨日从警方获悉,10月4日是中秋节,为确保广大市民前往白云山登高活动的交通安全、顺畅,广州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采取以下管制措施:

    10月4日零时至10月5日6时,除公安执勤、山上驻军和单位、白云山管理局公务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上白云山;另外,白云山上禁止无关车辆停留。

    10月4日6时至10月5日6时,除公安执勤、山上驻军和单位、白云山管理局公务车辆及公交车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进入云山南路(广园路口至白云山南门)、横枝岗路(隧道南入口以北)、濂泉路(广园路口以北)、云泉路行驶。

    10月4日17时至10月5日6时,广园路(科韵路至机场路路口)、白云大道南、大金钟路禁止1.5吨以上货车行驶。

    10月4日17时至10月5日2时,广园路(广州大道北至大金钟路口)禁止货车行驶。

    (选自2017年10月1日《广州日报》)

三、<b >句子默写</b>
  • 7.   古诗文默写
    1.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 . 念无以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 . 入则无敌国外患,出则无法家拂士者,国恒亡。 D . 汝之不惠,甚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E .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F . 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 (2)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古诗中有不少表现战争的诗句。战斗场面悲壮惨烈:①“。(李贺《雁门太守行》)”战事频繁,亲人音讯难通:②“。(杜甫《春望》)”愿人类铸剑为犁。

四、<b >文言文阅读</b>
  • 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划线词的意义。

    ①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

    ②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④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周亚夫军细柳》)

    ⑤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 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D . 春冬之时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 . 夏天的三峡滩险浪急,倘若王命急宣,行船速度真可谓风驰电掣,一日千里。 C . 春冬季节,绿色的潭水倒映着景物的影子,高山怪柏,悬泉飞瀑,别有一番情趣。 D . 在雨后初晴或下霜的早晨,常有猿猴长啸不绝,蓬勃的生命活力,令听者动容。
五、<b >诗歌鉴赏</b>
  • 10.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1) 诗中的“薄暮”“徙倚”是什么意思?
    2. (2)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六、<b >现代文阅读</b>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澹台卓尔

        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一般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

        ⑤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其实,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发明越来越多,它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选自《大科技(百科探索)》,有删改)

    1. (1) 椅子的出现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哪些影响?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这些影响的?
    2. (2) 本文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试从文中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3. (3) 文章认为“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请你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傅雷

    杨绛

        ①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

        ②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个孩子在登登咚咚一阵历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忙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己温言告诫。等他们俩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得傅雷厉声呵喝,夹杂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淡。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回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

        ③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梅馥称傅雷为“老傅”;我回家常和钟书讲究:那是“老傅”还是“老虎”,因为据他们的乡音,“傅”和“虎”没有分别,而我觉得傅雷在家里有点儿老虎似的。他却自比为“小老鼠”!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情。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诚。但众多朋友里,难免夹杂些不够朋友的人。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制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可是他也许遵循《刚第特》的教训吧?只潜身书斋,作他的翻译工作。

        ④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让给梅馥了。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了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他有些朋友(包括我们俩)批评他不让阿聪进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钟书建议他临什么字帖,他就临什么字帖;钟书忽然发兴用草书抄笔记,他也高兴地学起十七帖来,并用草书抄稿子。

        ⑤我只看到傅雷和钟书闹过一次别扭。一九五二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事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又回复书信来往。

        ⑥傅雷的认真,也和他的严肃一样,常表现出一个十足地道的傅雷。有一次他称赞我的翻译。我不过偶尔翻译了一篇极短的散文,译得也并不好,所以我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然后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我当时颇像顽童听到校长错误的称赞,既不敢笑,也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可是我实在很感激他对一个刚试笔翻译的人如此认真看待。而且只有自己虚怀若谷,才会过高地估计别人。

        ⑦傅雷对于翻译工作无限认真,不懈地虚心求进。只要看他翻译的这传记五种,一部胜似一部。《夏洛外传》是最早的一部。《贝多芬传》虽然动笔最早,却是十年后重译的,译笔和初译显然不同。他经常写信和我们讲究翻译上的问题,具体问题都用红笔清清楚楚录下原文。这许多信可惜都已毁了。傅雷从不自满——对工作认真,对自己就感到不满。他从没有自以为达到了他悬的翻译标准。他曾自苦译笔呆滞,问我们怎样使译文生动活泼。他说熟读了老舍的小说,还是未能解决问题。我们以为熟读一家还不够,建议再多读几家。傅雷怅然,叹恨没许多时间看书。有人爱说他狂傲,他们实在是没见到他虚心的一面。

    (选自《<傅译传记五种>代序》,有删减)

    1. (1) 文章通过那些事情来表现傅雷的性格特点?请分点概述。
    2. (2) 说说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子划线词的理解。

      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了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

    3. (3) 请根据上下文推断第③段的“《刚第特》的教训”的含义。
    4. (4) 第②段传神第刻画了傅雷作为严父的形象,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5. (5) 傅雷的性格特点,在众人眼中与作者眼中有何异同?作者在文中写出了傅雷不为众人所了解的一面,使得人物更加立体鲜活,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七、<b >命题作文</b>
  • 13. 本学期的语文教材推荐了6部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长征》《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寞的春天》。你最喜欢读那一部?有没有与同学、老师、父母或者别人的交流分享阅读体会?

    请以“分享让阅读更有趣”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