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7--2018学度上学期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18-03-15 浏览次数:3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写道:“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材料说明(  )
    A . 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 B . 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 C . 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 D . 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步
  • 2. (2016高一上·杜蒙月考)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 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清代六部长官均无权对各省督、抚直接发布命令,则不得谓是总辖全国之行政长官。又各部尚书,侍郎均有单独上奏之权,则各部尚书亦并不得谓是统率各该部之惟一长官。清制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各一人,则一部而长官六人。此等各无专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
    A . 清代通过“以满制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清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C . 对六部的权限规定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 . 清代中央机构的设置相对比较完善和成熟
  • 4. (2017·吉林模拟) 古希腊一个城市及郊区就是一个国家,城邦太小,无力建造神秘的王宫;人口太少,彼此相熟,都是凡夫俗子,说君权神佑,贵族就不相信。这造成的影响是(    )

    A . 阻碍了君主专制的发展 B . 形成人神同形同性的宗教观念 C . 萌发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D . 王权不断强化势必导致君主专制
  • 5. (2017高一下·惠来期末) 罗马法规定“当某个新施工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每个市民都可以发出新施工警告”,“但是,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

    A . 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B . 市民拥有对政府监督权 C . 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 . 建筑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 6. “反对党必须对国家履行极为重要的政治职责。它必须扮演宪法和法律的保护者和拥护者、大臣行动的检查者、大臣失职做法和不端行为的告发者的角色,并作为民族的领导者反对大臣的议案和试图把他们赶出政府”。(贝蒂《英国政党一文件和评论》)以上材料认为英国的反对党的作用是(  )
    A . 监督政府 B . 掌控议会 C . 组织内阁 D . 支持国王
  • 7.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所著《哲学书简》里评论某国的政治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
    A .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 . 大革命之后的法国 C .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 . 统一之后的德意志
  • 8.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上与劳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巴登、黑森……贝克、不来梅和汉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这表明德国(  )
    A . 皇帝凌驾联邦议会之上 B . 各邦在联邦内享有不同的立法权 C . 用法律的形式巩固革命成果 D . 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权
  • 9.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郭士立1831至1833年曾三次进入中国沿海诸省搜集政治、军事和商业情报,并向沿岸居民散发大量宗教宣传品。这三次航行的经历,使得他深切地感到,打开中华帝国的大门已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他要为“摧毁横隔在中外人民之间的城墙”而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材料表明其创刊的主要目的是(  )
    A . 传播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 B . 推进中国人思想近代化 C . 消除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偏见 D . 在华进行文化精神渗透
  • 10.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 . 《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 . 《南京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C . 《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D .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11. 学者胡适曾说:“我们应该决心求学;天塌下来,我们还是要求学。如果实在忍不住,尽可个人行动;手枪,炸弹,秘密组织,都可以,但不可再罢课。……倘要行动则可个人行动,而不必靠群众汪洋来掩饰自己的怯懦。”胡适的中心观点是(  )
    A . 国共两党推动的国民大革命实难救国 B . 个体的选择不能以正义之名绑架大众 C . 只有采用暴力才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 . 务实的“实业救国”论才是理性爱国
  • 12. (2017高一上·西湖月考)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该宣言发表于(    )
    A .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3. 1923年陈独秀指出:“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瞿秋白在同年提出:中国“得最宜于组织最易团结的无产阶级之猛进”,要“联合小资产阶级”,“督促资产阶级而行民族革命。”的民族运动陈、瞿二人的共同主张是(  )
    A . 改组国民党以进行民族革命 B . 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 . 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两步走 D . 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 14. (2017高一下·黄梅期中)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著《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提到:“这样,在1940年6月中旬以后约一个月的期间,曾经是事变行将解决,日中两国最接近的一刹那,中共察觉到日中进行和谈的危机,突然发动了‘百团大战’。蒋介石不得不将对日妥协的行动停相下来……8月下旬,日本首相近卫又写了亲笔信建议继续会谈,遭到蒋方拒绝。”这段材料(    )

    A . 说明百团大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转折点 B . 凸显了百团大战在中华民族抗战全局中的意义 C . 强调共产党敌后战场是全民族抗日的主战场 D . 表明共产党领导军民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 15. 民国二十八年冬,政府军训部曾编译一书,并附有训令:“查……为长期抗战,消耗敌人兵力,争取主动地位,富有弹性之战法。……适应现阶段之需要,应在敌侧后发动……打击。惟国军干部对此尚欠普遍与深刻之研究……随令颁发,各部队学校一体研究,俾利实用,而歼敌寇为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富有弹性之战法”指游击战 B . 国民党重视防御阶段的军事培训 C . 游击战成为抗战唯一作战方式 D . 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抗战的士气
  • 16. 法国著名领导人戴高乐,一直主张邦联主义一体化,反对二战后超国家主义的一体化;而他在1958年再次执政后,却做出了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决定,并积极配合《罗马条约》的实施。这说明戴高乐(  )
    A . 思想根植于民族主义 B . 反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 C . 主张贸易保护主义 D . 顺应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 17. 史家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时法国仍是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由此可见,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巴黎工人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 B . 经济水平没有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C . 巴黎公社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D . 无产阶级的人数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
二、材料分析题
  • 18.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1689-1755)

    材料二: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材料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 (1) 列举清时期一个典型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制改革的和平进程。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近代中国(1840-1919年)复制西方民主的事例。并指出新中国初期“特殊的民主”的主要形式。
  • 19. (2018高一上·北京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 20. 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初,孙中山、黄兴等为筹措南京临时政府运转经费,积极尝试与日本合办汉冶萍公司和轮船招商局以获得资金,这一举措遭到立宪派张審、同盟会元老章太炎等人的坚决反对,其理由除国权受损外,更强调此事未交参议院议决,显悖《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

    材料二: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张謇等人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从推进现代化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采取的建交方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