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18-01-31 浏览次数:2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b></b>
  • 1.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冰雪融化 C . 食物变质 D . 汽油挥发
  • 2.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利用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D . 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 3.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 . 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减少PM2.5排放 B . 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C . 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的利用 D . 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 4. (2015九上·吉安期末) 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3 C . +5 D . +7
  • 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
    A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 .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 .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分子内原子的质子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 D . 元素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是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是负价
  • 6. (2015九上·株洲期中)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固定装置;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②③①④⑤⑥ B . ①③②⑤④⑥ C . ⑤③②①④⑥ D . ③①②④⑥⑤
  • 7. 201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就业”,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B . 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 C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 8. 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 净化后的自来水铝合金 B . 氮气煤 C . 冰水混合物液氧 D . 石灰水二氧化碳
  • 9. (2017九下·新乡期中) 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

    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

    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C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

    食物变质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
    A .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O2  CO B . 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   4Fe+3O2  2Fe2O3 C . 红磷燃烧   4P+5O2  2P2O5 D . 镁带燃烧   Mg+O2  MgO2
  • 11.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 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 氮气>氢气 B . 氯元素的化合价:KClO3> Cl2> HCl C . 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D . 地壳中元素含量:Al<Fe<Si
  • 1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W是5g B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 P是生成物 D . 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13.

    鉴别物质

    实验方法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分别加入MnO2 , 看是否有气泡

    B.镁和锌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活性炭和氧化铜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 . 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 . 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 15.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铁FeO B . 2个氢分子 2H C . 镁离子 Mg+2 D . 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中N为+3
  • 16. 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 1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在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C . 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药品可以直接放回原试剂瓶中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18. 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过滤 B . 倾倒液体 C . 气体验满 D . 熄灭酒精灯
二、<b >填空题</b>
  • 19. 用化学用语填空:氢元素、氯离子、硫酸亚铁
  • 20.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 (2)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
    3. (3) 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作用.
三、<b >实验探究题</b>
  • 21. 钙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元素,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1. (1) 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 金属元素 B . 非金属元素 C . 稀有气体元素
    2. (2) 自然界中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从石灰石制得氢氧化钙的步骤如图所示:

      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②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2. 含碳物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 (1) 下列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其中硬度最大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A.金刚石

      B.干冰

      C.大理石

    2. (2) 干冰可作制冷剂,主要是利用了它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 (3)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体现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理念.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日常起居中,长时间不用电器时,要关闭电源 B .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 . 讲究卫生,在餐厅用餐时,尽量多地使用一次性餐具.
    4. (4) 利用下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

      ①甲中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发生的现象是

      ②乙中澄清石灰水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 23. 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 (1) 锶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 (2) 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
    3. (3) 氧化锶的化学式是,氧化锶与水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锶并放出大量热,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24.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 (1) 由实验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 (2) 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3. (3) 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4. (4) 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5. (5) 同种催化剂,还有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四、<b >简答题</b>
  • 25. 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请完成下列各题:
    1.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  3N2+4
    2. (2) 请计算生成21千克的氮气,至少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的四氧化二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