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检测卷

更新时间:2018-01-29 浏览次数:396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配置氯化钠溶液 C . 测定溶液pH D . 过滤
  • 2.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指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 熟石灰 B . 氢氧化钙 C . 石灰石 D . 消石灰
  • 3. 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 . 柠檬汁(2.0~3.0) B . 苹果汁(2.9~3.3) C . 牛奶(6.3~6.6) D . 鸡蛋清(7.6~8.0)
  • 4. 天平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放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过段时间后,天平(  )

    A . 左端下沉 B . 右端下沉 C . 仍平衡 D . 无法判断
  • 5. 2017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植树造林 B . 围湖造田 C . 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D .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 6.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人的血液呈碱性,则人的体液都呈碱性 B . 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液体都能导电 C . KNO3溶液无色透明,则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 . 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 7. 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

    A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 B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 C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 D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
  • 8.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 . 食物过咸时加食醋调和 B . 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 9. 小凯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  )
    A .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B . 水既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碱,也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酸 C . 酸、碱中一定都含有氧元素 D .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10. 下列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 .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 .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 .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二、选择填充题
  • 11. 下列溶液中不能导电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稀硫酸    C.酒精溶液  D.

  • 12. 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之一,能使U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食盐      D.

  • 13. 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稀盐酸  B.KCl溶液  C.K2CO3  D.

  • 14. 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数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该无色溶液可能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

  • 15. 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SO42-、H

    D.c点烧杯内液体的pH(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

三、填空与说明题
  • 16.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这个现象说明盐酸具有;浓硫酸能夺取木材、皮肤等物质中的水分,使其炭化,所以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17.           
    1. (1) 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及食盐水的pH,图中箭头方向表示pH逐渐增大,则表示石灰水的是点,表示食盐水的是点。(均填字母)

    2. (2) 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pH的情况判断:

      物质

      盐酸

      CuSO4溶液

      NaCl

      Na2CO3溶液

      NaOH溶液

      pH

      <7

      <7

      =7

      =7

      >7

      >7

      ①Na2CO3溶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色;

      ②pH<7的溶液(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酸溶液。

    3. (3) 甲酸(HCOOH)是一种有机酸,它的酸性比碳酸强,比盐酸弱,有刺激性气味和较强的腐蚀性。蚂蚁、蚊虫叮咬时会分泌出甲酸,所以甲酸又俗称蚁酸。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痛痒,可以涂抹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下同)消除。
      A . 稀盐酸 B . 食醋 C . 肥皂水 D . 食盐水 E . 稀氨水
    4. (4) 白蚁除了会蛀蚀木头外,它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________。
      A . 镀锌水管 B . 铜制塑像 C . 大理石栏杆 D . 铝合金门窗 E . 钢筋
  • 18. 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A中溶液呈色,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色;
    3. (3) 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含汞废水主要来源于氯碱工业和塑料工业,未经处理进入人体会伤害大脑及肾脏等。某含汞酸性废水(主要含HgCl2、HCl、NaCl等)的处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1) 含汞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危害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 造成水体污染 B . 引起人体中毒 C . 污染空气
    2. (2) 加入溶液A调节废水pH=9,溶液A可以选用________。
      A . NaCl溶液 B . NaOH溶液
    3. (3) Na2S与HgCl2发生反应生成HgS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有五种物质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间能发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图所示)。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于水)

    1. (1) A物质是
    2. (2)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与E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为
    3. (3) 现有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填序号)

      ①铁   ②氧化铁   ③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钡

四、实验与探究题
  • 21. 如图是某校学生分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A装置中使用仪器a应注意的事项是;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小柯组同学观察到装置D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他认为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为什么?
    3. (3) 小宇组同学观察到D装置中只有下层蜡烛熄灭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一点)。
    4. (4) 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选填“c端”或“d端”)通入。
  • 22. 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1. (1) 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做标记,他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

       

       

       

      该样品为b处溶液

       

      先有产生,后有产生

      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4. (4) 【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
  • 23. 某校化学课堂围绕酸、碱的化学性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学习。
    1. (1) 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在进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某小组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疑问。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HCl;

      猜想三:有NaCl和NaOH;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

      第二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3. (3) 【实验探究】①第三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②为验证其余猜想,第四组同学分别取该溶液样品按下列方案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往溶液中加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有HCl

      方案二

      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Cl

    4. (4) 【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分析,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

      ②小明发现,排除不合理猜想后,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

    5. (5) 【交流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
五、计算题
  • 24.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盐酸,小丽为了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烧杯中配制了8g 10%的NaOH溶液。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该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了8g 10%的NaOH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2. (2) 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 (3) 当滴入4g盐酸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