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观音堂初级中学、张八桥镇初级中学等五校2...

更新时间:2018-01-26 浏览次数:3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引/于      憎/深痛绝      潜滋暗风破浪 B . /勇      恩/络不绝      坦荡如/釜抽薪 C . /边      像/惟妙惟      息敛声/蔽障碍 D . 维/悔      躇/就辉煌      俯生姿/刃而解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依榜    阅兵式    触目伤怀    不折不挠 B . 狼藉    刹那间    不怀好意    因地治宜 C . 教悔    砌石头    巧妙绝伦    张目结舌 D . 斟酌    游览者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二、<b >情景默写</b>
  • 3. 古诗文默写。            
    1. (1) ,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2. (2) 白头搔更短,。《春望》
    3. (3)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4. (4) 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
    5. (5)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的是
    6. (6)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描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三、<b >中国名著</b>
  • 4. 名著阅读。                         
    1. (1)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人物)的不朽名著,被誉为“研究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 (2)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用一生精力完成的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酌典范,有“”之美誉。
四、<b >语言表达</b>
  • 5. 请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有的人想成为“发明大王”,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 ……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捉不到,何谈实现恢宏的大志呢?

五、<b >综合性学习</b>
  • 6. 请阅读下列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板、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

      “暖冬计划”指

    2. (2) 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

    3. (3) 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六、<b >现代文阅读</b>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柔软的父亲

           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拿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进一看,不是。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体闲西装来工作的。这人约莫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有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呦,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都是这样的。

           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亦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恿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

           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就像那个让我难忘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酸楚和爱怜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作者:波佩。有删改)

    1. (1) 文章写那位捞蝌蚪的父亲,为何要强调“面孔和身材都带有北方人的轮廓”?
    2. (2) 文中同学的父亲“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文中哪些情节使“我”改变了对他的印象?
    3. (3) 有人说本文内容过于散乱,一篇文章写了三位互不关联的父亲,对此说法,你如何看待?
    4. (4) 从词语搭配和表达中心的角度,简要分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机器人的新进化

           随着3D打印技术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生命与机械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动物的细胞、肌肉乃至心脏,现在都可以跟冷冰冰的机械相结合,创造出更灵活更有生命力的新一代机器人。

           依靠心脏细胞的机器鳐鱼

    2016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推出了全球首个生物合成机器人——机器鳐鱼。这个机器人模仿自然界中的鳐鱼制造而成,长只有1.5厘米,重只有10克,其骨干由黄金制作而成,皮层由硅树脂制成,能以每秒3毫米的速度缓慢前进。神奇的是,其动力来源竟然是老鼠心脏细胞。

           机器鳐鱼的制动体由老鼠心脏细胞构成。这些细胞位于植入了特殊蛋白的有机矽制作的模板上,沿着模板的蛇形图案整齐排列生长,一周内的数量能繁殖到20万个,形成类似鳐鱼的肌肉纤维结构,靠收缩产生前进动力。

           那么,这些心脏细胞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收缩呢?

           事先,研究者们会往这些活体细胞的基因里增添对特定光谱敏感的基因,当特定光脉冲对其电击时,老鼠心脏细胞会沿着模板上的图案按序收缩,带动整个躯体前进。而且,机器鳐鱼两侧会对不同的光波敏感,如果只有一种光波刺激,将只能让鳐鱼的一侧收缩,这样鳐鱼就能完成转向动作,避开障碍物。

           由于鳐鱼游动时改变方向的方式与心脏跳动有相似之处,能有效防止倾斜或翻转,所以这项技术在未来会被用来制造人工心脏。

    给机器划线肌肉

           当我们看到现在的机器人时,往往会觉得它们的动作很笨拙,这是因为它们的控制系统仍然使用常规的电机驱动,由刚性材料来连接,如果机器人也有像人一样的身体组织,动作会不会更协调呢?

           美国伊利诺大学仿照人体的肌肉骨骼模型,发明了一个只有两条腿的机器。这个机器的腿、“腰部”都是由3D打印的水凝胶充当,非常坚固,同时柔韧性也非常好,而一个环形肌肉会环绕骨骼提供动力来源。跟机器鳐鱼一样,它的环形肌肉也是由实验室培育的细胞生长而成,能由电脉冲控制收缩产生动力。

           未来这项技术,最终可能发展成一代生物机器人,用于药物递送、“智能”移植、制作手术机器人等。不过,也有可能这项技术会带来更糟糕的后果,比如像科幻小说中那样,出现肌肉、肌腱和皮肤跟人类一模一样,但骨骼、心脏等器官却是金属制造的冷血杀手——终结者(人型机械人)。

    柔软的“八爪怪”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受到章鱼启发,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章鱼机器人——八瓜怪。科学家们没用活体细胞,然而八瓜怪身体柔韧性依然非常好,能钻进细缝中,能根据周围环境改变形状,能用触角安全操作水下易碎物体,是第一个能像无脊椎动物那样灵活的软体机器人。

           之所以这么柔软,是因为这个机器人体内没有任何的电池或者电线,完全采用化学反应驱动。其身体内有一套微小的化学反应控制部件,能利用过氧化氢与铂反应,生成氧气和水蒸气。这些气体经排放孔进入八爪怪的腕足后,会驱动章鱼的腕足变形运动。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软体机器人能承受挤压,未来在医学、航空、探测领域都会大展身手。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7年第8期,有删减)

    1. (1) 本文按照顺序说明新一代机器人的特征。
    2. (2) “未来这项技术,最终可能发展成一代生物机器人”,句中的“可能”不可删除,原因是什么?
    3. (3)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作用?
    4. (4) 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采用三个标题,分类说明了更有生命力的新一代机器人。 B . 机器鳐鱼与之前机器人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是全球首个生物合成机器人。 C . 只有两条腿的机器人,环形肌肉能由电脉冲控制收缩产生动力。 D . 机器鳐鱼、两条腿的机器人、八爪怪都通过采用生物活体细胞,使其更加灵活。
七、<b >文言文阅读</b>
  •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一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哪?”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节选自《新百喻经》)

          【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祥子。④寝:停止。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河曲智叟以应:

      ②公止: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 (3) 理解填空。

      甲文中①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

    4. (4) 请根据文意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八、<b >诗歌鉴赏</b>
  •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1) “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破”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九、<b >命题作文</b>
  • 11. 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一次                      的经历

           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二)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木匠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把手表掉落在满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面大声抱怨自己倒霉,一面拨动地上的木屑,想找到他那只心爱的手表。许多伙伴也提了灯,与他一起寻找。可是找了半天,依然一无所获。等这些人去吃饭的时候,木匠的孩子悄悄走进屋子里,没一会儿工夫,他居然把手表给找到了!木匠又高兴又惊奇地闻孩子:“你是怎么找到的?”孩子回答说:“我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一会儿,我就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就知道手表在哪里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