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18-03-22 浏览次数:2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1929年冬天,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个头盖骨化石,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过着群居生活,能使用天然火。由此断定他们是(    )
    A . 北京人 B . 元谋人 C . 山顶洞人 D . 丁村人
  • 2. 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都是我国境内已知的著名原始人。我们要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依靠(    )
    A . 神话传说 B . 考古发掘 C . 史书记载 D . 学者推断
  • 3. 概括历史主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请你为下列图片确定一个适当的主题(    )

    A . 生产工具的变革 B . 生活工具的变迁 C . 人类社会的变迁 D . 我国的农耕文化
  • 4. (2017七上·东莞月考) 史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后,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联盟成为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此段史料是(    )
    A . 第一手材料 B . 第二手材料 C . 考古发现 D . 实地考察材料
  • 5. (2017·颍泉模拟) “炎联蚩败统天下,种养车行屋建藩。教化群生兴社会,中华始祖拜轩辕。”该诗句歌颂了谁的主要功绩?(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蚩尤 D . 皇帝
  • 6. (2017·河南模拟)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青铜器文物都在我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是在我省安阳出土发现的是(    )

    A . B . C . D .
  • 7.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的是(    )

    A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 B .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 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 8.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桂陵之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夏商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统治者缺乏治国家的经验 B . 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 . 末代国君的统治残暴 D .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 10. (2016七上·常熟期中)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 . 龟甲或兽骨上 B . 竹简或木牍上 C . 丝帛或麻布上 D . 宣纸上
  • 11. (2016七上·延安期中) 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朝秦暮楚、围魏救赵、完璧归赵,这些事件(成语或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  )

    A . 和平稳定的历史 B . 诸侯争霸的历史 C . 经济发展的历史 D . 百家争鸣的历史
  • 12.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文中“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著名的水利工程?(    )
    A . 都江堰 B . 郑国渠 C . 灵渠 D . 大运河
  • 13. 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格处应该(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战国 D . 东汉
  • 14.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

    A . 儒家思想 B . 道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15.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是在哪一年最终完成的(    )

    A . 公元前230年 B . 公元前221年 C . 公元前209年 D . 公元前207年
  • 16. 下面的图片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情景。这次起义发生的地点是(    )

    A . 渔阳 B . C . 大泽乡 D . 垓下
  • 17.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对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修筑万里长 B . 修建阿房宫城 C . 刑罚非常残酷 D . 秦朝的暴政
  • 18.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公元前202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因为这一年(    )

    A . 秦朝初建 B . 大泽乡起义爆发 C . 秦朝灭亡 D . 刘邦建汉
  • 19. 今天我们强调以德治国,而西汉统治者给百姓做榜样“以德化民”,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是在(    )
    A . 汉高祖时期 B . 文帝和景帝时期 C . 汉武帝时期 D . 光武帝时期
  • 20.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繁荣幵放的社会
二、<b >综合题</b>
  • 21.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各举一例说明。
    2.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3. (3) 依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2. (2) 根据二材料,指出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 (3)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的结局如何?有人说,这意味着商鞅变法的失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4. (4) 商鞅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23.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根据图一可知西周统治者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实行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图二指出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3. (3) 图三中秦朝在全国推广的规范文字是什么?图四中统一货币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有的)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而税,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材料三:(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其令其郡国务劝农桑。”

    1. (1) 据材料一分析,西汉初年社会状况如何?试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2. (2) 材料二中,汉高祖采取的政策叫什么?
    3. (3) 材料三中汉景帝诏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 (4) 西汉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

    材料三:“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1. (1) 材料一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2. (2) 材料二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3. (3) 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