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孝感市八校联谊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

更新时间:2018-01-05 浏览次数:298 类型:月考试卷
一、<b>积累运用</b>
  • 1. 请选出下面各项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 形(jī)    退(kuì)     峋(lÍn)      锐不可(dāng) B . 名(nì)    不(chuò)     藻(xìng)     息敛声(bǐng) C . 责(jié)   战(dōu)     叠(zhàng)    鸢飞天(nì) D . 劲(qiú)   空(lÍng)    邈(xuān)    惟妙惟(xiào)
  • 2. 请选出下面各项中划线字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 称  碧    不    摩肩接 B .   沿     劳   深恶痛 C .   气    首    和颜 D . 细   凛     裁   因地
  •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短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溪流一流淌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一定会寻着自己的道路流动了。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与青石的碰撞,便有了自己的______;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的______;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的______;

    A . 白练般的颜色      不可测的深沉      铜般韵味的声音 B . 不可测的深沉      铜般韵味的声音    不可测的深沉 C . 铜般韵味的声音    不可测的深沉      白练般的颜色 D . 铜般韵味的声音    白练般的颜色      不可测的深沉
  • 4. 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我们青少年应该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去感受世界。 B . 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实验中学举办了“喜迎十九大”的知识竞赛。 C . 我们班的外语基础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 D . 教学效果的好坏,常常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 5. 古诗文默写 
    1. (1)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2) 《记承天寺夜游》中用比喻写明月的句子是:
    3. (3)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4. (4) 秋,是大雁相约南国的借口;是妈妈手中日趋成行的毛线;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请搜索你的记忆,写出古诗词中,连续两句写秋的句子:
  • 6. 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字数不超过12个字。

    新华社专电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40多亿年。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透露,中国计划于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点的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 7.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来,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是眼观六路。它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

        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而且优雅的身材。不仅如此,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而它的这种身材和它这对武器之间的差异,简直是太大了,太明显了,真让人难以相信,它是一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动物。

    1. (1) 上面的文段选自(人名)的《》(书名),又译做《昆记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 (2) 读完这个文段,在你眼中螳螂具有哪些特点?请写出其中两点。
  • 8. 我校八(7)开展“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邀请你一起参加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各题。

    最中国的电影-《战狼2》

    今年,一部爱国主义情怀爆棚的电影《战狼2》不仅拿下了50多亿的票房,更是刷爆了国人的朋友圈。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成为今年最卖座的电影,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战狼2》点燃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最中国的行动-海外撤侨

    当加勒比海地区遭受飓风“厄玛”袭击。在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中国民航局的部署下,东航2架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飞越19个国家领空,往返3.4万公里,将被困加勒比海地区的同胞紧急接回祖国。

    最中国的安全感-良好的治安

    近年来中国在海外留学生的遇害事件时有发生,世界那么大,确实有很多人想出去看看,可是这世界上又有很多我们不可知的危机和黑暗。很多人总觉得“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却忘了我们身在中国早已收获自己未曾察觉的平安幸福。近日,在外国版“知乎”上“中国有多安全”的话题,令许多外国友人对中国良好的治安竖起大拇指!

    最中国的生活方式-“新四大发明”

    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更加人性化地满足了人们点对点近距离的出行需求,让公共交通变得更有吸引力,更方便。

    支付宝:“在中国出门可以不用带钱包,一个手机,就能买所有想买的东西,吃所有想吃的东西,连卖煎饼的大妈都有支付宝。”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网购:根据国外媒体综合国家统计局以及美国数据报道,中国消费者在2017年第一季度网购了价值14045亿元人民币(约合2041亿美元)的商品,是美国981亿美元网上零售销售额的两倍多。今年的“双十一”天猫仅一天的销售额就达1682亿。

    高铁:咱们的出行标配是高铁,如今已是外国人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2.2万公里的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第2至第10位国家的总和,中国高铁的平稳、舒适已经被无数网友点赞。

    最中国的发展-中国科技

    一箭三星: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三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的第251次发射。

    风云四号: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用户在微信启动时,可以欣赏到由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全景。除了中国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目前没有任何一颗在轨卫星能够提供。

    袁隆平“海水稻”开始测产: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在青岛进行实地测产。海水稻试种、推广成功后,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中国人!

    1. (1)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主要内容。
    2. (2) 请你除上述材料外,另举出两个“厉害了,我的国!”的例子。
    3. (3)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相信你有许多话要对祖国母亲说,请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与同学们分享。
二、<b >阅读理解</b>
  •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1) 这首诗是作者出蜀时所作,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 (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你任选角度对这联诗句进行赏析。
  • 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天干,孤峰入汉①;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②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③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吴均《与施从事书》

    【注释】①汉:银河。②企水:口渴求饮。企:祈求,盼望得到。③春罗:一种爬蔓植物。④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意思是,在对美好景物的欣赏中,内心确实会有所感悟。

        (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 (1) 请选出下面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风雨如(黑夜)     寒树(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B . 嘤嘤成(动听的韵律)      晓雾将(消散) C . 轩邈(形容词作动词用,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千翼来(竞相) D . 沉鳞竞跃(水中潜游的鱼)    蝉则千不穷(同“啭”,这里指鸟鸣)
    2. (2) 请你从甲、乙、丙三篇文章中,分别找出一句描写静景、动景的句子,填入下面表格。


      《与朱元思书》

      《与施从事书》

      《答谢中书书》

      静景

      动景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4. (4) 请找出对三个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与施从事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 B . 《与朱元思书》 体现了作者不追慕名利,愿回归自然,崇尚淡泊宁静的生活。 C . 《答谢中书书》运用了多角度描写方法,从视觉、听觉表现景物的色彩、声音;动静结合,充分表现了自然的美好,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惬意。 D . 这三篇文章是写山水的名篇,都描绘了如下景致:蝉转猿啼,鸡鸣鱼跃,山高树茂,水清竹美。
    5. (5) 请你着重理解甲乙丙三篇文章的划线句子,对于作者在文章里所表达的人生追求和处世态度,你有什么感想,请思索后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诺千金

    吟秋

        ⑴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

        ⑵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没有。”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才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⑶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过来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好吧。”

        ⑷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一天,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⑸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一本《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

        ⑹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我们经常去镇上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等了两个月没有,村里的大人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说话不作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在本子上记下了我们的地址啊。后来发大水了,妈妈不让我们去镇上。我拉着小翠偷偷去,其实不远,半天就到了。万一书寄来呢?万一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那天我们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里山路却是跑着回来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了,小翠是搂着书睡的,任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说建一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坏了。书真好看,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还给俺娘讲哩。”

        ⑺后来我又陆续寄了一些书和文具。秋天来了,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李庄的。里面是大枣,红亮红亮地透着喜庆,夹着字条:“姐姐,队长说今年最好的枣不许卖,寄给北京。”我把枣分给捐书的同事,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枣。

        ⑻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诺千金”。

    1. (1) 请你理解分析文题“一诺千金”的妙处?
    2. (2) 通读全文,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故事。
    3. (3) 下面一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归位于哪里最为合适?

      我望着窗外,眼睛湿了,想着那两座高山,漫过桥的大水,还有泥泞的山路上一高一矮两个孩子抬着化肥袋子里的书籍的单薄的身影。我为曾经的犹豫感到羞耻——幸亏寄出去了,要不,永远对不起孩子们。要是伤了他们的心,我拿什么来弥补呀?

      这段文字应归位于第段与第段之间。

    4. (4) 赏析下面两个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到了村里

      ②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的枣。

    5. (5) 读完本文,请你另写出一个“一诺千金”的事例。掩卷沉思,想必你有很多的感慨,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辉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 (1) 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2. (2) 文章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举其中一种,写出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3. (3) 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

      ②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4. (4)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 . 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 . 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 D . 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是由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的。
    5. (5) 请你给那些依赖手机不能自控;沉迷网游不能自拔的同龄人,摆脱手机依赖,摆脱网游困扰的两点建议。
三、<b >写作表达</b>
  • 13.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作文。请书写整洁;切勿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具体的地名、校名、人名。

    (一)也许你的家乡四季景色美丽迷人;也许你的家乡建筑富有地方特色;也许你的家乡风土人情与众不同——请你给我们介绍一种你家乡别具风味的美食(小吃)。要求:①请写一篇说明文;②力求凸显说明对象的主要特色;③题目自拟;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二)在你成长的路上,品尝过许多人生滋味:妈妈递来一碗热汤的感动;老师一个赞赏眼神的欣喜;偶尔考试失利失落的苦涩;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惦念——都曾带给你许多触动,想必个中滋味千差万别。请以“                                 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