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测评(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18-01-05 浏览次数:4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新添加的题型</b>
  • 1. 默写填空。                                        
    1. (1) 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
    2. (2) ,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 (3) 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诗经关雎》)
    4. (4) 我在朦胧中,,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鲁迅《故乡》)
    5. (5)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望京口北固亭有怀》)
    6. (6)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说优美的山水,足以使热心世务、企盼仕途腾达的人也产生隐居之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 2. 请填写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理解正确的选项。(填写序号即可)

    A.是一个英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见证者。

    B.是一个追求财富的资产阶级殖民者。

    C.是一个充满冒险进取精神的资产者。

    D.是一个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否定者。

    格列佛:;鲁滨逊:

  • 3. 第十三届全运会组委为了充分体现“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天津的文化底蕴、城市风采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经过征集筛选等环节,最终确定了14条宣传口号,其中一条是“我要上全运生命更精彩”。

    请以“运动让生命更精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二、<b >选择题</b>
  • 4. 下列对古诗文知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商代诗歌305篇。《关雎》是《诗经》的首篇。 B . “春江水暖鸭先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C . “世外桃源”一语出自《桃花源记》,已成为中国人民天上人间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地方。 D . 《捕蛇者说》中“苟政猛于虎也”的意思是“苟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啊!”
三、<b >字词书写</b>
四、<b >文言文阅读</b>
  • 6.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 (1) 结合节选内容说说大泽乡起义爆发主要有哪些原因。
    2. (2) 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已失期  度:           ②扶苏以谏故  数:

      ③为天下  唱:           ④吴广以为    然:

    3. (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 (4) 人物语言体现着人物的性格。请结合节选内容中陈涉的语言,分析其思想性格。
五、<b >综合性学习</b>
  • 7. 班级举行“走进文学人物画廊”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小题。
    1. (1) 主人公是一部作品的灵魂。请根据所给材料,写出相关作品人物的名称。

      ①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②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③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④酱赤的脸受着太阳光又加上酒力,个个难看不过,像就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

    2. (2)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请根据下面图片所体现的情节,说说作品反映了怎样特定的社会背景。

    3. (3) 读小说就是读自己。请从1题的四个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个,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和生活感悟,用所给句式说一段话。(不少于80字)
  • 8. 下图是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津娃”,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其设计理念。

六、<b >现代文阅读</b>
  • 9. 阅读散文,回答小题。寻芳习家池
    李春富
        盈盈一池泉水,宛若明净的眼睛,看着秦岭,看着巴山,看着汉江,看着襄阳,看着南北中国。
        蜿蜒千里的秦岭和巴山,犹如一对不弃不离的夫妻,簇拥着自己的女儿——汉江,款款东行。行至襄阳,驻足不前。而他们的美丽女儿,则心系远方,嫁与长江。分手之际,双方泪眼凝眸。这一汪深情的凝眸,便是习家池。
        秦巴余脉绾结于襄阳城南五公里,仿佛孔雀的一根尾羽,名曰凤凰山。而习家池,又像这根尾羽末梢的一面晶莹的圆镜,馕嵌在山之阳,江之滨。穿过凤凰山,走进凤林关,沿石板路觅行,渐次进入一个幽邃世界,俨然桃花源中。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刻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休、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的汉字,好似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笑容可掬。习家池池约三四亩,澄澈宁静,碧玉温润,映照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好一个安详的世界!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池中有一座湖心亭,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滴青流翠,楚楚动人,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池塘西南侧,依偎着两个造型别致的副池,小如戏台。一个满圆似日,芳名溅珠;一个半圆如月,雅号半规。山风拂过,两池涟漪,表情各异,一面蛾眉忧戚,一面笑靥如花。哲人言,养树盆花,探春秋消息;蓄一池水,窥天地盈虚。千百年来,此间主人,以大池为心髓、小塘为耳目,坐卧台上,静观水面,枯荣更替,盛衰化变,参悟万物,叩问天机,真高士也。池畔四旁遍植杂树,扁扁圆圆的叶片们,像手掌,像旗幡,向人类表达着亲情与善意树下是纷纷繁繁的花草,姹紫嫣红,葳葳蕤蕤。池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精灵,茎脉里的汁液都是汉江最微小的支流。我细细谛听,仿佛有一阵阵惊雷般“隆隆”的声响。那是大地的耳语,那是自然的节律,那是时间的脚步。独坐幽篁里,处处闻啼鸟。孟浩然的故园就在近旁。尽管他一生漂泊,八方宦游,但他最眷恋的还是故乡。五十二岁的时候,夜来风雨声,悄然花落了!他,永远春眠在这里。我轻轻地徜徉来回,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唯恐惊扰了熟睡的先生。但敏感的脚步,犹如扣开了一扇扇尘封的门扉,又如同踩响了一枚枚历史的琴键。过去的岁月如烟似雾,扑面而来,那些睡眠在书页间的人们又欢活起来。我似乎影影绰绰地看到了一张张形色各异的面孔,影影约约地听到了他们的歌声、笑声、吟诵声和叹息声。
        我正与池水凝视,一只鲁莽的黑鼋猛然探出头来,恶作剧般“嘭”地一跃。刹那间,天空破了,涟漪乱了,一片惊恐,满池碎影,整个池塘顿时成为一个振荡世界,分不清是幻境,还是现实。但是,转眼间,便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丽日蓝天,风清气朗,祥静安泰,江山稳固。
        无疑,习家池是这一方水土的文心和慧眼。
    【注】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鼋(yuán):鼋鱼,爬行动物,外形像鳖,生活在水中。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chà

      黝黝

    2. (2) 选文中能概括习家池总特点的句子是:
    3. (3) 吟哦讽咏而后得之。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表达你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12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