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物理部分)模拟试卷(4月份)

更新时间:2016-12-23 浏览次数:908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手影﹣平面镜成像 B . 摄影﹣光的反射 C . 投影﹣凸透镜成像 D . 倒影﹣光的折射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声和电磁波都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 . 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 . 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D . 小轿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和保证安全
  • 3.

    如图所示两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甲中的是两个同种密度但体积不同的物体,乙上的是两个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物体,如果把他们都浸没在水中,则杠杆如何变化(    )

    A . 仍保持平衡 B . 都失去平衡 C . 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 D . 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
  • 4. 如图所示,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重力为G1的液体,现将重力为GB的物体B放入容器后,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上升了h.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 , 液体对物体B的压力为FB . 已知容器重力为G2 , 底面积为S,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 , 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为F3 .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FB大小为ρghS B . G1、G2、GB之和与F3大小相等 C . G1、GB之和与F1大小相等 D . F2与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5. 太阳能公路由三层组成:最上层为半透明的保护层,保护内部元件的同时也可以让太阳光透过;中间层为太阳能电池,用来产生电力;最底下的一层则用来隔绝土壤的湿气,避其影响到内部的线路.该设计可以将电力储存起来供给照明,同时也可以起加热的作用,避免冬天路面结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中间层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最底层主要是为防止电路短路 C . 该设计可以起加热的作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D . 冬天路面结冰,人容易摔倒是因为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 6.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 . 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 C . 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D . 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小
  • 7. 电能是一种方便的能源,它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人类近代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如果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注意安全用电,会带来灾害.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用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灯泡,使其保持干净 B . 长期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为避免烧断保险丝,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 .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或零线,手指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D . 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
二、<b >填空题</b>
  • 8. 2013年男子冰壶世锦赛在加拿大维多利亚进行.北京时间4月6日,中国男队在循环赛末轮以8:5击败芬兰队,以6胜5负的成绩排名第六,无缘四强.但综合两届世锦赛,中国队成功拿到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门票.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比赛时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使“干”摩擦变“湿”摩擦,这样就能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1. (1) 由此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天里注意行车安全,常在高速公路旁设置“雨天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这是因为雨天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较,刹车后行驶距离更,所以要减速慢行.
    2. (2) 如果给你一块玻璃板、水、带钩的小木块和弹簧测力计,验证“湿”摩擦力小于“干”摩擦力.请你将下面实验补充完整.

      ①把小木块放在水平玻璃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小木块做运动,读出测力计示数F1

      ,读出测力计示数F2

      ③若,则“湿”摩擦力小于“干”摩擦力.

  • 9. 某学习小组进行课外实验活动.现有以下器材:烧杯、水、钢尺(标有“cm”)、铅笔(有一端削好).至少选用一种器材设计两个与例题不同的小实验.

    需用器材

    实验过程及现象

    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例:钢尺

    按住钢尺的一端,拨动另一端,听到声响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b >实验、简答题</b>
  • 10.

    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例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遇到的难题是平面镜成虚像,无法确定虚像的位置,我们用一只与点燃蜡烛完全相同的未点燃蜡烛等效代替了那个虚像.小明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做“测量小电灯的额定功率”的实验,设计电路图如图1所示,可小明发现电压表已经损坏,身边只有两个电流表,定值电阻一个(阻值已知为R),开关若干,一个3V的电源,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导线若干,小明如何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帮助小明完成实验(画出电路图,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和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最后根据已知物理量和你测量的物理量写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 11. 小明、小刘和小俞三位同学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他们各自用电源、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2欧、3欧、5欧、10欧、15欧、20欧、25欧和30欧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电表面板刻度如图(a)(b)所示)和若干根导线,按图所示的电路分别进行实验.实验中先后将电流表串联到电路的A处、B处和C处,分别测出流入电阻R1的电流I1、流出电阻R1(即流入电阻R2)的电流I2和流出电阻R2的电流I3;然后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到AB、BC、AC处,测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 , 以及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并将各自测得的数据汇总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学生

    电阻

    R1(Ω)

    电阻

    R2(Ω)

    A处电流

    I1(A)

    B处电流

    I2(A)

    C处电流

    I3(A)

    AB间电压

    U1(V)

    BC间电压

    U2(V)

    AC间电压

    U(V)

    小徐

    10

    10

    0.30

    0.30

    0.30

    3.0

    3.0

    6.0

    小刘

    5

    15

    0.20

    0.20

    0.20

    1.0

    3.0

    4.0

    小章

    25

    5

    0.18

    0.18

    0.18

    4.5

    0.9

    5.5

    1. (1) 分析比较表一中对应的I1、I2和I3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串联电路中,
    2. (2) 分析比较表一中对应的U1、U2和U的数据后,小徐和小刘认为小章的测量数据一定有问题,且修改了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你认为小徐和小刘修改数据的做法(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你认为造成“4.5V+0.9V≠5.5V”的原因可能是:

    3. (3) 为了进一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接下来他们应该做的是:
  • 12. 学习科学需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明确实验原理及并能对结论进行科学推理.我们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四、<b >分析计算题</b>
  • 13.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丙、丁、乙、甲 B . 乙、丁、甲、丙 C . 乙、甲、丁、丙 D . 甲、乙、丙、丁
五、<b >解答题</b>
  • 14. 某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00转/分钟,活塞面积为120cm2 , 行程L是0.3米,假如做功冲程中燃起的平均压强是5×105Pa,求

    1. (1) 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2. (2) 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3. (3) 内燃机的功率是多少?

  • 15. 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种植了一种植物,为了使该植物在寒冷的季节快速生长,他们制作了一台恒温箱,如图所示.按设计要求,箱内需要安装一个电发热体,该电发热体用36V的电源供电,发热功率为320W.

    1. (1) 据现有实际条件,他们制作电发热体时有3种金属丝材料可供选择,有关数据和情况如表:

      材料

      直径/mm

      熔断电流/A

      发热时氧化情况

      价格比较

      钨丝

      0.5

      20

      容易氧化

      较高

      镍铬合金

      0.5

      20

      不易氧化

      一般

      铅锑合金

      0.5

      5

      一般

      一般

      试分析选择哪一种材料绕制发热体比较合适,写出理由和有关的计算过程.

    2. (2) 用所选择的材料绕制成发热体后,接在36V的电源上进行通电试验,测得发热体的功率为405W.为使其功率达到设计要求的功率,在不改变发热体及电源电压的情况下,小组成员小明在箱外接一个电阻,这个电阻应该怎样连接?,该电阻的阻值为
    3. (3) 小华认为在箱内串联一个电阻也可以达到要求,则这个电阻的阻值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