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

更新时间:2016-12-23 浏览次数:11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b ></b>
  • 1. 今年入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雾霾主要来源于排放的烟气,如排放的烟气温度越低,就不利于扩散,容易形成雾霾.为了防止雾霾的出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禁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 B . 要关闭所有的工业工厂 C . 可采用低温排放烟气 D . 治理烟气的排放,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
  • 2. 下列关于放射现象、原子核和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通过对放射现象的研究,可确认“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 . 放射性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强剂量或长时间的辐射对人体有害 C . 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D . 核聚变的原料“铀”在地球上的储量非常有限
  • 3. 如图为实验小组测绘的甲、乙、丙、丁四条河水的pH对比图,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 . B . C . D .
  • 4. 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青菜、黄瓜中含的蛋白质最多 C . 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 D . 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 5. 关于化学实验的操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B . 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0% C .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D . 给烧杯内的溶液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 6. 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 ZnSO4溶液 B . FeSO4溶液 C . ZnSO4溶液或CuSO4溶液 D . 稀盐酸 FeSO4溶液
  • 7. 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方法

    反应类型

    A

    CuO粉

    Cu粉

    在空气中加热

    化合反应

    B

    H2

    HCl

    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分解反应

    C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置换反应

    D

    NaCl

    Na2SO4

    溶解,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并过滤

    复分解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实验题</b>
  • 8. 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板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在物质分类上属于(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 9.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氧气的一个装置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关闭装置中的弹簧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2. (2) 若用此装置制氧气,反应正在剧烈进行,某同学收集到所需氧气后,马上夹住弹簧夹a可能会出现
    3. (3) 用此装置还可用来制取气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①②③④⑤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反应后生成的溶质的化学式为,实验现象为
    2. (2) 物质C应具备的条件是的盐,且在复分解反应中能产生气体、水或沉淀.
  • 11.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粉末和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想确定其组成成分,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均为足量);请回答:

    1. (1) 固体粉末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2. (2) 在判断固体粉末中是否有“可能存在的物质”时,实验步骤:将固体粉末溶于水,加入过量的,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说明固体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三、<b >解答题</b>
  • 12. 把光亮的铁丝插入到质量分数为10%的足量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
    1. (1) 铁丝表面发生的变化有
    2. (2) 如有5.6克铁丝反应了,需消耗克硫酸铜溶液。
  • 13. 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

    据图回答:

    1. (1) 整个反应过程中,离子个数不变.
    2. (2) 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 (3) m1的值为
    4. (4) 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14. 已知:将1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要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 (1) 小意很快得到(10g+2g﹣7.2g)是(填化学式)的质量;
    2. (2) 进而求出KCl的质量,请你写出小意计算KCl的质量的过程;
    3. (3) 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4. (4) 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氯酸钾”改为“ag氯酸钾”,其他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