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18-01-11 浏览次数:2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 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 C . 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和长时间保存火种 D . 能够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并过群居生活
  • 2.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陶器上的稻穗纹     ②鱼纹彩陶盆

    ③半地穴式房屋          ④干栏式房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神话传说 B .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 农耕文明 D .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 4.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
    A . B . 炎帝 C . D . 黄帝
  • 5. (2016七上·吴中期末) 王明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 商汤战胜夏朝的启,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 . 商封王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最后被灭 D .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 6.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牧野大战         ②“烽火戏诸侯”      ③国人暴动         ④周平王迁都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③②④
  • 7.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8. 《尚书·多士》中说“先人有册有典”。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形,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请你判断,这里所说的“先人”所处朝代最早应是(    )
    A . 原始社会后期 B . 商朝时期 C . 西周晚期 D . 春秋时期
  • 9. (2016七上·平凉期中) 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国20次。这说明(    )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 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 . 天子依附于诸侯 D . 周王室衰微
  • 11. (2017七上·合肥期中) 下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A . 秦、楚、齐、燕 B . 齐、楚、秦、燕 C . 燕、齐、秦、楚 D . 燕、齐、楚、秦
  • 12. (2016七上·灵璧期中)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 封建制度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兼并争霸
  •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 有教无类 B . 温故知新 C . 因材施教 D . 仁者爱人
  • 14.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你知道老师引用教育学生的思想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
    A . B . C . D .
  • 15. (2016七上·蚌埠期中) “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初起,公众自发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同时就提倡“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

    A . 老子 B . 墨子 C . 荀子 D . 韩非子
  • 16. (2016七上·苏州期中) 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 . 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B . 用圆形方孔钱买东西 C . 很多青壮劳力被征去修筑长城 D . 孩子们在朗诵《论语》
  • 17. 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 . 太尉 B . 刺史 C . 丞相 D . 御史大夫
  • 18. 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旨”或“诏”,印章称“玺”,这些规定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何种特点(    )
    A . 皇帝独尊 B . 君权神授 C . 皇权至上 D . 皇位世袭
  • 19. (2016七上·常熟期中) 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①建立西汉

    ②巨鹿之战

    ③垓下之围

    ④建立张楚政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 . 公元前2世纪初 B . 公元前2世纪末 C . 公元前3世纪初 D . 公元前3世纪末
二、<b >判断题</b>
三、<b >填空题</b>
  • 27. (人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
  • 28. 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时迁到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商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29. 战国时期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造福于民;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进扰,派大将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四、<b >综合题</b>
  • 30.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三: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请回答:

    1. (1) “管仲相桓公” 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 (2) 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并据此指出秦国变法的特点。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 31. (2017七上·常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一一孙中山

    材料二: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一一孟子

    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尧舜时期通过哪一制度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2. (2) 孔子和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请概括材料二中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3. (3) 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 32.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浸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2. (2) 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