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学区、张渚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18-01-16 浏览次数:2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以下远古人类中,时间距离我们最为久远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蓝田人 D . 山顶洞人
  • 2.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 . 会不会直立行走 B . 会不会制造工具 C . 会不会使用火 D . 会不会使用工具
  • 3. 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可以选择的模拟活动场景是(    )
    A . 用钻孔石斧开垦耕地 B . 种植水稻 C . 饲养猪、狗、羊家畜 D . 烧烤食物
  • 4. 下列氏族聚落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A . 北京人 B . 河姆渡居民 C . 半坡居民 D . 大汶口居民
  • 5. 下侧图片所示的原始住房所属于(    )居住

    A . 河姆渡人 B . 半坡人 C . 山顶洞人 D . 爪哇人
  • 6.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    )
    A . 印度 B . 埃及 C . 中国 D . 古巴比伦
  • 7. 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    )
    A . 是文字的发明者 B . 曾经打败了炎帝 C . 制造出了指南车 D .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予其予.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反映的是下列哪种制度(    )
    A . 世袭制 B . 察举制 C . 禅让制 D . 九品中正制
  • 9. 炎黄联盟在(    )中打败蚩尤部落后逐渐形成华夏族。
    A . 阪泉之战 B . 涿鹿之战 C . 牧野之战 D . 巨鹿之战
  • 10. 我国奴隶社会依次序经历的四个时期是(    )
    A . 夏  商  西周  春秋 B . 夏  西周  商  春秋 C . 夏  商  西周  战国 D . 夏  商  东周  春秋
  • 11. 以下哪位国王不是“亡国之君”(    )
    A . B . C . D . 周幽王
  • 12.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 )

    A . 扩充疆域 B . 巩固统治 C . 分封亲属 D . 赏赐功臣
  • 13. (2017七上·钦州港月考)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西汉
  • 14. 以下哪个不是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
    A . 象形 B . 会意 C . 形声 D . 转写
  • 15. 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是(    )
    A . 司母戊鼎 B . 四羊方尊 C . 利簋 D . 西周毛公鼎
  • 16. 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
    A . 大兴水利 B . 牛耕的使用 C . 铁器的使用 D . 青铜器的使用
  • 17.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楚庄王 D . 秦穆公
  • 18. 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永济渠
  • 20.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各自为政,扩充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兼并战争,以下哪些属于战国时期的战役(    )

    ①桂陵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城濮之战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21.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下列属于孔夫子话的是(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 . 无为而治 D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22. 苏州的穹窿山地处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素有“吴中之巅”之称。此山气势雄伟,山色秀美,历史悠长,人文景观丰富。经考证,穹窿山正是当年孙武的隐居地,并在此完成了一部被誉为“天下第一兵书”的著作,那么这部书就是(    )

    A . 《孙武传》 B . 《孙子兵法》 C . 《论语》 D . 《孙膑兵法》
  • 23.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 . “兼爱”、“非攻” C . “仁者爱人” D . “法治”
  • 24. 下列人物中谁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    )
    A . 孔子 B . 董仲舒 C . 老子 D . 韩非子
  • 25.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 .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C . 各学派相互辩论 D . 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26. 电视剧《秦始皇》以其恢宏的场面和精良的制作成为我国历史剧中的佳作。在剧中中央设置的官职不可能有(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县令
  • 27. 小张收集到一枚圆形方孔、篆刻“半两”的古钱(如下图),该钱币应流通于战国时期(    )

    A . B . C . D .
  • 28.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 . 《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C . 《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D . 《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 29.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 . 农民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 . 秦统治者的暴政 D . 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
  • 30. 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 . 陈胜吴广和秦军主力 B . 项羽军队和秦军主力 C . 刘邦军队和秦军主力 D . 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
二、<b >判断题</b>
三、<b >综合题</b>
  • 3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浪网 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材料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举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根据材料及所学内容请回答:

    1. (1) 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3. (3) 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 37.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1) 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 (2) 材料一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一条措施?
    3. (3)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4. (4) 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5. (5) 结合材料一中及所学知识说一说商鞅变法有什么影响?
    6. (6) 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是什么?
  • 38.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

    材料二:“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杨宽《战国史》

    材料三: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

    材料四:“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评价了秦始皇的哪一作为?
    2. (2) 材料二中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3. (3) 材料三中的“防胡”胡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材料三作者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筑长城的?
    4. (4) 材料四中所说的“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是什么?材料四又评价了秦始皇的哪一作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