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17-12-22 浏览次数:3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针对班级学生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老师提出了分层作业的设想。 B . 这次督查的结果差强人意 , 上级领导要求立即整改到位。 C . 孙厂长笑着说:“你们有困难,我们鼎力相助是应该的。” D . 他对机车焊接技术掌握熟练,已经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开展“盐都悦读·书香氤氲”大阅读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全区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 B . 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加大民生,普通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C . 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之风入侵文化领域,将真正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使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D . 央视最近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朗读者》,形式和内容都十分充实,收视率再掀狂潮。
  •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                              

    ①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明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

    ②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

    ③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测

    ④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

    A . ③④①② B . ④②①③ C . ①④③② D . ②④①③
二、<b >名著导读</b>
  • 4. 名著导读                    
    1. (1) 下列选项中,与名著内容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
      A .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晁盖。 B . 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那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会。 C . 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2. (2) 阅读下列两则名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这个国家共有二十二个字母,他们的法律条文没有一条超过这个数目。不过,事实上绝大部分条文甚至都到不了那么长。法律是用最明白简易的文字写成的,那里的人民也没有那么狡诈,能在法律上找出一种以上的解释。没有任何一人敢对法律写文章进行评论的,因为那是死罪。至于民事诉讼的裁决或刑事审判的程序,由于他们的判例太少,两方面都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吹嘘的特别技巧。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所示图片的情节。

      ②材料二中“这个国家”指的是哪个国家?请结合选文,分析该国特色。

三、<b >默写</b>
  • 5. 名句默写。                 
    1. (1) ,观千剑而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2. (2) 蒹葭萋萋,。(《诗经·秦风》)
    3. (3)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4. (4)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6. (6)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7. (7) ,泠泠作响。(吴均《与朱元思书》)
    8. (8)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鲁迅《故乡》)
    9. (9) 《岳阳楼记》中“”两句展现了古仁人旷达的胸襟和心态。
四、<b >综合性学习</b>
  • 6.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文明催生进步,进步yùn育幸福。在八百多万盐城人眼里,“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城市的荣誉,更是市民的荣誉。创建文明城市,成为盐阜儿女的共同追求。文明体现在从被动到主动的演变,文明体现在邻里之间的和温罄,文明体现在道德的榜样传递,文明体现在对红绿灯的自觉尊守。“创文”的脚步,映射着改革发展与百姓福祉深度融合的城市梦想。

    1. (1) 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yùn

    2. (2) 文段中有两个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

  • 7. 崇文中学开展“气象物候与身边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钩卷云,外形像标点符号中的逗号,顶端带有小钩,主要是由于冷暖气流在高空汇合引起层级不稳定对流而成,是雨带来临的预兆。霞是日出前后,阳光通过大气层被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早晨有霞,说明云层状态不稳定,容易造成阴雨;傍晚见霞,说明西部天空没有云彩,天气晴好。

    【材料二】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材料三】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窗而去。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袭人了。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吴功正《阿里山纪行》)

    1. (1) 【写谚语】请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两句气象谚语。
    2. (2) 【猜时节】依据所学物候知识,判断材料二中诗句所描写的时节并写出你的理由。
    3. (3) 【巧释疑】对材料三中的“一山三景观”,很多同学不是太理解,请你用所学物候知识作一解释。
    4. (4) 【精设计】为了普及气象物候知识,九(1)班语文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一次“气象物候与古代诗词”主题活动,请你设计两个活动形式(要求:紧扣主题、可操作)
五、<b >诗歌鉴赏</b>
  • 8.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本词作于南唐灭亡后。

    1. (1) 这首词中多处运用对比,请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 (2) 在描写“愁绪”方面,本词与《相见欢》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作一赏析。
六、<b >文言文阅读</b>
  • 9.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本文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后。掇:(duō)拾取,采取。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游人而禽鸟乐也        ②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④遂书以其亭

    2. (2) 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三处)

      掇 幽 芳 荫 乔 木 风 霜 冰 雪 刻 露 清 秀

    3. (3) 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划线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A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C .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D . 乐其地僻而事简
    4. (4) 翻译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5. (5) 乙文中,欧阳修为何取名“丰乐亭”?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七、<b >现代文阅读</b>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 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最美的姿态》阅读附答案《最美的姿态》阅读附答案。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文有删改)

    1.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经?
    2. (2) 文章①-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 (3) 文章④⑤段论证了读书的好处,请你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4. (4) 简述本文的论征过程。
    5. (5) 联系你的阅读经历,谈谈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窑变

    余显斌

        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三轮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多少钱!”

        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我赔!”他哼了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一个纸盒子,去了买主那儿。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

        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所以,撞碎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

        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看见开门,(A)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缩缩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

        (B)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

        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

        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

        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

    (选自2017年《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 (1) 请在横线上补全小说情节(每框限填5个字)。

      →换罐去交易→→出门送赝罐

    2. (2) 第14节中“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其实前文已有伏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3. (3) 品味语言

      ①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划线句A中“抖抖索索”“捏”的表达效果

      ②结合情节,揣摩划线句B中“他”此刻的心理活动。

    4. (4) 小说以“窑变”为题,有何妙处?
八、<b >命题作文</b>
  • 12. 巴尔蒙特说过:“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这个世界。”阳光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温暖的地方,它不仅温暖着我们的肌肤,更照亮着我们的心灵……

    请以“阳光最多的地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