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高密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更新时间:2017-12-14 浏览次数:2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一下,妈妈制止了:“作业都没写完,看什么看!”小雅关上电视刚拿起漫画书,妈妈叉说:“别看了,写作业去!”接下来,小雅要怎么办?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 放下漫画书,打开电脑玩游戏 B . 扭头回房,关上房门,不理妈妈 C . 责问妈妈:“你怎么老是干涉我的自由?!” D . 对妈妈说:“妈妈,我有点累了,需要放松一下。”
  • 2. 这几天小剑老嫌妈妈唠叨,与妈妈一句话都不说。并且妈妈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妈妈说穿这件衣服好,他偏穿那件……妈妈感到很奇怪。对此错误的认识有(    )
    A . 小剑产生了逆反心理 B . 逆反心理的危害往往是要么伤窨自己,要么伤害父母 C . 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坚决据礼力争,让父母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D . 逆反心理的产生与父母和孩子都有关系
  • 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这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    )
    A . 事事迁就他人 B . 真诚待人 C . 平等待人 D . 诚实守信
  • 4.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给人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巴。”这句话说明(    )
    A . 善于倾听是文明交往的一种艺术 B . 体现了沉默是金 C . 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D . 少说多听可以让我们不得罪人
  • 5. (2016八上·遂宁期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益友当亲,损友当绝”等古语,都在告诫人们(    )

    A . 友谊,是心灵的需要 B . 不要与有缺点的人交朋友 C . 交朋友要讲原则,有所选择 D . 真挚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
  • 6. 2017年l1月,新疆草湖牧场村组织开展了“同吃一锅饭,同跳一支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活动中,牧场村干部同自己的少数民族“亲戚”一同品尝香喷喷的抓饭,大家像一家人那样边吃边聊,最后大家一起跳起维吾尔族传统舞蹈麦西来甫。这种活动(    )

    ①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同化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有助于推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③提高了群众参与民族团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④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大融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某专家就说话之道给出建议:急事,慢慢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这启示我们(    )

    ①说话要和气  ②谈吐要文雅 
    ③态度要圆滑  ④言语要真诚,任何时候不说假话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⑧④ D . ②④
  • 8.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薇演唱的《六尺巷》歌曲,背景为在安徽广为流传的六尺巷传说。六尺巷的传说(    )

    ①彰显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谦逊礼让

    ③邻里关系决定着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④遇到邻里纠纷应保持冷静,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古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①多为别人着想,事事讲究忍让
    ②自己不喜欢的事,就可以转嫁给他人

    ③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④要体谅他人,懂得换位思考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10. 2017年11月5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截至目前,所有的北斗卫星均从这里飞向太空,成功率达到100%。这是航天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他们肩负着国家使命,统一目标,统一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这启示我们(    )

    ①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②集体是个人成长的乐园,个人离不开集体

    ③我们应树立集体意识,增强责任感,努力为国家增添光彩

    ④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有希望,实现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
二、<b >简答题</b>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邮电大学毕业生张明因工作原因不能陪伴在爸妈的身边,为解彼此思念之情,他教年老的父母学习使用微信。可是春节在家教了 12天,父母仍然不能学会。于是张明把使用微信的方法画成一组漫画,形成手绘的使用说明。看了儿子画的说明,其父母很快就掌握了微信的语音、看照片等功能,一空闲下来,就会在微信上和儿子聊上两句,想儿子的时候,便翻看儿子通过微信传给他们的照片看一看。

    除了微信,为了不让父母感到孤单,张明还把自己的照片做成挂件、装饰品放在家里。

    材料二:人民日报微信版登载,一名警察在执勤时,偶遇1岁2个月是的儿子,儿子跑过去想抱抱多日不见的爸爸,爸爸说:“我在执勤你快走吧。儿子倔强地不肯离去,用力抱住了爸爸手里的盾牌,话还说不清楚的他咿呀求着爸爸抱抱,爸爸无奈地朝儿子低下头笑了笑。宝贝,爸爸多想抱抱你,但是对不起……”网友看完后纷纷留言:

    爱国不是工作,而是信仰。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1. (1) 日常生活中,在与父母相处时,你有过哪些类似张明的行为,请简要列举一例并陈述你这样做的理由。
    2. (2) 回味张明的故事,你觉得我们应该向张明学习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视角谈谈你会怎么做。
    3. (3) 警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梦的实现履职尽责。我们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为共同追逐中国梦,你扛算怎样向这位“执勤警察”学习?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学期开学,农村中学生小春转学就读于市中心的某重点中学八年级(1)班。下面是他遇到的几个情境,请展示你的独到见解。

    情境一:小春的同桌小夏家境不错,学习成绩优秀。面对小春的不适应,他总是主动热情地和小春打招呼,从没有流露过嫌弃小春穿着寒酸的意思;学习上,主动帮助小春解决遇到的难题;体育课上,小夏主动要求把小春分到他们的组里做游戏……小夏被班里的同学称为“男神”,小春也很快被小夏“圈粉”。

    情境二:小春发现小冬是个很热心,豪爽的男孩子,平时不论谁找他帮忙,他总是一句话:“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答应的事情往往不能兑现,事后他又常忘记给对方解释清楚。慢慢地,小冬被同学们有意疏远,他觉得大家都不理解他。

    1. (1) “小春很快被小夏‘圈粉’”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2. (2) 你认为小冬的问题出在哪里?他应该怎样做?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对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的调查统计图

    材料二:调查表明:处于网络时代的“00后”的中学生,有许多话不愿意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能释放心理压力和郁闷的心情,会顿感轻松和宽慰。31%的中学生看重网友人品,其余的学生则是凭感觉交网友。

    1. (1) 材料一中的图表揭示了哪些信息?
    2. (2) 学会交往天地宽,请你列举生活中存在的两种不文明的青年行为。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要学会交往的理由。
    3. (3) 请结合材料二说明网络交往有什么益处?并对凭感觉交网友的中学生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14. 我市某校在国庆节前举行了 2017年第四十六届秋季体育节活动。活动前,有的学生尽管有特长,但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月考拒绝参加体育节;有的学生为了自己班级的名次危害其他班级学生的利益;有的学生甚至为了班级利益损害学校的利益。

    某校决定以此为契机,开展学习宣传“我与集体共成长”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 (1) 【我建议】如果学校决定让你策划“我与集体共成长”事迹宣传活动,你会设计哪些活动?
    2. (2) 【我行动】学校要组织一次“我与集体共成长”演讲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至少100字的演讲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