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镇江句容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17-12-20 浏览次数:2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每逢清明时节,很多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黄帝陵进行祭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这是封建迷信,应该抵制 B . 是传统的节庆文化,有自己的象征和意义 C . 不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应被摒弃 D . 不利于我国的民族团结
  • 2. 2017年6月1日,因自身迟到导致误机,武汉某在读女博士张丹(化名)情绪失控,掌掴机场工作人员,被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这启示我们(    )

    ①不文明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我们要讲文明、有礼貌

    ③对人有礼貌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④我们要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对这句话理解错不正确的是(    )
    A . 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都必须与他人交往 B . 交往范围越广泛,就越能使我们受到教益 C . 人的一生离不开交往,交往伴一生 D . 交往可以使我们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 4. 在交往中,中国人通常是见面点头致意,握手或行拱手礼,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认为欠身显得自卑,拥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与吻手礼也较为常见。这表明(    )
    A . 世界各国存在多样的礼仪规范和文化习俗 B . 世界各国没有相同的文化习俗 C . 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着优劣之分 D . 拥抱已成为国际通行礼仪
  • 5. 下图中课堂上的行为(    )

    A . 是个人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B . 在履行义务时,没有行使权利 C . 没有尊重他人,是不文明表现 D . 维护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
  • 6. 交往中,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拉近彼此距离,谦恭和气,属于文明礼貌中的是(    )
    A . 语言文明 B . 举止端庄 C . 说话和气 D . 态度亲和
  • 7. 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下列语句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不学礼,无以立”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③“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        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8. 2017年7月6日,彭丽媛陪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她大方得体的穿着、彬彬有礼的姿态,受到世界各国媒体的大力称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要刻意注重自己的依着打扮   ②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一个人的教养

    ③文明礼貌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息息相关             ④文明礼貌有利于建立亲切、和睦的关系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9. “站如松,坐如钟”,男有男姿,女有女姿,都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反映。这告诉我们有教养的人要(    )
    A . 懂礼节,有礼貌 B . 不盲目自大 C . 懂得尊重别人 D . 注意生活细节
  • 10. 2017年8月,在句容某小学,某歌星演唱会后,会场内外留下了大量的垃圾,清洁工人从凌晨一直清扫到次日中午。这一现象启示我们要(    )
    A .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B . 达成节能减排共识 C . 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行为 D . 抵制不良诱惑,学会自我保护
  • 11. 央视有段公益广告词: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一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我相信你,更多地来发现,来释放自己文明的热情。传递这股文明的力量,需要我们(    )

    ①做文明礼貌、懂礼仪的人    ②提高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④积极与不文明现象作斗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2. 观察漫画,这位女士的言行缺乏的交往品德有(    )

    ①诚实守信       
    ②尊重他人        
    ③与人为善       
    ④礼貌待人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3.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文明礼貌的行为的是(    )
    A . 奏响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或队礼 B . 上下车要让老人、妇女或残疾人先走 C . 在影剧院看演出,不可大声喧哗 D . 见到老师、长辈时,能躲就躲,或者假装没看见
  • 14. “教养:真正的贵族”“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教养,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近段时间以来,以“教养”为主题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引发网友关注。下列言行与教养要求相符的是(    )
    A . 这个菜不好吃,把好吃的端到我面前 B . 妈妈,您辛苦了,今天的家务我来做 C . 老师不在,我翻翻他的抽屉看看考试成绩 D . 他长青春痘了,真是丑死,哈哈哈……
  • 15. 句容是一座美丽的生态旅游城市。导游成了展示句容形象的重要窗口。导游小王说:“通过我们的微笑展示,把句容的微笑带给全国乃至全世界。”下列对微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人心灵的迷宫 B . 只要你学会了用微笑对待他人,一切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 C .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微笑具有神奇的力量 D . 用微笑面对生活,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16. 西班牙谚语说:“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这句话让我们懂得(    )
    A . 礼貌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B . 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不仅能“走遍天下”,还能造就幸福人生 C . 人只要讲礼貌,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D . 讲文明礼貌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
  • 17. 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善于与不同的人交友 B . 交友时需要坦诚相待 C . 要与优秀的人做朋友 D . 对朋友的错误要宽容
  • 18. 谚语“不打不相识”,对我们处理同学之间矛盾和分歧的启发是(    )
    A . 冲突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加深彼此的友谊 B . 发生冲突后建立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C . 一切友谊都是在冲突中产生的 D . 冲突能加深友谊,那就应该任冲突自然发展
  • 19. 在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中,男生提水、拖地板,女生擦桌子、扫地,大扫除做得又快又干净。这种分工产生的效果说明(    )
    A . 可以把重活儿全推给男生做 B . 男女生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C . 大家可以边聊天边干活儿,提高效率 D . 大家平分工作,谁也不吃亏
  • 20. 慧慧在班上人缘很好,因为她成绩好、体育好,还爱帮助别人,班里不分男生还是女生,谁有了困难都找她帮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 男女生正常交往能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B . 男女生正常交往能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类型人的要求 C . 女生不能与男生交往,否则会被人说三道四 D . 男女生正常交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 21. 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某专家就说话之道给出建议:急事,慢慢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这启示我们(    )

    ①说话要掌握技巧     ②谈吐要随意    ③言语要真诚     ④态度要圆滑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现在许多学校都在校门口设立了文明值勤岗,值勤学生身披绶带,面带微笑,站姿规范,见了老师鞠躬问好,见到同学点头致意。这种做法(    )

    ①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待人习惯     
    ②反映了一个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

    ③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     
    ④有利于开展文明交往,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3. 南京一出租车司机向窗外吐痰,正好吐在了一骑车男子的脸上,被该男子打两耳光。经现场调解,当事双方最终均承认自己的行为有错,表示互相不再追究。该事件提醒我们(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的哥也不是故意的

    ③身处公共环境,应该文明礼让,不可出口“成脏”

    ④骑车男子行为太冲动,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宽容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24. 在赛场上,中国学生因为没有给外国小朋友准备礼物,尴尬之下只能以人民币回赠;在餐桌上,中国孩子热烈讨论,谈笑风生,外国孩子却在安静就餐……这是在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出现的真实场景。同学们对此场景有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不尊重人的表现

    ②在国际交往场所,是否文明礼貌会影响国家形象

    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要尊重差异、保持特色

    ④在不同的公共场所,都要自觉遵守文明礼貌规则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小明、小刚在电影院看《战狼2》时,高谈阔论,无所顾忌,遭到周围人的指责。说明(    )

    ①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人们需要互相尊重

    ③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    ④礼貌是文明的表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6. 不少刚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是无法很快融入美国同学中去,总觉得他们的很多做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为此他们陷入了焦虑之中。为能尽快适应国外生活,他们正确的做法是(    )

    ①正视文化差异,努力克服不安和焦虑

    ②入乡随俗,尊重美国同学的生活习惯

    ③掌握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多和他们相处

    ④不用去理睬他们,在当地找中国同伴交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7. 在新的班集体中,谁都希望自己和同学友好相处。下列有助于和同学交往的方式有(    )

    ①主动了解同学的兴趣、爱好、性格

    ②对同学身上的闪光点,给予真心的肯定和赞美

    ③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

    ④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8. 男女同学之间的自然交往宛如飘荡在校园中的美丽音符,下列属于自然交往的有(    )

    ①男女同学经常单独交流          ②男同学在体力劳动时照顾女同学

    ③男同学拿玩具蛇吓唬女同学  ④女同学为本班男子篮球队加油助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29. 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以下对待这种青春期心理萌动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②我们对异性的欣赏就是爱情

    ③在与异性交往时我们应当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④为了防止误解的出现,尽量不要和异性交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③
二、<b >不定项选择题</b>
  • 30. 看漫画《文明的对话》,对图中时髦女郎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A . 她不懂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 B . 她的言行反映了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C . 她的言行纯属小事,无关紧要 D . 她的言行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三、<b >简答题</b>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提升国人文明道德素质,努力避免出现不文明旅游行为,以良好的言谈举止展现文明中国、礼仪之邦的风采,中央文明委发出了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行动的倡议。人在旅途,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素质和行为习惯。你的旅行,不论走多远,都要记住: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你有关。

    1. (1) 请你谈谈上述漫画和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 (2) 你认为怎样做一个文明的旅游人?
  • 32. 近日,一起发生在某中学的“疑似校园欺凌事件”刷爆朋友圈,在我们身边的校园“冷暴力”也引起广泛关注。 这种冷暴力表现为故意孤立某个或某些同学。
    1. (1) 从道德的角度,校园“冷暴力”是一种怎样的行为?

      针对存在的校园“冷暴力”、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等“校园欺凌”,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班内组织了一次主题讨论:

    2. (2) 请你辨析上面两位同学的发言。

      校园欺凌事件接连发生,严重程度令人震惊。为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

    3. (3) 请你就解决“校园欺凌”事件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3月17日,广东清远某中学一份“男女交往校规”遭网络热传,其中包括了禁止同进出饭堂,互为彼此打饭;禁止为异性拎包和外套;禁止给予或接收异性的食物或礼品等行为,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校规”。

    材料二:2017年4月19日一早,一篇名为《某中学规定:男女学生相处前,先量一下尺寸,太短不行》的文章在网络上疯传。文中称,陕西省西安中学出台了“男女生非正常关系”问题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男女生单独走在一起,距离小于3.6米就会被怀疑非正常交往,“肯定被抓”。

    1. (1) 对于“史上最严校规”和“3.6米社交距离”的规定,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
    2. (2) 其实男女生都有各自的个性特征。你是怎样看待这种个性特征的?
    3. (3) 一些学校之所以严禁男女生交往,其初衷可能是担心陷入早恋,影响学习。为了消除这些人的顾虑,请你在男女生正常交往方面提供几条合理性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