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17-12-14 浏览次数:3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年年九月末十月初,中秋国庆总是接踵而至,中秋这个传统节日为国庆平添一份喜气。下面四句诗中,哪一句是吟咏中秋节的呢?(    )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C . 叶落疏同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 D .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二、<b >书写</b>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加线的汉字注拼音。

    ①她qiáo 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②回想此前此后jié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③云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临人间。

    ④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3. 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拖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②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

    ③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瑕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④有闲情逸志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三、<b >其他</b>
  • 4. 从下列短语中各找出一个与“北雁南飞”中的“飞”字意思相近的字,将其写在横线上。

    ①燕剪春风

    ②鹰击长空

    ③雁横烟渚

    ④莺穿柳浪

四、<b >默写</b>
  • 5.    补写句子
    1. (1)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2. (2) ,应傍战场开。
    3. (3) 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句子是
    4. (4) “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一个古诗句:
    5. (5)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特点的比喻句是:
    6. (6) 《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五、<b >文言文阅读</b>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 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 , 思而不学则。”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⑧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 (1) 以上语段出自(填书名),这部书是记录和他的弟子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2. (2) 给文中划线的字写上拼音。

    3. (3)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不亦

      ②吾终日不食

    4. (4) 请写出文中的四个成语:
    5.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蔡顺①少年孤,事母孝。岁荒②,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③,以异器盛之。邻人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邻人悯④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①蔡顺:字君仲,东汉人。②岁荒:年成不好。③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白色,味甜,可食。④悯:怜悯。

    1. (1) 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顺拾桑椹    

      ②以器盛之    

    2. (2) 用/为下列句子断句。

      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

    3. (3) 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
六、<b >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的故乡雨景

        ①我特别喜欢雨,特别喜欢雨时而温柔,时而急躁,时而忧郁的性格,更是喜欢家乡那如梦似幻的雨景。

        ②我坐在老屋的门槛儿上,看着天空的眉头皱在了一起,拧成了一股疙瘩,脸色越发深沉,是谁欺负了这个可爱的孩子?看哪,他的小嘴嘟了起来,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③于是雨便不知不觉地落了下来,大地最先感觉到它。我走出门外,穿着大雨鞋,站在小院儿里,看着雨蹦跳着从空中滑落,钻进我的头发里,停在我的衣服上,躺在我的雨鞋旁。我摘下东墙边葡萄架上的葡萄,放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这时雨看着眼馋了,便争先恐后地向葡萄架扑来,但又从光滑的葡萄皮上滑落到地上了。雨大了,老屋的楼檐下,雨滴好似排长队买棉花糖吃的小朋友,整齐地连成了串儿;又好象一个个调皮的孩子排着队玩滑梯,一个接一个的   A  下来,   B   在地上,渐渐地把泥土  C   出了一个小水坑;又仿佛跳水运动员们在跳板上展开双臂起跳,在空中完成优美的动作后跳入水池,他们出色地表演着,接连不断,生怕有人打断他们。“扑通”,一颗成熟了的核桃从树上跳了下来,掉在树坑的积水里,又浮了起来,活像一个胖胖的小宝宝在澡盆里洗澡。旁边飘着几片核桃叶,上面的小虫犹如船长,正骄傲地把舵,准备扬帆远航。

        ④离开小院儿,向家乡的小山走去。小山在雨中羞羞答答地站着,绿色的衣服外面披上了一层隐约的白纱,显得晶莹可爱。走上前去,山里的树儿也一个个焕然一新,从上到下一尘不染。山路泥泞,我寸步难行。于是我便提上鞋,赤脚上山。雨水把泥土冲洗得软绵绵的,把石子冲刷得硌脚,地上凉凉的。在雨中,鸟儿们像是刚从网里逃出来,惊慌得边飞边叫,乱成一片。绿的,黄的叶子凌乱地落了一地,乱中隐隐含着些许动人之处。叶儿的脉络被雨水冲刷得那样清晰。整个小山宛若一位盛装赴舞会的少女,水灵灵的,动人极了。山下小溪的上方,也仿佛蒙上了一层水雾,朦朦胧胧,若隐若现。要不是听见雨点和溪水的合奏曲,我还以为是在梦境中呢!

        ⑤我接着又来到了通往远处的公路上,公路两旁田里庄稼满足地吮吸着雨水,微微摇晃着脑袋,风儿吹奏着摇篮曲哄他们入睡。静静的,它们睡熟了,风儿把一层薄被轻轻地给它们盖上,这是雨无私的给予。

        ⑥天渐渐地黑了,雨还是在下着,家乡更显得如梦似幻了。淡淡的黑色,淡淡的白色,淡淡的绿色,淡淡的色彩把家乡描绘成了一幅绝妙的水墨画,淡雅,清纯,如梦,似幻,朦胧,缥缈……

        ⑦雨中的家乡,真的好美,好美……

    1. (1) 从文中选一个词填入标题的横线处,你认为最恰当的词语是什么?
    2. (2) 第③段A,B,C三处分别应该填入的词语是:(只填序号)

      ①落    ②砸    ③溜

    3. (3) 本文采用了的结构方式。随着作者观察雨景的脚步,③④⑤段分别描写了的雨景。
    4. (4) 本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修辞手法并举出例句。
    5. (5) 本文对“故乡的雨景”展开了生动的描绘,读完本文,你能否联想起一些与“雨”有关的古诗词,请默写一首当中的两句诗(要求写出作者、朝代)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                       , 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 (1) 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2. (2) 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②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3. (3) 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50字左右)
    4. (4) 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
    5. (5) 仿照第⑩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句,使之构成排比句。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孩子,请系好鞋带

        ①那时,我还在读初一。

        ②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

        ③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④我终于也得到了一张奖票,便兴冲冲地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地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⑤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

        ⑥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⑦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使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⑧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⑨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⑩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我心里不止一次埋怨过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曾经有过许多成败与得失的现在的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

        ⑪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

        ⑫如果母亲任由我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

        ⑬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能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1. (1) 用一句话概括叙述文章内容,不超过40字。
    2. (2) 母亲让“我”系好鞋带的内涵可用文中那句话来解释?
    3. (3) “孩子,请系好鞋带。”文中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是啊,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同学们,在这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对你说的哪句话你最难忘?请用精彩的描写再现当时的情景,60字以上?
七、<b >命题作文</b>
  • 11.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一)题目:给                                过生日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生活常常会出人意料,或喜或悲,或酸或甜,但也许这就是生活吧。请你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身体验,力求真情实感。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