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鄂州市五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

更新时间:2017-12-14 浏览次数:2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组词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 miǎo 镜léng 蓄chǔ 悴qiáo B . zhǐ       临lì       干shè       粗guǎng C . 斜qī        嘴juē      并dì        志dǔ D . liǎn      甲kuī      蔽yīn       矩yú
  • 2. 下列各组词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 搓捻    待弄    煞有介事    花团紧簇 B . 水藻    脉搏    花枝招展    咄咄逼人 C . 捶背    诀别    翻来覆去    由然而生 D . 匿笑    云宵    人迹罕至    美不胜收
  •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在句末添加“的方法”) B .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可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去掉“避免”或者“减轻”,或者在“避免”和减轻中加“或者”) C . 雾霭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而且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加大”改为“加剧”) D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开发区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修改:“加大”改为“加强”)
  • 4. 词语的感情色彩因语境不同而不同,下列各句划线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属于贬义词的一项是(    )
    A .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C . 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D . 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
  • 5.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着全器重量

    ②壶颈两侧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④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A . ④⑤①③② B . ④⑤①②③ C . ⑤③①②④ D . ⑤②④①③
  • 6.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一部记录儒家代表孔子言行的专著,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其核心主张是“仁”,即“仁者爱人”。 B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 冰心受泰戈尔诗歌创作的影响写就的《荷叶·母亲》,以儿童的视觉赞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 D . 林海英的《城南旧事》包括《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五个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记录了英子在爱与离别中懵懂成长的过程,描写旧北京社会的风貌。
二、<b >默写</b>
  • 7.    按要求默写古诗句。
    1. (1) 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最能体现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是“,随君直到夜郎西”。
    2. (2) 孔子主张学思结合,他认为“,思而不学则殆”。
    3. (3) “,江春入旧年”是游子王湾对时光流逝、归心难寄的感慨;孔子也有类似感言,他说“,不舍昼夜”。
    4. (4) “峨眉山月半轮秋,”,这样优美的诗句极易让我们联想到青山吐月、月映清江的山水画卷。
    5. (5) “正是江南好风景,”,既带有个人的身世之悲,又有对离乱时事的哀叹。
三、<b >名著导读</b>
  • 8. 《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篇名)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四、<b >综合性学习</b>
  • 9.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仿照再续写一个句子。

      友谊是什么?友谊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

    2. (2) 为了解同学们的交友情况,班主任老师要求大家设计一份问卷调查表,请把你的问卷调查表展示出来吧。(两个问题即可)
    3. (3) 假设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
五、<b >诗歌鉴赏</b>
  • 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1)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 . 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 .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 .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2. (2) 这首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六、<b >文言文阅读</b>
  • 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1) 下列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 .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C . 儿女讲论文义 D . 一箪食,一瓢
    2. (2)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太丘与友行(约定) B .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嬉戏) C . 俄而雪(突然) D . 撒盐空中差可(相比)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七、<b >现代文阅读</b>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窃读记(有改动)

        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②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

        ③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

        ④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

        ⑤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⑥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昨天在这里看书时,已经剩下最后一册了,可不是,看见书架上那本书的位置换了另外的书,心整个沉下了。

        ⑦正在这时,一个耳朵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看那样子是来招呼我的,我慌忙把眼睛送上了书架,装作没看见。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

        ⑧“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⑨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⑩当书店的目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觉出站在这里读了两个钟点了。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然后抬头找寻那耳朵上架着铅笔的人,好交还他这本书。在远远的柜台旁,他向我轻轻地点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我看完了,我默默地把书放回书架上。

        ⑪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摸摸口袋里是一包忘记吃的花生米,我拿一粒花生米送进嘴里,忽然想起有一次国文先生鼓励我们用功的话:

        ⑫“记住,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⑬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

        ⑭“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1. (1) 文章围绕“窃读”,主要写了哪些事?
    2. (2) 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为何要偷偷读书?
    3. (3) 赏析文字划线语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4. (4) 结合生活实际,从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角度谈谈你对“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良的种子

        ①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 (1) 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女人”的种子被偷→

    2. (2) 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3. (3) 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
    4. (4) 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
    5. (5) 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八、<b >命题作文</b>
  • 14. 以“为自己点个赞”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如出现班名用大写字母代替,如A班、C班;人名用具体事物名称替换,如白云、杨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