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 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 . 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 . 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 . 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 2. (2019七下·龙岗月考)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 3. (2018·江西)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 . 建立隋朝 B . 统一全国 C . 开通大运河 D . 创立科举制
  • 4. 隋炀帝继位后年年出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返,而且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他的暴政导致隋朝迅速灭亡。材料反映了( )
    A . 长期分裂蕴含统一趋势 B .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C . 城市繁荣导致国家灭亡 D . 改革是强国之本
  • 5. 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是(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宋璟
  • 6. (2023七下·义乌期中) 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
    A . 擅长作战谋略 B . 变革礼仪制度 C . 重视农业生产 D . 善于虚心纳谏
  • 7. 如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三公九卿制 D . 三省六部制
  • 8. 隋唐时期,青年张三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

    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件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武则天
  • 9.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当时的人可以看到( )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贵族使用越窑青瓷饮茶;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宫廷女子表演西域舞蹈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0. 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
    A . 汉武帝 B . 隋文帝 C . 唐玄宗 D . 唐太宗
  • 11. 唐朝时期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表明唐朝时期( )

    A 男女平等得以实现

    A . 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B . 尚武之风盛行一时 C . 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 12. (2020七下·灌阳期末)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王维
  • 13. (2017七下·永定月考)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描写哪个城市的诗句(    )
    A . 长安 B . 扬州 C . 洛阳 D . 成都
  • 14. (2022·广元) 考古学家在一处唐代墓葬发掘中,发现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产自东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国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印证唐代(    )
    A . 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B . 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 . 社会风气渐趋保守 D . 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 15.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 . 天宝危机 B . 安史之乱 C . 藩镇割据 D . 宦官专权
  • 16. (2022七下·防城港月考) 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
    A . 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 . 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 . 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 D . 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
  • 17. 韦庄在《秦妇吟》中写道“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描写了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的景象,黄巢起义给唐朝带来的影响是( )
    A .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B .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D .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 18. 《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 朝廷腐败 B . 经济衰退 C . 藩镇割据 D . 国家繁荣
  • 19. (2019·乐山) 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繁荣与开放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20. “蟠龙铁棒,平定山河;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权,儿女情长;烛影斧声,湮灭英魂。”材料评述的帝王是(  )
    A . 晋武帝司马炎 B . 宋太祖赵匡胤 C . 元世祖忽必烈 D . 明太祖朱元璋
  • 21. (2022·钦州一模) 北宋初期,为监督和牵制知州,宋太祖诏令设置一官职,有权参与州县财政管理和官吏的选任,参与州郡的刑狱案件等。这一官职是(    )
    A . 刺史 B . 节度使 C . 通判 D . 军机大臣
  • 22. 王安石变法中直接增强国家防御力量的措施是( )
    A . 募役法 B . 保甲法 C . 方田均税法 D . 农田水利法
  • 23.  齐涛在《中国政治通史》中写道:“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品,因而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表明澶渊之盟(  )
    A . 辽朝获得巨大利益 B . 促进双方经济交流 C . 宋朝财产损失重大 D . 和平无法长久保持
  • 24.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繁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 宋朝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打击 B .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 .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 25. 如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②③① D . ②③④①
  • 26. 契丹文字、西及文字与汉字很相似,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农牧文化的交融 B . 民族政权的并立 C . 民族战争的延续 D . 对外交往的频繁
  • 27. 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抗击金军,为光复故土不屈不挠地奋斗了半生,却最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该人物是( )
    A . 文天祥 B . 寇准 C . 岳飞 D . 陆秀夫
  • 28. (2023七下·砀山期中)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的一端(   )
    A . 金与南宋 B . 辽与北宋 C . 元朝与南宋 D . 北宋与西夏
  • 29. (2022八上·沂南开学考)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 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 C .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 30. 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宋金之间“议和”不同点是( )
    A . 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 .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 . 宋王朝都要给岁币 D . 导致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二、材料分析(40分)
  • 31. 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1. (1) 填写以下字母所代表的古今名称

      A古:今:

      B古:今:

    2. (2)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3. (3) 诗中有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我们今天应当如何客观评价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呢?
  • 32.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清明】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经济发展】

    材料三 

    【民族交融】

    材料四 “自古皆贵中华(汉族),贱夷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对外交往】

    材料五 

    1. (1) 材料一中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种盛世局面被称为?
    2. (2) 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它的创立有何意义?
    3. (3) 农业工具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4. (4) 材料四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你举出汉族和少数民族友好来往的例子。
    5. (5) 结合材料,举例说出2个对外交往的历史事件?
    6. (6) 以史为鉴,唐朝强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借鉴意义?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马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权”“钱”“兵”三个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每一方面写出一项即可)。

    材料二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曹翰(宋)《退将诗》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代俗语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赵普认为,五代时期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宋太祖针对
    2. (2) 材料二体现了宋朝实行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项政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