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专题十五 电路与电荷--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中...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22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2023·鹿城模拟) 如图在“静电章鱼”实验中,用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再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向四周张开,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毛皮的失电子能力大于塑料,下图可用来表示它们电荷分布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3八下·海曙期末)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泡沫塑料小球,发现小球会向玻璃棒靠近(如图所示)。关于该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 B . 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 . 泡沫塑料小球不可能带电 D . 泡沫塑料小球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 3. 科学课上,老师利用塑料管和塑料丝演示了“静电章鱼”实验,如图所示,整个塑料丝彼此分开,看似章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应使用不同材质的毛巾分别摩擦塑料管和塑料丝 B . 实验中塑料丝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彼此分开 C . “章鱼”在空中静止是因为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相互平衡 D . 若要使“章鱼”上升,则要增大塑料管与它之间的距离
  • 4. (2021八上·嘉兴期末) 干燥的天气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手拿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消除器中的 LED 灯发光,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 “除电”时,汽车、LED 灯、人体、大地连通 B . 汽车上的“电”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 C . 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则瞬间电流方向是由汽车流向消除器 D . 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接触,发生摩擦起电现象
  • 5. (2023八上·青田期末) 如图所示,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头发竖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女孩的头发带有同种电荷    B . 静电金属球与女孩之间存在电子转移    C . 女孩的头发竖起来是因为头发间相互吸引    D . 女孩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 6. 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B .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C .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 .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 7. 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 B . 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 C . 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 D . 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
  • 8.  如图所示,用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正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 . 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 . 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 . 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 9. (2023八上·杭州期中)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带负电。如图甲,用橡胶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让橡胶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验电器的金属箔也会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毛皮与橡胶棒相比,毛皮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B . 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 图乙中,橡胶棒靠近金属球B时,橡胶棒A所带电荷量减小 D . 图乙中,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 10. (2023八上·东阳期末) 如图所示,利用静电喷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会被物件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喷枪喷出小液滴的过程创造了电荷 B . 静电喷枪工作运用了摩擦起电的原理 C . 涂料小液滴喷出后,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 . 液滴接触物件的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液滴流向物体
二、填空题
  • 11. (2023·永嘉模拟) 关于静电学的研究,科学家们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材料一:公元前585年,泰勒斯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绒毛等轻小物体。

    材料二: 1746 年-1752年,“电学之父”富兰克林在研究静电现象时,有如下发现:

    ①带有电荷的尖锐导体之间容易产生电火花。

    ②用风筝收集的雷电(天电),它可以产生一切摩擦电(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

    ③手摩擦玻璃瓶后,两者带不同电荷:当两者再次接触后,电荷抵消不再带电.

    1. (1) 小明将摩擦过的琥珀靠近带负电荷的小球,现象如图所示,请判断琥珀所带电荷种类是

    2. (2) 某同学基于富兰克林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____(可多选) .
      A . 物体的尖端可能容易放电 B . 地电和天电本质是一样的 C . 摩擦会产生电荷 D . 只有摩擦才能使物体带电 E . 带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后可能会发生电荷转移
  • 12. (2022八下·东阳期末)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请根据下面的实验现象进行填空。

    1. (1) 图甲中A,B,C三根金属棒中有两根是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甲所示,则是铁棒。
    2. (2) 图乙中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
  • 13. 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 (1)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毛皮。(填“不带电”、“带正电”或“带负电”)
    2. (2) 根据你掌握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你认为摩擦起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 . 摩擦创造了电荷 B . 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 C . 是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3. (3)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另一根悬挂着的塑料棒,发现相互吸引,则塑料棒____________。
      A . 一定不带电 B . 一定带正电 C . 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D . 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三、实验探究题
  • 14. (2018八上·义乌月考)                                       
    1. (1) 现再给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

    2. (2) 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根导线.  
    3. (3) 请根据实物电路,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 15. 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观察到如图箭头所示的现象.

    1. (1) 将一根棒子悬挂起来是为了
    2. (2) 不用金属棒做实验是因为金属是,摩擦带的电会通过人体传入大地;
    3. (3) 通过观察,你对摩擦起电电荷种类的看法是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有种,理由是
    4. (4)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6. 在“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

    1. (1) 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会相互,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如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 (2) 把其他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17.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1. (1)

      实验室中有一铭牌上标有“2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如图甲所示。若要把它其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到电路中去,共有 种接法;“20 Ω”指的是 接线柱间的电阻值,“2 A”指的是   。


    2. (2) 现给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 

    3. (3) 如果你还想知道电路中电流值的改变情况,需在电路中再 联一个电流表,并增加_ 根导线。

四、解答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